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巢问题(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2020-08-07张学万
张学万
设计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抽屉原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理解“抽屉原理”的不同形式,初步了解“抽屉原理”,学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解释相关“抽屉原理”的现象。
2.采用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抽屉原理”的形成过程,增强逻辑推理、数学模型思想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了解“抽屉原理”,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抽屉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谁来告诉大家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种“抽屉原理”。用多媒体呈现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为什么?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看看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是不是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了3本。看看题目中的“不管”“总有”和“至少”的说法是否正确。(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学习,学生对“抽屉问题”已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引入新知,再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结论,解释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直观操作,抽象理解
1.学生探究。(略)
2.反馈交流。
(1)直观枚举。
我们动手,随便放放看,每放一种,记下放的结果:①一个抽屉放1本,一个抽屉放2本,一个抽屉放4本(1、2、4)。②两个抽屉放2本,一个抽屉放3本(2、2、3)。③一个抽屉放1本,两个抽屉放3本(1、3、3)。④一个抽屉放4本,一个抽屉放3本,一个抽屉放0本(4、3、0)。⑤两个抽屉放1本,一个抽屉放5本(1、1、5)。⑥一个抽屉放5本,一个抽屉放2本,一个抽屉0放本(5、2、0)。⑦一个抽屉放6本,一个抽屉放1本,一个抽屉放0本(6、1、0)。⑧一个抽屉放7本,两个抽屉放0本(7、0、0)。(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每种放法的结果)
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以上8种情况,不管哪一种,都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根据刚才的不同放法,谁来说说“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的依据。(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第一种放法有一个抽屉是4本,大于3本;第二种放法有一个抽屉是3本;第三种放法有2个抽屉是3本;第四种放法有2个抽屉大于等于3本;第五种放法有一个抽屉是5本,大于3本;第六种放法有一个抽屉是5本,大于3本;第七种放法有一个抽屉是6本,大于3本;第八种放法有一个抽屉是7本,更大于3本。)
谁来说说“至少放3本”的意思。(引導学生明白“至少放3本”就是最少是3本,比3本多也可以,也就是说4本、5本、6本、7本都符合题意)
(2)直接把“7”分解成3个数。如(1、2、4)(1、3、3)(2、2、3)……
(3)用“平均分”来假设思考。(引导学生这样想:如果平均每个抽屉放2本,那么3个抽屉最多放6本,但题目要求放7本,所以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4)用除法算式理解。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可以用算式“7÷3=2(本)……1(本)”来表示,每个抽屉放2本,还剩1本,这1本无论放哪个抽屉,总用一个抽屉是3本。
师:以上几种放法都有一个抽屉放了3本或多于3本,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样化地解决问题,引导他们逐步从直观走向抽象,采用算式“7÷3=2(本)……1(本)”去分析,引导学生数学化地理解假设法的核心思路,加深对数学思考过程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三、提升思维,建立模型
师: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如果有8本书会怎么样呢?10本书呢?请同学们用列算式的方法自己放放看。(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算式)
7÷3=2(本)……1(本)
8÷3=2(本)……2(本)
10÷3=3(本)……1(本)
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分享。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小结并用多媒体显示: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4本书。
师:你发现了什么?(借助算式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抽屉里至少有‘商+1本书”。)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抽屉原理”的第二种类型,即“把多于kn(k是正整数)”个的物体任意分放在n个空抽屉,那么总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物体。我们也可以用“a÷n=b……c,总有一个抽屉至少可以放(b+1)个物体”的形式来理解。
设计意图: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本例中的具体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建立所学知识的数学模型。
四、强化练习,巩固模型
1.基本练习。让学生运用已获知识独立完成教材第69页中的“做一做”。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巩固练习。让学生先找出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中第2小题中隐藏的“抽屉”,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当学生初步掌握数学模型时,紧接着对其进行强化练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以及建立模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