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山煤矿“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防治实践

2020-08-07连鸿全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风道孤岛盆底

连鸿全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 鹤岗 154100)

1 工程概况

1.1 工作面概况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公司南山煤矿盆底区南翼15 层三分段,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采深500m,走向163m,面长90m,采高(煤厚)10m,可采储量19.7 万t。本区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倾角为10°。15 层煤老顶为15.4m 粗砂岩和17.2m 灰白色细砂岩,煤层直接顶为3.0m 的中砂岩,底板为0.8~14m 的灰白色细砂岩。综合柱状图如图1 所示。

图1 综合柱状图

1.2 邻区、邻层对照

南翼15 层三分段溜子道下区段盆底区南翼15层二分段综放面2008 年5 月30 日已开采完,区段煤柱8m;回风道上区段北五外区15 层综放面2007年9 月7 日开采完,区段煤柱最近处10m;停采线邻区盆底区北翼15 层三分段综放面2010 年6 月15日开采完,区段煤柱35m(距本面设计停采线)。工作面构成“孤岛”开采。

本区上覆13 层,距本煤层60m 左右,因煤层夹矸较多,而且煤层较薄,未开采;下伏15-3 层为0~30m 左右,尚未开采。

1.3 地质构造情况

本区构造比较简单,切眼处邻近f1、f2、f3、南1 正断层,走向N27° W、N32° W、N19°W、N10°W,倾角58°、45°、51°、45°,落差3.0m、8.0m、3.5m、50~200m。巷道实践证明,断层面平直、光滑,断层擦痕明显,断层两盘岩石较完整,有明显的引捩现象。如表1 所示。

表1 断层情况表

1.4 事故概况

(1)2013 年1 月18 日20 时58 分,盆底区南翼15 层三分段综放面(平均推进112.5m,自2012年“12.7”位置推进34m)两巷发生冲击地压。震源位于工作面前方120m 盆底区北翼三分段空区底板(与煤层标高差80m),震动能量5.78×106J,震级2.61 级。

此次冲击造成机道设计停采线附近25m 范围巷道碹皮开裂、震落,两帮移近、巷道底鼓均在0.5m左右,距停采线15m 处巷道压缩至宽1.6m,高1.3m,断面将近2.0m2,超前支护单体折断4 根,工作面机道第一台溜子压顶子压弯,附近有1 根单体弯曲变形;工作面片帮货堆满溜子;风道超前20m 范围巷道碹皮多处开裂,巷道底鼓在0.3m 左右。受冲击波影响,当班瓦检员轻伤。

(2)盆 底 区 南 翼15 层 三 分 段2013 年1 月18 日发生冲击后,于1 月19 日下午恢复生产,至2013 年1 月22 日中午12 时工作面推进3m,风道超前10 ~30m,又发生冲击。震源位于工作面前方62m 风道上帮36m 底板(与巷道标高差102m),震动能量5.04×105J,震级2.05 级。

破坏情况:此次冲击造成工作面风道超前10~30m 范围两帮移近0.5m,巷道底鼓均在0.5~1.0m(冲击后巷道高度1.2~1.3m,宽度1.2~1.4m)。受冲击波影响风道2 名人员轻伤。

2 “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1)下区段盆底区南翼15层二分段采空区;(2)上区段北五外区15 层采空区;(3)盆底区北翼15层三分段采空区。南翼15 层三分段面长90m,走向长度163m,老顶厚度由下至上分别为15.4m 和17.5m,覆岩分层岩板厚度h 与板面的长度b 之比为1/5.1 和1/5.8,位于1/100~1/5 之间,满足了弹性薄板的假设条件,同时,顶板的挠度也普遍小于煤层采高,这也符合薄板小挠度理论的前提。

“三侧采空”孤岛面为三侧采空状态,随着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不断推进,逐步演变为四侧采空状态,采场覆岩顶板也逐渐形成一个短边不变、长边不断增大的矩形岩板。在四面采空的孤岛工作面坚硬顶板初次垮落前,由于顶板悬露长度较大,初次垮落步距大于工作面长度的一半。在工作面见方来压时,顶板的中心弯矩达到最大值,从而使孤岛工作面的支承压力和影响范围也会达到最大。当厚层坚硬顶板下部的拉应力超过极限强度后将发生突变,随着坚硬顶板的突然破断而造成工作面围岩大范围的强烈矿压显现,从而发生工作面煤岩失稳,导致冲击地压事故。

“三侧采空”孤岛开采构成了冲击地压发生的主控因素,盆底区构造应力场、盆底区北翼15 层二分段综放面采动影响构成了冲击地压发生的辅助因素。三者叠加形成的应力场构成了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力源”。

南山煤矿南翼15 层三分段综放面在盆底区,盆底区内煤层发育为一短轴向斜,向斜轴向NE,煤层倾角10 ~15°。向斜构造轴部的煤(岩)体处于高应力环境下,积聚了大量弹性能,接近极限平衡状态。从向斜的两翼至其轴部,煤(岩)体逐步从低应力区向高应力区转化,应力和变形模量以同数量级或更高的比例增长。开采扰动时,破坏了平衡状态,易于发生冲击地压灾害。

3 “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局部解危技术

3.1 “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局部解危思路

“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本质上也是坚硬顶板导致的冲击地压,因此其局部解危的思路与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较为相似。但由于其四周采空区面积的增大,导致了坚硬顶板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对于坚硬顶板处理的力度要更大。

3.2 “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局部解危原理

通过“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分析,“三侧采空”孤岛开采构成了冲击地压发生的主控因素,盆底区构造应力场、盆底区北翼15 层二分段综放面采动影响构成了冲击地压发生的辅助因素。其中,“三侧采空”孤岛开采作为主控因素,导致应力的升高本质上是由于坚硬顶板,工作面面长越大,随着采动悬露顶板面积越大,应力越集中。由此可知“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局部解危原理是通过采取措施弱化顶板,将悬露的顶板面积减小。

3.3 “三侧采空”孤岛型冲击地压局部治理措施

3.3.1 顶板深孔爆破及注水软化卸压

(1)回风道倾向低位断顶

沿走向方向每隔15m 施工注水软化钻孔和顶板爆破钻孔各1 个,孔径75mm。注水软化钻孔方位为垂直下帮,倾角为14°,孔深35m;预裂爆破钻孔方位为沿煤层走向,倾角为30°,孔深33m。如图2 所示。

图2 回风道低位断顶剖面图

(2)溜子道走向低位断顶

沿走向方向每15m 施工1 组顶板预裂爆破孔,每组包括2 个炮孔,孔径75mm。方位分别为垂直巷道下帮和沿巷道走向,开孔位置在巷道中心线上,孔深分别33m 和20m,倾角30°和32°。如图3所示。

图3 溜子道低位断顶沿走向剖面图

(3)爆破材料设计及制作

① 炸药

采用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药卷规格为Φ60×650mm,(长度及重量均以实际为准);炸药均采用防静电坚硬塑料外壳包装,各药卷间可通过螺纹段连接。

② 雷管

煤矿许用8#普通瞬发电雷管(或同段位)。

③ 导爆索

煤 矿 许 用 导 爆 索,100m/ 卷, 规 格 为Φ6.5±0.3mm,爆速≥6000m/s。根据爆破设计深度,每卷导爆索供2 孔使用。

(4)施工注意事项

① 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停钻不停水2min,将钻孔冲洗干净,以便于装药和封孔。

② 为防止发生拒爆现象,将导爆索穿过所有药卷,封孔时一次推炮泥不能大于50cm。黄泥要充填密实,但封堵炮泥时不得损伤导爆索。

③ 为避免爆破诱发冲击伤人,在满足“躲炮距离不得小于300m,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的前提下,爆破期间人员全部撤出工作面。

④ 为防止意外冲孔破坏瓦斯管路,在放炮前,应将孔口附近瓦斯抽放管临时拆除或特殊保护,并加强巷道临时支护。

⑤ 炮眼采用不耦合方式装药,采用双雷管、双导爆索引爆,水泡泥消焰,每一根导爆索均采用煤矿许用8#雷管起爆,2 个雷管在孔外采用并联连接。

3.3.2 煤层大直径钻孔常规卸压

对工作面机道和风道的回采帮一侧煤体卸压,另外根据钻屑法监测,当工作面出现冲击危险时,对工作面进行卸压处理。如图4 所示。具体参数为:

图4 工作面回采巷道帮部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案

(1)卸压钻孔孔深:不小于20m。

(2)卸压钻孔间距:1.0m。

(3)卸压钻孔直径:Φ133mm。

(4)卸压孔方位及倾角:卸压孔均垂直于巷道帮煤壁。

(5)卸压钻孔封孔要求:封孔长度不小于2m。

(6)卸压孔实施范围及顺序:施工范围为工作面两条顺槽,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轮卸压方式。

3.3.3 煤层爆破强化卸压

在监测到冲击危险时,如采用大直径卸压效果不明显时,可结合煤层实施爆破卸压措施进行解危。

巷道帮部进行爆破卸压时,炮孔距离巷道底 板1.0~1.5m,平行煤层倾向,孔深20m,直径45mm,孔间距3m,也可利用钻屑监测孔进行爆破。采用正向装药,封孔长度不低于5m,一孔一放。爆破顺序从里向外进行。

炮眼布置方式:单排布置,间距3m,距底板1.2m,爆破孔深度20m,如图5 所示。

图5 工作面煤层卸压爆破炮孔位置图

卸压爆破参数:采用正向连续装药,每孔最低装药量5kg 起,根据情况逐步增加药量,装药长度增加至15m。特制瞬发长引线电雷管2 发,封孔长度不少于5.0m。孔内并联方式起爆,一次爆破一个卸压孔。

4 防治效果

通过对盆底区南翼15 层三分段进行有效的卸压解危,回采过程中自发微震事件频次大幅降低,释放能量减少,且微震事件分散,不存在集中破裂区与能量集中释放区,大能量震动发生概率降低,且远离回采工作面,大幅降低了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顺利地完成了回采,保证了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为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积累了经验。

猜你喜欢

风道孤岛盆底
基于Fluent的干法造纸负压箱流场特性分析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卡门涡街对锅炉冷风风道危害的研究与对策
不再是孤岛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岛上书店》:与书相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干熄焦炉环形风道静态侧压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