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八年级数学预习的策略

2020-08-06万政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8期
关键词:有效预习新课标策略

万政才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效的预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学生深入探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预习;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预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怎样看待预习?数学教学需要怎样的预习?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八年级数学有效预习的意义

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如下的积极意义:

(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使学生能自己去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内容,也为教师的“补差”找到一个切入点,为学生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二)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可以主动地对自己不懂的内容做一些标记,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预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他们更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由此可见,在数学学科开展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前预习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指导

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这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教会学生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三、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方法

预习不仅是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看一看,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预习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八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本人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预习方法:

(一)任务落实预习法。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同学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进行预习。因为学生开始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预习。头脑里始终要带着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遇到困难,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把问题解决。对于自己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大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二)笔记预习法。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预习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划为主。所圈点勾划的应该是教材的要点,以及一些定义、定理、性质及解题方法技巧。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预习边做,也可以在閱读教材后再做整理。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本节课讲授的几个主要问题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逻辑联系,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是什么,自己是如何解决的,查阅了哪些参考书或工具书,所查阅的资料中有价值的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

(三)温故知新预习法。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四)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后,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五)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因为课堂中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总之,预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要找准学生的能力点,要瞄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实使学生预习时“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高洪亮、李秀华《数学教学应重视课前预习》、《山东教育》2001年29期

[2]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

[3]尹安群《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猜你喜欢

有效预习新课标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初探
Passage Four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