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朐县:坚持“四个引领”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2020-08-07撰写田元君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8期
关键词:临朐县名录全县

撰写|田元君

临朐县地处鲁中、潍坊市西南部,属沂蒙革命老区,辖14个镇(街、园、区)、350个行政村、92万人,总面积1831平方公里,低山、丘陵、平原梯次分布,其中山区、丘陵占87.3%,是“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果品(水果)生产百强县”“小萼柿之乡”“大樱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优质山楂生产基地”“中国果品基地重点县”“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近年来,临朐县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坚持规范引领,把发展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工程来抓。目前,全县合作社发展到1662家,注册资金40多亿元,入社成员近12万户。示范社率由2018年的9.1 %提高到2019年的12.03%。

坚持组织引领,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抓组织机构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相关工作,配套实施政策,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同时,明确工作责任。压实各级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县指导、镇主抓、合作社主体”的责任分工体系,使合作社培育工作上升为政府行为,整合资金资源,强化政策扶持,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是抓资源配置优化。构建县、镇、村土地流转三级网络,规范信息发布、合同指导、纠纷调解等服务,引导农村土地向农民合作社流转,目前全县土地流转32.5万亩,其中合作社流转11.6万亩。在此基础上,依托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新突破,全县办理农村产权抵押登记127笔,抵押融资3063.5万元。三是抓政策措施落实。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优先扶持合作社参与支农项目的申报实施,各类涉农资金重点向合作社特别是市级及以上示范社倾斜,建立“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体投入、多渠道融资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20年,出台《临朐县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年内评选为市级及以上示范社的,分别给予1万—5万元奖励;对年内新组建且验收合格的行业联合社,每家扶持5万元;对新增土地流转经认定符合标准的,分别落实50—70元/亩的扶持资金。

坚持规范引领,提升发展质量

一是抓名录建立。对县内农民合作社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做到基数清、底子明,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正常经营农民合作社名录》和《经营异常农民合作社名录》;调整充实全县《农民合作社优先扶持名录》,178家合作社被纳入扶持名录。二是抓清理规范。县、镇、村三级联动,采取“四看四问”方式,扎实开展“空壳社”专项清理。通过现场查看合作社经营场所、生产基地、管理制度、财务会计账目,结合实地问询合作社交易相对人、入社群众成员、村“两委”成员、周边四邻,对合作社进行源头排查、跟踪巡查、精准甄别,建立清理台账,区分类型,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合作社、无农民成员实际参与的“空壳社”、没有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的“挂牌社”、注册登记后未开展经营活动的“休眠社”,由市场监管、农经等部门共同会商、分类处置,在《潍坊日报》发布注销公告。全县梳理排查“空壳社”815家,指导规范383家,引导注销432家。三是抓示范创建。制定完善示范社评定标准和监测办法,开展示范社评定,建立优胜劣汰动态管理机制,对各级示范社实行动态监测管理,对触发预警条件的示范社进行预警监测,不合格的撤销示范称号。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示范社10家、省级28家、市级74家。四是抓品牌营销。引导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微信营销、短视频营销、网红带货等互联网手段,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以及展会活动等传统营销,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集中推介优势品牌产品。目前,全县合作社注册商标65个,拥有绿色食品认证29个、有机食品认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为推动临朐现代农业发展打通了一条“快车道”。

临朐县整县推进试点动员培训会议现场

坚持理念引领,创新发展路径

一是对照标准,创建“规范社”。围绕章程制度、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生产规范、质量安全、经营服务等规范重点,加强规范提升。开展“千人联千社”活动,对合作社建设给予业务指导、政策咨询、技术服务。重点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的通知》,统一印制合作社专用账簿,对示范社免费发放,与山东省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对接,推进合作社财务会计电算化进程,倒逼合作社财务规范管理。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外聘职业经理人等方式,为合作社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开阔的管理视野和规范的管理机制。嵩山生态旅游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11家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代理会计记账,促进合作社规范建设;青杨峪板栗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产品销售,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二是创新发展,打造“活力社”。引导形成经济能人创办、基层组织领办、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新路子。推广盛世果蔬等合作社运行模式,指导合作社依法登记、制定章程,完善组织机构,推进盈余科学分配;借鉴相亮山楂等合作社发展经验,支持合作社发展直供直销、农村电商等经营模式,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充分发挥大樱桃、板栗等特色产业优势,注重发展农业“新六产”,引导合作社从单一业务向“产加销”多种业务拓展,以青杨峪板栗合作社为模板,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引导发展网红经济,打造如云居山里网红带货营销模式;选好合作社带头人,发挥像飞皇蚂蚱合作社王俊利等农村优秀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破解合作社发展人才制约。三是抱团经营,组建“联合社”。推进区域性联合,依托全县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县内合作社为主,借鉴盛世果蔬等联合社的组建模式,以产业龙头合作社为主体社,组建、培育、提升奶牛、大樱桃、蜜桃、山楂、蜂蜜等行业联合社。目前,已培育、组建联合社10家。通过共创品牌、共享利益,推行“五个统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民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品牌响、影响大、竞争强的发展目标。同时,注重推进多主体融合,以伊利乳业、春冠食品等龙头企业为带动,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总结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支部班子当先锋、打头阵,带动群众入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形成高效有序推进机制,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同时,结合精准扶贫,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创办劳务、土地股份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到合作社务工、扶贫分红等方式,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嵩山生态旅游区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新模式,吸收村集体、村干部和群众“三方股本”,激发合作社发展活力。目前,全区11个中心村全部由党支部领办组建了合作社,发展蜜桃4.5万亩、佛手瓜5000亩、猕猴桃2500亩。

猜你喜欢

临朐县名录全县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陶行知教育名录
同贺名录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山东省临朐县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临朐县弥河流域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合作社铺通致富路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