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2020-08-07陈建红

地域文化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复原人文数字

陈建红 李 博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也称为人文计算,是一个数字技术与人文科学交叉的,集学习、研究、教学和创新于一体的科研领域。它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人文学科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和呈现,在方法论上具学科交叉学科的性质。①Matthew G. Kirschenbaum:What Is Digital Humanities and What’s It Doing in English Departments? ADE Bulle⁃tin NumbeBEr 150,2010.城市历史地理主要是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研究城市的兴起、发展、演变历程。城市本身,实际上长时间的人类活动的集中积累……,这种积累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空间范围内地社会生活秩序。②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序言》,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第1页。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主要的在特定的历史的空间中(城市)揭示这种秩序构建与空间叠加的关联关系,这种研究单独地利用地理的或历史的方法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必由之路。③吴松弟:《继承与创新:近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未来走向》,《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近年来,历史地理学,尤其是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开始自觉使用数字人文技术相关技术,为学科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数字人文的起源、发展与前沿

一般认为数字人文早期兴起于语言文学领域,主要是对语言的计算和文本的分析。①学界普遍认为,人文计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神父罗伯托·布萨(Roberto Busa,1913-2011)在1949年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处理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全集中的所有对话(共约11万字的中世纪拉丁语),半自动地生成中世纪拉丁文字词的索引。这项工作历时数十年,并曾得到IBM公司的协助。这种取向影响了不少文学研究者,使他们利用电脑处理机器可读文本的内容,对大规模作品作出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人文中心快速增长,根据国际数字人文中心组织( center-Net)会员名录统计,全球数字人文中心达210 个。②国际数字人文中心网络官网(Center-Net):[eb/ol]http://dhcenternet.org/centers.浏览日期:2019-12-13。这些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其中较为知名的研究中心: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实验室(King’s Digital Lab)、③从最新的研究成果来看,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实验室(King’s Digital Lab)在过去的20年内已经开展了超过一百个数字人文项目的研究,参见James Smithies,King's College London; Carina Westling,King's College London;Anna-Maria Sichani,King's College London; Pam Mellen,King's College London; Arianna Ciula,King's College London:Managing 100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s: Digital Scholarship & Archiving in King’s Digital Lab,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DHQ),2019 Volume 13 Number1.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中心(Humanities Center)、麻省理工学院的Hyper studio(Digital Humanities at MIT)、普林斯顿数字人文研究中心、马里兰大学的人文与艺术学院(College of Arts & Humanities)、英国剑桥大学艺术、耶鲁大学数字人文实验室(Yale University Digital Humanities Lab)、日本立命馆大学的日本艺术与文化数字人文中心(Digital Humanities Center for Japanese Arts and Cultures)等。④国际数字人文中心官网:[EB/OL]http://dhcenternet.org/centers. 浏览日期:2019-12-13。中国方面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大陆已经成立的数字人文机构有武汉大学数字人文中心,⑤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官网:[EB/OL] http://dh.whu.edu.cn/dh/web/index.html. 浏览日期:2019-12-13。港澳台方面主要有台湾“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台湾大学数位人文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Digital Humanities)等。⑥台湾大学数位典藏研究发展中心官网:[EB/OL]http://www.digital.ntu.edu.tw/news.jsp. 浏览日期:2019-12-13。

数字人文领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数字人文组织联盟(ADHO),其组织成员包括计算机与人文科学协会(ACH)、欧洲数字人文协会(EADH)、澳大利亚数字人文协会(AADH)、加拿大数字人文学会(CSDH / SCHN)、南部非洲数字人文协会(DHASA)、日本数字人文协会(JADH)、墨西哥数字人文协会(RedHD)、台湾数字人文协会(TADH)等。⑦数字人文组织联盟官网:[EBOL] http://adho.org/.浏览日期:2019-12-13。一些数字人文协会在自己的区域内还下辖有自己的成员,如欧洲数字人文协会(EADH)其下辖成员包括:意大利人文计算与文化数字化协会(AIUCD)、捷克数字人文协会(CzADH)德语数字人文协会(DHd)、俄罗斯数字人文协会等。⑧欧洲数字人文协会官网,[EB/OL]https://eadh.org/about. 浏览日期:2019-12-13。专业性数字人文组织的出现使得数字人文研究获得更好的发展助力,数字人文研究项目也已经在文学、历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得到展开。

随着大数据(Big Digital)时代的到来,数字人文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文本挖掘(Text Mining)、数据分析(Data Anaysist)、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为基础的文本远距离阅读(Dis⁃tant Reading)和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在人文学科学术研究中取得长足发展;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地理信息技术也取得不断进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以及网络3D 绘图协议技术标准(WebGL)的提出,使得城市历史地理信息的传达与表述有了更加优良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交叉应用,使得城市历史地理发展进程的揭示以及大规模的城市遗址群落的复原具备了技术条件。

二、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沿

与互联网技术一样,数字人文领域对成立历史地理的研究同样首先兴起于西方。就目前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学界并没有对专门的城市历史地理的数字人文机构,但诸多的数字人文机构和学者们却做了不少用数字人文技术研究城市历史地理的课题。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的主要学术文献平台和部分专业的数字人文类杂志的检索,发现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的数量整体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笔者分别对全球最大的在线科学、技术和医学(STM)领域学术资源平台Springer Link、国内最大的学术资源检索平台中国知网(CNKI)、全球最大的科研社交网络服务平台ResearchGate,专业的数字人文杂志Digital 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DSH)、Journal of Digital Humanities(JDH)、Digital Humanities Quarterly(DHQ)进行了检索,发现了近年来相当数量的学术成果。现将检索结果列表如下:①表一检索日期:2019-12-13。

表1 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领域多平台检索结果统计

我们以Springer Link的检索结果为样例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取列表1,2项论文标题数据,进行去重后得到3,095篇论文题目,就该组数据进行词频分析,从核心词汇的整体分布情况来看,除了检索关键词之外,空间、数字、地图、社会、文化、教育等关键词占据较高的比例。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数字人文的相关技术,无论从选题视角、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中所凭借的工具,还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呈现各种图表和数据很多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倾向。

从检索学术成果的具体内容来看,其主要涉及古代城市或城市遗迹的空间分析,基于文献、文物、GIS数据的可视化研究,城市历史地理文献的整理、城址的三维建模和城市遗迹的虚拟复原等几个方面。

图一 Springer Link 关键词词云图

图二 Springer Link 关键词词云图

例如苏格兰国家图书馆的城市地理可视化项目(Visualising Urban Geographies)便是构建了一个操作相对简便的通用绘图工具平台。它主要是将数字化的地理参考地图与基于空间位置的历史信息叠加呈现,如此,这种历史区域与现实空间的结合丰富了历史地理研究者对相应地区的理解和分析,当然,这些数据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人文学科领域。从其所做的爱丁堡历史城市地理的相关项目来看,这显然是将历史数据、历史地图和现实地图叠加配准,综合探究特定城市历史地理空间的有益尝试,也是现阶段数字人文技术推动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良好示范。目前该项目主要有地理空间检视、地图创建、地图发布和专题地图制作几大功能。地理空间检视,主要是将地理参考地图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通过覆盖不同时期的地图来识别随时间的变化所产生的历史空间的变化,其空间距离、面积和高程的属性都是可设置的;创建地图功能主要是用户可以使用地理编码器获取基于地址的数据的纬度和经度,并将其绘制在所需的历史地图上;地图发布功能主要是指,地图制作者可以通过Google账户将地图发布到网络上;专题地图制作,主要涉及基于GIS的数据可视化问题,即用户可以在平台原有底图的基础上,使用带有空间位置信息的数据来制作诸如表人口统计,社会和政治数据变化的图表和地图。①Visualising Urban Geographies项目官网:[EB/OL] http://geo.nls.uk/urbhist/index.html. 浏览日期:2019-12-13。

与之相类似的研究还有由欧盟EFRE 计划资助,旨在支持以虚拟纪念馆的形式复建捷克和德国边境的德累斯顿(Dresden)和泰雷兹(Terezín)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的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了迫害,GEPAM项利用3D城镇建模的方式,复原其二战时的基本样貌,并在相关建筑物等历史地理模型中嵌入与大屠杀历史事件相关文本档案信息,读者可以通过对地理空间信息和文本信息的分析,对迫害犹太人事件作出判断和评估。②Münster S. et al.(2016)First Experiences of Applying a Model Classification for Digital 3D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Humanities Research. In: Ioannides M. et al.(eds)Digital Heritage. Progress in Cultural Heritage: Docu⁃mentation,Preservation,and Protection. EuroMed 2016.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vol 10058. Springer,Cham这种将地理信息系统与3D建模、历史文献相结合城市历史地理复建与研究是数字人文技术在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值得借鉴的范例。

图三 GEPAM项目所复原的二战时期的城镇3D模型

目前,中国学界与历史地理研究有关的主要还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对历史地理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基于用户通用的技术平台还相对较少。起步较早,相对较为成功的有中国台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中华文明之时空基础架构”项目,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项目,其主旨是建构以中国为空间范围,并以原始社会迄今的中国历史为时间纵深,以中国文明为内涵的整合性信息应用环境,以时间及空间为主的信息管理、分析、整合与呈现等应用。该平台主要由基本历史底图、WebGIS整合应用环境、以及主题化的属性信息三大部分构成。其主要内容是以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主要的基础,提供上古至清代,上下逾二千年的中国历代基本底图,并辅之以持续整理搜集的各类历史地图、遥测影像等基本数据。②中华文明之时空基础架构官网:[EBOL] http://ccts.sinica.edu.tw/intro.php?lang=zh-tw. 浏览日期:2019-12-13。该项目参考数据科学,使用相对便捷,又加之出现较早,目前为数字人文领域学者广泛使用,也是做城市历史地理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源,目前多个WEBGIS平台所使用历史地图的瓦片均来自于该平台。

中国大陆方面主要有: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大学合作,罗斯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CHGIS)。该项目启动较早(2001年),旨在建立一套中国历史时期连续变化的基础地理信息库,为研究者提供GIS数据平台、时间统计以及查寻工具和模型,以便研究者在日常研究和学科教学中使用,从平台项目管理公示的情况来看,目前该平台已完成多个历史地理信息类项目,但与“中华文明之时空基础架构”项目类似,主要以提供基本的历史地理信息为主,还没有进行有关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相关具体数据;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官网:[EBOL] http://yugong.fudan.edu.cn/views/chgis_data.php. 浏览日期:2019-12-13。

由首都师范大学张萍教授领衔的丝绸之路地理信息开放平台是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同支持的科研项目。该平台在架构上主要是基于WEBGIS 技术,其研究空间主要是以丝绸之路沿线为基础,内容涉及相应历史空间的现状遗迹古代诸王朝对这一政治、经济、文化流通空间的经略情况。目前该平台已推出测试版,部分数据可见,但其平台型使用功能和大部分数据尚未对外开放,从其总体的技术架构上来看,该平台应该是准备建成一个提供基础历史地理信息和可视化编辑工具的综合历史地理信息平台。①丝绸之路历史地理开放平台官网:[EB/OL]http://www.srhgis.com/ptjj. 浏览日期:2019-12-13。若该平台建成,可以预见诸如西安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将有更好的资源获取和成果展示平台。

关于丝绸之路,复旦大学侯杨方教授也在多年实地踏查的基础上,采集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影像资料,利用WebGis复原了法显、玄奘的取经路线、高仙芝的远征路线以及近代探险家荣赫鹏、斯文·赫定、斯坦因等的考察路线等多条线路,并对沿线的古城分布情况进行了标注。②复旦大学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EBOL]http://silkroad.fudan.edu.cn/project.html.浏览日期:2019-12-13。总体来看,中国基于数字人文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目前还处在初期平台搭建和基础历史地理数据积累阶段,大型应用型项目相对少。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资源的积累,这一领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研究前景。

三、数字人文背景下的中国东北区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起步

东北历史地理的研究起步较早,尽管东北地区目前没有出现专门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但使用数字人文技术对东北古代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出现的并不算晚。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该方向的研究者多来自于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交叉型研究者,这也符合数字人文研究的一般惯例。目前学术界对中国东北古代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有所涉及的主要有刘大平、金石柱、朴玉顺等数位教授。③限于对学界知识的局限,目前只查到这些,如有遗漏,系作者知识浅薄,非有意为之。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大平及其科研团队自2004年开始,历时十年完成了对渤海上京城建筑遗址的复原论证工作。从具体进展来看,其团队于2005年完成了渤海上京城第一宫殿及其附属建筑复原研究;④宋雪雅:《渤海上京城第一宫殿及其附属建筑复原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2007年完成了渤海上京宫城第三、四宫殿复原研究;⑤徐冉:《渤海上京宫城第三、四宫殿复原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2008年完成了渤海上京城城门、第二、第五宫殿及内苑的复原研究;⑥李霞:《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刘川:《渤海上京城第二与第五宫殿复原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孙志敏:《渤海上京城内苑复原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2014年完成了渤海上京城宫城主要建筑群复原研究;⑦孙志敏:《渤海上京城宫城主要建筑群复原研究》,博士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以上学位论文皆由刘大平教授团队指导。2018完成了研究成果《渤海国建筑形制与上京城宫殿建筑复原研究》的出版工作。需要指出的渤海国上京城建筑的复原工作,虽然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偏向于建筑领域,但作为历史地理的重要承载空间,城市建筑的复原,无疑为城市历史地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延边大学金石柱教授及其科研团队主要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研究高句丽、渤海遗迹。⑧金石柱、李东辉:《地理学视角下的渤海史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在区域上主要以延边地区为核心的吉林省东部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为主,⑨金石柱:《延边地区渤海时期遗址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2012年2月;金石柱、姜龙哲、石光哲:《朝鲜境内的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15第5期。在内容上主要涉及空间分析、对比分析,遗迹与相关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多个方面。①金石柱、姜龙哲、石光哲:《渤海国遗址空间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5年第2期;金石柱、肖龙:《吉林省东部地区高句丽、渤海国遗址分布对比》,《延边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另外,该团队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理学视角下的渤海遗址空间布局研究”。②董振、金石柱:《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延边地区渤海国遗址预测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团队还利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延边地区的渤海国遗址进行了预测研究,这是其研究的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沈阳建筑大学朴玉顺教授及其团队,主要从事高句丽建筑及山城遗址复原研究。该团古代建筑设计的角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高句丽丸都山城的宫殿建筑进行了虚拟复建和平面结构分析;③朴玉顺:《 丸都山城宫殿建筑复原》,《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年6月;朴玉顺:《 丸都山城宫殿建筑平面尺度构成特点》,《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8月;朴玉顺:《丸都山城宫殿建筑平面尺度构成特点》,《建筑史》2016年第1期。结合高句丽建筑遗迹和壁画对高句丽早期建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④朴玉顺:《独具特色的高句丽建筑造型艺术》,《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2013年8月;朴玉顺、姚琦:《从壁画和现有遗存看高句丽早中期建筑的造型特点》,《古建园林技术》2014年第2期。在研究高句丽山城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该团队还对丸都山城宫殿建筑群使用功能区的划分进行了探讨。⑤朴玉顺、姚琦:《丸都山城宫殿建筑群使用功能划分探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与金石柱教授团队一样,朴玉顺教授团队也以古代建筑遗迹为选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句丽建筑的演进研究》。

从数字人文视角部来看,东北地区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已经初步展开,部分研究团队,部分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可以为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方法以及理念方面的借鉴。但总体而言,东北地区基于数字人文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尚处于自发性阶段,缺乏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尚未出现基于数字人文的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专业化团体组织,还没有开发可供人文学者便捷使用的数据分析和空间呈现的通用平台。这些都是未来研究更深入探讨的方面。

综合而言,利用数字技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字人文领域,属于近年来逐步发展壮大的学术前沿交叉研究领域,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这一领域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助力。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本身就包含着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元素,存在着显著的交叉学科特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文科交叉融合推动创新的导向作用,这一领域在未来将会逐步构建完善的科研生态,拓展出有着广阔的学术前景。

猜你喜欢

复原人文数字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人文社科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