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视频”也需要追问
2020-08-06沈阳闫佳琦
沈阳 闫佳琦
近日,“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亲”的感人视频让观者无不潸然泪下,赚足了眼泪和流量,以至于后来被曝光是摆拍演戏时,网友们的态度急转直下,质疑与声讨接踵而至。对于传播者而言,失实而夸张的视觉化表达是媚俗艺术;对于平台而言,眼球经济下的唯流量论更为爆款作品再添了把火;对于受众而言,舆论情绪迷失在作品真实性的反转和声讨中。
戏仿和翻拍类短视频是常见的短剧形态,但其中一种类型是通过夸张的场景、矫揉的情绪、造作的行为,将人们原本心向往之的正能量进行加工、演绎、异化。这种仿真的生活体验、饱满的感情宣泄、戏剧的情节处理,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刻奇的狂欢。(“刻奇”是“Kitsch”的音译,被认为是低俗的艺术风格,形容那些过度夸张情感和戏剧化的审美和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真善美的第一要义是真,伪“纪实化”的正能量传播只能沦为一场消费公众感情的滑稽闹剧。“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亲”,本质上不过是一场迷幻影像下的刻奇狂欢。
当下视觉化符号日益多元且具冲击性的媒介景观,在传播学视域中被称为“媒介奇观”。重大事件与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相互成就的“共创”机制。一方面,关键事件节点为网络内容提供“议程”,彼时的注意力资源也会对网络内容存在自觉或自发的社会期待,比如高考前后人们会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关注相关热点;另一方面,内容呈现也是对重大事件进一步赋予了意义,然而自媒体时代的流量思维使得这种呈现变得愈发浓墨重彩,夸大、戏剧化、冲突化的叙述修辞在视觉元素中被反复渲染,投机的传播者和数据至上的操盘手共同制造着那些虚浮的媒介奇观。
对于被半真半假信息裹挟着的网民而言,提升媒介素养任重道远。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搜索能力、判断能力、质疑能力、反思能力、迁移能力等都需要长期培养。当然,最基本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但不限于理性平和地观察与清醒审慎地发声。
影像作为能够复原现场的一种媒介,因为满足了受众视觉观感而天然具备了“眼见为实”的信任基础。因此,一旦受众不加思考地偏听偏信,就会掉进某些网络内容提供者设置的“圈套”。而年轻人的情绪最易被某些有心无良的网络内容提供者所挑拨,也最易成为被消费的群体。
未来各自媒体平台应形成机制,在短视频发布时明确给出视频内容是实拍还是翻拍,是新闻还是虚构剧。用户在被告知的情况下,无疑将会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而不至于在事后发生情绪的反转和受骗的感觉。
在这个资讯快速传播、“影像饱和”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转发和评论看似不起眼,但很快就能形成刷屏效应。这背后可能是我们的情绪多、思考少。后真相时代的媒介奇观社会里,百分之百的情绪背后并非百分之百的真相。我们要做的不是在情绪里沉沦,而是在思考中追问。▲
(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