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8-06杨帆

时代金融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互联网

杨帆

摘要: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已经充分结合了互联网+,在此背景下,对于课程的改革,需要明确教学特征、改革原则、存在的問题等,以便对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进行制定,保障课堂改革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给出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国际金融学 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院校对于互联网+的应用,起到的作用和效果非常突出,促进了院校的专业化建设和专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因为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互联网背景中的教学方式,对国际金融学产生的影响非常大,需要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施以及授课内容等实施整体性的优化,以便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全面和具体,迎合社会的发展脚步,保障教学效果。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国家金融学实施课程改革,本文给出了如下分析。

一、《国际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知识点覆盖而广

在国际金融学当中,涵盖了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系统掌握汇率知识、国际收支知识等,明确国家储备的组成以及相应的管理方式,了解几种主要的外汇交易。同时,还需要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形式熟悉,知道其中存在的国家资本流动规律,以便将学习到的知识,在国家金融问题的解析中进行应用。

(二)与实际联系紧密,内容更新快

因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且彼此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一系列的动荡。在国家金融学当中,相关的知识内容需要与国际发展形式相互结合,并紧随着相应的变化有所更新,结合新情况和全新的问题,对教学进行改革。

二、《国际金融学》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职业岗位主要面向传统银行

当前,国际金融专业面向的岗位主要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当中的会计核算、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等。但是,面向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岗位却非常少。这样的情况与新兴金融业态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提出的要求非常不匹配。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思想意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被传统的银行业局限住,甚至不会接受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去工作。所以,在教学改革中,针对人才的岗位定位要做好调整,优化课程的设施,以便对学生的思想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接受全新的金融业态发展,可使其就业岗位得到拓展。

(二)技能培养以传统银行技能为主

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主要的侧重点为传统银行技能,如电脑传票以及点钞等。完成课堂的学习之后,还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量练习,以便符合银行对人才提出的技能需求。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银行当中的传统操作岗位越来越少,对于人数的需求并不是非常多。这便表明了,当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并未结合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要求,所以在课程改革中,要有相应的改进。

(三)校企合作以传统银行为主

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已经广泛应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无论是帮助学生提升理论认知,还是锻炼实践能力,产生的作用都非常大。但是,结合实际合作情况来看,院校与新型互联网之间的合作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与传统银行合作。同时,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比较少,这便使教师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全新发展动态没有过多的了解。此外,因为合作方比较单一,学生对于岗位的认知便会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学生正确岗位意识的形成,也难以综合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因为该项课程中有非常多的理论知识,所以教师为了使学生牢记其中的知识和概念等,会应用满堂灌的形式授课,以便学生能够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中多学习一些知识,并且牢记。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非常被动,并且没有较高的兴趣,整个学习过程沉闷且枯燥。所以,针对课堂的改革,要结合互联网+背景,做好相应的创新和优化。

三、“互联网+”介入《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互联网+与该项课程的结合,会使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授课模式受到更新。但是,如果只是应用互联网+,将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并不是站在本质层面进行改革。所以,对于教学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应用以人文本的原则,无论何种改革,人都要高于技术,不可为了改革而改革,过于强调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最终产生的结果只会是形式层面的改革,与改革的目标相背离,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结合学科特点原则

教学改革,借助互联网+背景,要与学科的特征相互结合,将科目内容作为出发点,之后在挑选合理的互联网手段,以便教学的过程更加充满趣味性,更加丰富、内容充实。

(三)注重评价转换原则

教学中,通过互联网+的应用,不但使得以往的授课模式得到了更新,还使评论的形式以及内容也进行了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育当中的每一位,都是被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如教师、学生和家长。针对评论的内容,不能只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还需要教师针对信息实施相应的整合以及组织,利用互联网+对教学成果等进行共享,会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并且客观。

(四)循序渐进原则

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互联网+使用,不能完全依赖,也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针对互联网+的应用,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其中,教师要在思想方面明确对互联网的应用,慢慢摸索、循序渐进,以便找到最适合教学的互联网应用方式。

四、“互联网+”背景下《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前准备阶段

其一,为了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加符合互联网金融提出的要求,该专业对于教学的改革,要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选要在课前准备阶段,要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调整,做好定位。其中,对于目标的定位,要培养学生的银行岗位能力,将可其作为培养的主线,但要注重与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岗位技能的培养,以便学生的技能掌握更加全面,之后的就业面也会更宽阔。专业就业岗位面向,要在之前设施的一线岗位前提下给予改革,融入可以胜任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更多岗位,包括设计金融业务流程等,会使学生的就业岗位群得到相应的拓宽。

其二,课堂体系优化。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更是必不可少的课前准备。其中,针对该项课程的改革,要结合互联网+的背景,慢慢转变可以满足更多岗位从业要求的课程。(1)因为银行对于操作类岗位人才的需求并不是非常高,并且在慢慢下降,所以操作岗位的课程内容可合理减少,如银行操作技能课程等。(2)因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授课内容要适当增加一些互联网金融课程,如大数据应用以及互联网金融。通过更多专业性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摆正岗位思想,愿意接受互联网企业的岗位。(3)对于外方课程的引入,要对其二次开发,结合学生的情况和就业岗位等,并在其中融入新金融业态的相关知识内容。

(二)课堂实施阶段

其一,在课程改革中,要将改革的力度强化,以便在课程实施阶段,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用。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处于最初的关键阶段,没有非常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在短时间当中,对课程的增加,其针对性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该项问题,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中加入一些专题,并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实现对学生关注力以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其二,建设在线课程平台,强化应用的力度。在平台授课中,课程的载体为资源库等,在对平台强化建设中,只有将力度提升,才能借助更多的、形式丰富的资源进行授课,以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延伸,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借助在线平台实施授课,还可利用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对教学质量给予保障。

(三)课后评价阶段

课后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有些忽视教学评价。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课堂实施改革,非常注重课后评价。其一,课后评价要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给予综合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其二,在学习平台中,布置练习题;其三,通过调查问卷的模式,在学习平台中发放,之后统计问卷,可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其四,在平台中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以便为课程的改革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总之,针对国际金融学的改革,需要结合互联网+的背景,应用以人文本的原则、学科特点原则、评价转换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对教学进行改革,其中要主动分析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进行优化,结合互联网+的背景,慢慢转变可以满足更多岗位从业要求的课程,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互联网金融提出的要求。同时,建设在线课程平台,借助更多的、形式丰富的资源进行授课,将课堂教学延伸,以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莉,刘黎明,胡彩梅.普通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经济师,2013(02):130-131.

[2]陈雪.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08):284-285.

[3]李敏.“互联网+”对高职国际金融专业的影响及应对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05):18-20.

[4]栾彦.培养新时代创新型金融人才的教学方法改革探析——以《国际金融》课程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8(05):71-75.

[5]宋勇超.新形势下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对外经贸,2017(02):137-138.

[6]赵领娣,王园馨.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与金融学的比较[J].大学教育,2019(09).

[7]吴素香,樊慧.“互联网+”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2):148-149.

[8]王竹立,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 ”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14-21.

[9]荆全忠,邢鹏.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 ,2015,(09):98-100.

[10]趙方.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多媒体互动教学新空间J ].河南科技,2015,(04):28-30.

[11]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01),2016(12).

[12]王绘捐.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

[13]王建军.“互联网+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34).

作者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