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0-08-06李君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体育

李君萍

摘  要:体育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而随着新课程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得到发展,体育课堂的科学有序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提高当前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也将从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创新方面,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一直都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深化改革,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广大教师已经清醒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但就实际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有不少教师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活动设计不足等等,都影响着学生的积极学习,阻碍着体育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提高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促進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方面对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展开一些讨论。

一、巧设体育竞赛游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语言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动作要领,然后进行反复练习,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能够关注到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而游戏竞赛这一符合学生活泼好动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趣味的竞赛游戏,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地、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体育能力。

例如,在田径课中有关“耐力跑”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减轻学生长跑的心理压力,同时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开展,教师可以选择与跑步有关的体育游戏,如,“障碍长跑”这一形式,将闲置的学生桌椅等搬到操场上,设置蛇形障碍,同时也可以利用闲置的汽车轮胎以及操场上的沙坑等,为学生设置不同形式的阻碍,让学生进行回形跑,看看一个循环下来,哪一个学生所用时间最少。以竞赛游戏的方式,丰富学生跑步形式和跑步内容,减轻学生对于长跑的心理压力,并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进行课程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二、积极组织合作学习,凸显课堂教学实效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开展,是通过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的教学。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顽强进取、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教学“投掷实心球”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认为的合理方法进行实心球投掷,在进行相关练习后,再让学生对别人不同的投掷方法进行观察,并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以此启发学生得出由于投掷方法运用的不一样,所以投出的距离也就不一样。又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人的小组,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在教师进行动作演示后,就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小组成员之间分别进行动作锻炼,然后其他学生检查锻炼中同伴的准备、蹬地、团身等动作是否到位,通过互检互查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进而实现课程学习内容的全面把握。

三、科学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本身存在着各种客观差异,这也就导致其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如,有的同学喜动,其自身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也较好;而有的同学喜静,其对体育动作的领悟较慢,运动能力也不强。这些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的开展,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体育标准,并对学生以正确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切实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篮球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在向所有学生讲解了动作要领后,就可以实施分层教学法,在摸清学生身体基础素质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基础、一般、挑战三个层次。基础的学生即是运动基础薄弱的学生,而一般则是处于基础偏上、优秀偏下,挑战则是对应运动基础好且热爱运动的学生,在进行分层后对不同的小组进行不同的技术指导和训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的,其教学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可以组织传球、运球游戏;对于基础一般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基础要领和动作训练,让学生在比赛中尽量不出现失误,并且在对抗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于挑战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技术指导,让学生学会篮球中的假动作以迷惑对手,以确保其在成绩和技术上都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特长出发,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课程,以实现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屈子杰.探讨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运动精品,2019,38(05):22-23.

[2]芮锡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196+19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初中体育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