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光
2020-08-06李艳丽
李艳丽,红河州红河县垤玛乡河玛小学特岗教师,云南省作协会员。2017年开始尝试给学生写故事,多篇作品发表于《小星星》《中国少年儿童》等刊物。《玛布的心愿》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中的大奖,2019年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012年9月我成为一名特岗教师,离开家乡玉溪来到红河,领导在分配岗位的大会上讲:你们都是未来的骨干教师。这是一间在山顶的阶梯教室——实际上,好像所有的房子,都在山顶上。四周是磅礴险峻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山脊轮廓分明,植被极少,露出红色的土壤,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红。“教师梦”,变成一枚小小的种子,在这晴好的阳光里,悄悄种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我在离县城111公里的偏远哈尼族村寨小学里,这里犹如与世隔绝般信息闭塞,让我有所期待的事,就是几个月或不定时带来一次的《云南教育》杂志,一拿到杂志,我就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看一遍。我时常反思,回首几年的教学工作,回首自己的青春,觉得为这些哈尼族山区的孩子,做得太少,内心时常不安。我渴望改变自己,改变这些山区孩子的命运,我渴望知识和进步,至少,不负时光。因此,我努力阅读各领域书籍,为学生筹集课外书来开展阅读活动,阅读久了,我便有写教育教学文章的想法。2016年秋天,我无意中发现《云南教育》杂志的封面上有微信二维码,我关注后,每条信息都认真地看,我惊喜地发现一个有趣的栏目——主持人张齐老师开通的“一齐讲故事”,听故事,成为我每晚最期待的事情,第二天,我把听到的故事,又讲给孩子们听。我的学校在一座小山顶上,周围大部分地方没有围墙,学校的厕所,齐腰高的矮墙下是一大片芭蕉地,在凄冷的月光下,显得阴森恐怖。我一直害怕晚上去厕所,冬夜,寒风刺骨,没办法,我只能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听着故事、走进漆黑的夜里。信号经常不好,听着听着,故事就中断了,我只能爬上矮墙,努力接收信号重新听,一遍、两遍……入了迷,张齐老师声音柔和,那声音,似充满了花香与阳光,并在我的心中变幻出一片片洁白的、甜蜜的、棉花糖般的田地,并在这土地上,开满了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艳丽花朵。
我听故事,又讲给学生听,把原著买来读,或者读与故事作者相关的书籍,都是营养丰富的好书,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极度干涸的海绵,想要吸收每一滴知识之水。
我在《云南教育》杂志的投稿邮箱那,发现了徐永寿老师的QQ号,我加了徐老师咨询投稿事宜,没想到徐老师非常平易近人、极有耐心,还把我拉进了“云南教育小学教师群”。在群里,有许多来自全省,甚至全国的优秀教师都在交流学习,这是一个充满温暖的群,不少老师不断地鼓励我写作,弥勒的段永祥老师、泸西的李本聪老师就是其中几位。段永祥老师内敛谦逊、有爱心,他经常在QQ空间发表童话作品,我看后,也萌发了写儿童文学的念头,可是,怎么写?写什么?到哪投稿?怎么联系编辑?我迷茫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通了段老师的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段老师非常热情,推荐我加了一个群,2017年1月,我顺利地进群了,这是一个2000人的儿童文学作家编辑群,我像一条久久地、搁浅在海滩上的鱼,回到海里,获得新生。为这些哈尼族孩子写故事,写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故事,我带着这样的念头,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2月份正式写,让我意外的是,写出来的每一篇都发表了,也得到了国家级刊物(儿童文学类的杂志)编辑的认可和鼓励,我还大胆地投了两篇参加比赛,皆获奖。一篇获作家出版社主管的2017年《中国校园文学》杂志举办的征文比赛三等奖,学生故事《玛布的心愿》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中的散文大奖。
获奖是对自己的肯定,可是,开始的路,却是摸着石头过河,我的内心是非常迷茫和惶恐的,时常感觉看不到写作的方向,把握不住写作的度,这时,我都会求助于段永祥老师。每一次,段老师耐心地鼓励我,然后毫不犹豫地接下我手里的活,有问题的地方,他都细心地用红色字体标注出来,甚至连一个错别字、一个错用的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有一次,我接了一本作文杂志的作文点评,寫完后觉得不够好,晚上急得发给段老师帮我修改,没想到段老师热情地答应下来,我也心安理得地睡了。第二天一早,修改好的点评已经在邮箱里了,我边看边感叹自己知识水平的欠缺。后来,我看到朋友圈里,段老师凌晨1点还在加班做学校的教学工作表,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在《云南教育》平台相识的从未谋面的老师,却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恩情。值得庆幸的是,段永祥老师的童话《蚂蚁晨晨的豌豆船》也获得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可喜可贺,实至名归。
感恩《云南教育》,让我遇到这么多可亲可敬的人,让我的生命从此遇见更多的阳光与花香,让我心中“教师梦”的种子发芽长大,不负青春,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