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逾十家企业称捐千万,但查无实证

2020-08-06南方周末研究员郑硕南方周末实习生赵明鑫耿颜秦冰

南方周末 2020-08-06
关键词:榜单抗疫公众

南方周末研究员 郑硕 南方周末实习生 赵明鑫 耿颜 秦冰

2020年3月底,武汉市即将迎来解封,图为一名泳客在长江大桥的江边游泳。

南方周末记者 ❘ 翁洹 ❘图

医护工作者、农民、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的行动力,在本次抗疫中表现出众。同时,组织机构积极参与抗疫,捐赠总额和执行能力均呈现出不俗表现。

通过研究发现,只捐款不执行者有之,公益信息发布不畅者有之,自媒体账号充斥假新闻者有之……一些沉积已久的老问题没能得到解决,一些新问题开始涌现,并不断稀释公众对中国公益的信任。

2020年7月31日,南方周末发布“新冠疫情2020-中国社会行动力排行榜”(以下简称“行动力榜单”)。该榜单通过线索征集、信息筛选调研、评审团投票、数据算法分析等环节,最终选出20位人物、20家组织机构、10个事件、10个特别致敬群体。

上榜者有医生、科研工作者、快递小哥、企业家、公立医院、公益组织、校友组织等。所有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在这场战疫中披荆斩棘。

真实数据与公众态度

基于记录2020年中国公益发展和社会变迁、呈现公众观察与态度的目的,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中心”)启动“行动力榜单”项目。

项目成员对战疫中涌现的数千个名字进行筛选甄别,最终收集近600条数据进入初选榜单。而这些数据均来自公众线索征集、志愿团队信息整合、权威机构公布以及核心媒体报道,我们力图呈现出最真实的数据信息,以接受公众、专家、媒体的多维度评价。

在榜单数据搜集阶段,累计引用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全国妇联、中国慈善联合会等权威机构数据1200余条;查找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500余条。

经过多轮筛选,最终123条数据入围榜单,由公众、专家、媒体三个评审团,依据40∶30∶30的权重进行评选。其中7位专家评审分别来自公益教育、基金会、媒体、慈善会等领域,11位媒体评委均为疫情期间深入武汉一线的记者。

全面披露、直接展示、有效观察是本次评选的核心准则。为此,本中心专门开发供公众投票使用的信息展示平台,累计访问量超过218万,为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科学的操作规范外,合理的衡量标准则直接关乎榜单质量。调研发现,个人和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虽然高涨,但大都只停留在“一捐了之”上,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公益捐赠难落地。

本中心对此认为,评价人物和机构的标准应该从反应能力、现金捐赠、物资支援、执行能力等四个维度来看,具体包括反应时间、现金捐赠数额、物资捐赠数量及其需求的迫切性、执行效率、一线执行状况等五项指标。

这样的评价标准对于普通民众参评更为公允,他们没有逃避这场“惨烈”的战疫,反而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付出了一切,用行动证明慈善公益不是大人物的专属,而是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汇聚平凡人的行动力

在榜单筛查初期,本中心将人物榜单划分成科研医疗领域、企业家、各产业从业人员、政府官员等等,筛选出121位个体进入初审评选范围。之后通过专家、一线记者以及公众投票,遴选出前20名纳入最终人物榜单评选。

初选榜单数据结果显示,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人数比重最大,高达18.8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10.88%,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10.3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占9.33%、7.77%、7.2%。

这些行业包括一线医护人员、科研人士、快递员、外卖员等等,他们默默坚守,在武汉封城的艰难时刻,维持这个偌大城市的正常运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人物榜最终榜单中,医疗科技工作者占70%。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钟南山在疫情暴发初期,连夜奔赴武汉,指导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钟南山在与央视《新闻1+1》节目连线时,首先明确提出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为民众拉响警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积极参与患者救助并进行病毒研究,将科研成果写在一线。他与中南医院各科室发表的论文,首次全方位总结了新冠肺炎患者多项临床表现,刷新了武大临床学院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文章的纪录。

在入围人物榜最终榜单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中,女性占比50%。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于2月1日主动请缨,带领团队驰援武汉;其团队关于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和研究成果,写入国家诊疗方案。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二科主任袁雅冬、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等一线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获得“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先锋”称号。

除个体外,我们还要向特殊群体致敬。山东省寿光市、四川省汶川县等地农民捐助大批蔬菜,给予武汉一线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深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武汉一线志愿者、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工人等处在疫情一线,关键时刻迎难而上,携手共渡难关。

参与度高,但信息披露滞后

在信息筛查初期,本中心在《全国慈善捐赠情况简报(第三期)》中发现,截至2月3日0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的捐赠活动参与度都很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爱心企业层见叠出。

疫情期间,字节跳动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2亿元,设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其后两次追加捐赠;湖北本土企业卓尔控股抗疫捐赠达1.36亿元,持续捐送的医疗物资覆盖556家一线医疗机构,同时设立7家卓尔应急医院,3家方舱医院,支持2家康复驿站运行。

诸如此类组织机构在疫情中涌现出很多,出钱出力,反应迅速,执行力强,获得了公众的认可。然而,有数据显示逾十家企业宣称捐赠金额过千万,但在信息核查阶段,并未找到落实相关款项的官方讯息及公开报道。

部分企业仅在有且只有一次的捐赠初期发布为数不多的新闻通稿;更有甚者,自身官网上却“查无此事”,即使在第一时间宣布将要进行捐赠,亦很难查证他们是否落实。

还有不少企业的数据记录集中在1月22日前后,此阶段为捐赠活动爆发期,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自发在第一时间“反哺”社会。当时间进入2月中下旬,随着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企业参与公益热情似乎逐步消退,坚持“二轮”“三轮”捐赠的企业屈指可数。

企业做公益一般具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社会性使然,其二是为了提高品牌曝光度、增加市场好感度。以初选榜单上榜企业为例,其中有十余家企业直到6月份才在官网更新捐赠数据,近五成企业官网的“社会责任”一栏里仅发布了相关理念语句,更有甚者连此栏目都不存在,信息公开存在缺失或严重缺失等情况。

社会行动力并非一捐了之

本中心在收集入围名单时还发现,部分企业频发通稿,变幻莫测的数据让人难辨真伪,可信度有限。这些企业往往放弃各自的官方宣传出口——官网停更甚至不更,同时又乐意花大价钱借由自媒体等第三方媒介机构进行信息输出,以达到某些似乎并不纯粹的目的。亦有部分企业存在只要拿到捐赠票据就万事大吉的情况。

疫情暴发初期,部分主管部门应对机制粗放的问题,导致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各社交媒体上求助信息漫天飞,让人即使想出一份力也不知道往哪儿使,抗疫救助的效果也因为信息和时间误差而大打折扣,普通民众的“捐赠之路”愈发困难。

“捐不了”带来的困扰相比于“捐给谁”要少很多。疫情期间,公众的高参与度给抗疫救助带来强大的物力支持,但因为执行环节的披露缺失,很多有过捐款行为的公众都会陷入本不必要的质疑,“我的钱到底捐给谁了?”

所以,有效监督是保障社会行动力的另一关键因素,是增强社会行动力的“强力助推剂”。

需要认识到的是,捐款赠物行为的结束绝不意味着慈善流程的终止,做好慈善捐赠后的信息反馈也极为重要。

及时更新善款受赠者信息、善款流向信息,确保信息透明度,这些都是维护企业和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最佳方法。

政府行动力备受关注

疫情期间,政府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抗疫整体形势的变化。以初选榜单为例,其中涉及政府为主体的事件数量为38个,占事件榜总数的58%,而在经过公众和专家投票后的TOP10榜单中,这一比例提高到了100%。

本中心发现,公众对政府的关注更多集中在中国行政体系的两端,其一是中央各部委,这一部分主要聚焦国家卫健委、商务部、民政部等业务主管部委,其政策制定力能够把控疫情期间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公众起到“定心丸”的效用。

其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包括居委会和村委会。从网友热传的“村委会喊话大爷”,到“义务送菜的社区大妈”,与公众共同生活的基层工作人员,成为抗疫战斗中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动力对于公众来说最为贴切,感受亦最为直观。

除此以外,位于疫情风暴中的武汉备受公众关注。从政府到医院,再到社会组织,每一个环节的行动都汇聚来自公众的目光。在“组织机构榜单”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以86分的高分成为第一名;而在“事件榜单”中,“武汉封城”“武汉解封”“雷神山、火神山开建”也位居前列。

猜你喜欢

榜单抗疫公众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榜单
榜单
榜单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