浅析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0-08-07陈彬飞
陈彬飞
摘 要:新课改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美育功能的音乐也因此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摆脱传统音乐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很多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师的探索下被开发出来,体态律动即其中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玩好动,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运用策略
对于好奇心强且爱玩爱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体态律动的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体态律动能够直观地、形象地感受音乐的速度变化、强弱变化。这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还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内在情感。音乐教师要深入探索体态律动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有韵律、有规律地用身体表达音乐。在本文中,我根据自己对体态律动教学所做的探索,就如何利用体态律动构建精彩高效的音乐课堂阐述几点看法。
一、体态律动的内涵
顾名思义,体态律动是一种与身体、节奏有关的音乐表达形式。简单点说,体态律动是一种体验音乐的表达形式,展示着从感受音乐到表达音乐的过程。人的情感能够通过这些动作充分表达出来,与普通动作不同,这些动作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属于一种有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肢体语言。这是音乐表达的一种外化形式,能够表现人的情感和情绪[1]。从本质上来说,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将人体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新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与音乐融为一体,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2]。这是一种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和音乐课堂教学水平的新型教学方式。
二、通过体态律动展开音乐教学活动的优势
(一)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只有七八岁左右,由于生理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强调课堂纪律,但是往往效果不佳。而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能够让这一局面得到改观。体态律动教学法将人体动作与音乐节奏融合起来,学生需要跟着音乐做动作。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配合着音乐教师的动作,整个音乐课堂会因此变得活跃、有趣、生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被点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可以减轻音乐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深化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心理和身体均未发育完全,思维不成熟,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有限,尤其是对音乐这种具有专业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吃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少良好的学习方式,很难有效理解抽象的音乐知识。这是传统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课堂呈现出费时低效局面的主要原因。而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合理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模式,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特定的音乐节奏摆动身体,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化地理解并且记住音乐知识,这对提升学生音乐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利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优化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体态律动指导学生表现音乐节奏
音乐是情感表现形式之一,而情感主要通过歌词、节奏表现出来,尤其是节奏,是很多作曲家用来表现情感的主要形式。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乐曲表现出来的节奏快慢不一,有轻有重。作曲家通过这些节奏表达自己或愉悅、或忧伤的心情。通过对这些节奏的感知,人们才能进入作曲家所构造的情感世界之中[4]。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的节奏,从而感受乐曲所具有的魅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感受到乐曲的节奏特点,而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爷爷、爸爸和我》这节课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三个音乐片段,分别是快速的、中速的和慢速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让学生感受到这三段节奏不同的律动音乐。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做节奏游戏,教师根据这首歌曲拍打节奏,学生则边听边看。具体如下:教师带领学生跟随着音乐进行走和跑,一边演唱一边律动,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凸显出来,爷爷的脚步缓慢,爸爸的矫健神气,而小朋友的活泼欢快。这样的体态律动不仅能够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激情,还能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情感的理解,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利用体态律动指导学生感受乐曲音调
音乐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究其根源,音乐知识是虚无的,不同的音乐,其变化主要通过节奏、音调的多变而呈现出来。换言之,音调节奏的变化是音乐产生的实质。即使是同一个音符,在不同的音乐中表现出来的音调不尽相同,呈现出来的乐曲存在很大的区别[5]。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乐曲音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感受乐曲的音调去学习、去感悟,领悟乐曲中的具体情感。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这种抽象的知识,音乐教师可以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实现音调的形象化、具体化,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6]。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一首歌曲时,要求学生在遇到高音的时候拍手,而遇到中音的时候则拍拍大腿,遇到低音的时候则点点头或眨眨眼。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生难以分辨mi和re的音高,教师可以通过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将mi设置为拍拍肩膀的律动,而将re设置为拍拍腿的律动。这样的肢体语言形象、生动,可以将乐曲的音调高低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出来,便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通过体态律动,学生对看不见的乐曲音调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音乐中的曲调。此外,每一种音调表现出来的强弱差异也存在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音调的时候抓住这些特点,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深化学生对乐曲的认识。
(三)利用体态律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魅力
一直以来,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比较缺乏,究其根源,主要有两点,一种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指导,另一种则是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很多学生错误地理解音乐学习就是单纯地唱歌。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学生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后面演唱。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唱出来的歌曲缺乏情感,难以引起他人的情感和心理共鸣。而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介入能够打破这一局面,学生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欣赏音乐,走进作曲者所构造的音乐世界之中。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时候,遇到低音,教师可以适当地倾斜身体;遇到中音,则微微上扬身体;遇到高音,则将双手放到胸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音调。在学生掌握之后,教师给学生播放乐曲,让学生用相应的动作进行展示。这样,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相对于传统教学中齐唱歌曲时教师难以有效分辨学生音准的情况,这种借助体态律动的方式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节奏和音准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学生纠正,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7]。经常带领学生用这种肢体动作的方式代替语言去表现音乐的律动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四)利用体态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爱玩、爱动是这个阶段学生的天性,而且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望也比较强。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体态律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敲击桌子、跺脚、拍腿、拍手等丰富的体态形式,将歌曲中表现出来的情境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深刻地对乐曲中的强弱节奏进行分辨,还能增强教学趣味性,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动机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如指导学生学习《玩具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进行角色模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扮演各种各样的玩具形象,对玩具们的动作进行模仿。这样的体态律动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还能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每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然后进行评选,选出最佳表演者或者表演小组。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作为体验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体态律动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思维不成熟、理解能力有限的低段学生能够有效理解和感知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师要认识到体态律动教学的优势并利用体态律动指导学生表现音乐节奏、感受乐曲音调、欣赏音乐魅力,并且利用体态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从而实现音乐教学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晓丹.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34.
[2]邢然.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北方音乐,2018(24):216-217.
[3]楊兰兰.让音乐美得有形:尚美理念下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19(9):61-62.
[4]陈洁.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水乳相融[J].小学教学研究,2019(20):32-35.
[5]陈翠翠.唤起音乐的本能: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音乐时空,2014(5):144.
[6]郭月明.“音”你而动: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方法微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162-163.
[7]何洁莹,邓梁.浅谈“律”与“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基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J].北方音乐,2018(13):99-100.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