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学派的经济思想史以及现代启示
2020-08-06童琳
童琳
摘要:奥地利学派发展至今,无论是早期的门格尔,庞巴维克和维塞尔,还是后面新发展出来的一系列人物,他们都是勇于突破主流经济学的固有模式,尝试找出独特范式和新的理论框架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学者。而奥地利学派中自由主义和创新思想也给我们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重要转型带来了新的启发。
关键词:奥地利学派 经济思想史 现代启示
1871年,当时还是一名公务人员的门格尔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同年杰文斯发表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加上三年后瓦尔拉斯发表的《纯政治经济学要义》,这三本书被视为开启了边际主义革命,对当时盛行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价值和价格方面,更是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解释。自此开始,一个新的流派——奥地利学派开始崭露头角。
一、奥地利学派发展的起源
奥地利学派自门格尔开始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该学派提出与当时盛行的经济学理论背道而驰的观点,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相当“离经叛道”的学派。然而我从中却感受到了来自学者们内心的那份坚定与执着,还有对真理无穷的追求。
门格尔发表了《国民经济学原理》之后,受到了来自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热烈追捧,他们虽然不是门格尔的学生,但是却格外支持门格尔的观点,庞巴维克和维塞尔大力将门格尔的理论进行阐述和传播,并且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在门格尔理论的基础上,庞巴维克进一步提出了“迂回生产”的观点,他认为生产的过程越是迂回经历许多的步骤,生产的效率就越高,甚至有些消费品必须经过“迂回的”生产过程才能得到。这里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渔夫想要抓鱼,他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第一种就是赤手空拳凭借一己之力去海里抓鱼,另外一种则是通过购买渔船渔网等工具去抓鱼,对比看来很容易可以得出第二种方式更加“迂回”,生产效率也明显高得多。另一位追随者维塞尔则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了生产分配的问题,并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成本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用偏好而放弃的预期效用。这些概念现在来看早已深入人心,被大众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当时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些都是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然而经历了时间的洗涤,我们会看到真理永远会闪闪发光。
在这三位大师的携手合作之下,奥地利学派在维也纳大学得以扎根稳定,并且迎来了第四位非常重要的大师——米塞斯。
二、奥地利学派发展的中流砥柱
米塞斯出生于1881年,师从庞巴维克,也是奥地利学派第三代的领军人物。米塞斯是一位思想十分超前见地卓越的大师,却没有遇上一个赏识他的好时代。他从门格尔的边际效用理论出发,借此解释了利息的来源,他指出人们总是偏好于即时满足而不是延迟满足,而利息的本质是因为人们将资本的使用权延迟而获得的补偿。这样的想法与当时普遍认为利息是一种剥削与罪恶的观点大相径庭,也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思考资本的时间价值。米塞斯在晚年写出了经典的综合性著作《人的行为》,并在其中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去解释人的一切行为。这与门格尔的思想一脉相承,门格尔曾指出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人的欲望,一切始于人终于人。
米塞斯一生中提出了大量有启发性的思想深刻的观点,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却终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学术方面的认可。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盛行,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只认凯恩斯和经验实证的方法,虽然在此期间米塞斯曾批评凯恩斯的分析方法,但很少有人真正接受这些问题的本质。因此米塞斯提出的观点与当时流行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完全不被人们所接受,然而经过时间的验证,随着西方经济新一轮滞胀的出现,凯恩斯的干预政策受到了怀疑,再加上后来苏联的解体,学术界才逐渐重新意识到奥地利学派的正确性,他们才终于把眼光再次转向了奥地利学派。
庞巴维克还有另外一名非常重要的学生——熊彼特,熊彼特早期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期间也深深受到了奥地利学派的影响,但后期在美国发展的时候,他却与这个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渐行渐远。熊彼特在进行研究时没有忘掉奥地利学派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即强调人的异质性以及人的主观决定作用。
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才是经济变迁的内生因素,他提出“创造性破坏”的概念——创新就是不断从内部破坏旧的经济结构并进化出一种新的经济结构取而代之。每当发生了创新,无论是生产技术方面的还是人员管理方面的,都预示着经济的均衡状态会被打破,进而产生出更高的生产效率,这样就会给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带来超额利润,随后大量的追随者就会模仿,直至市场不再产生超额利润达到新的均衡,等待下一次的创新。整个市场上如果拥有大量追逐超额利润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这个市场将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在对于美国大萧条的解释之中,罗斯巴德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而独特的视角,他尝试将奥地利学派与古典自由主义和个人无政府主义结合起来,他提出经济会出现虚假的繁荣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银行对于信贷无限制的扩张,这使得经济会出现疯狂的繁荣,但一旦到了无法控制的时候,整个货币体系甚至于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都会随之化为灰烬。而在这种极端的情况出现之前,“萧条”这样的危机恰恰说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觉察到了这种风险,而尝试做出调整和改变,试图对之前的错误做出弥补,事实上,这种“危机”正是可以重新确立有效的市场体系的过程,而唯有经历这样一个“恢复的过程”,才有机会使得在扭曲的繁荣景象之后,一切恢复正常。
三、奥地利学派发展的重要转折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西方国家一改之前经济复苏的美好景象,再一次面临新一轮的经济萧条的局面,此时对于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大家开始心生怀疑。于是,经济学界终于有一些眼光重新投向了凯恩斯主义,特别是在1974年哈耶克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一大批年轻学者再次发现了奥地利学派核心思想的闪光之处,一系列的经典作品也得以被译成各国文字广为流传。尤其是在1990年以后,东欧国家竞相放弃社会主义,而中国,又正式面临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与奥地利学派的很多经典理论相当契合,因此陆续迎来了对自由开放市场以及奥地利学派研究的一个高峰时期。
哈耶克作为米塞斯思想最出色的继承者,他将门格尔的资本理论和米塞斯的货币与信用理论相结合,发展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周期理论,哈耶克提出,无论的资金是来自消费者自愿的储蓄,还是来自于银行对于信贷的扩张,这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都只会造成虚假的繁荣,只有生产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
四、奥地利学派带来的现代启示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重要的转型期,而奥地利学派中很多关于技术革命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都契合了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而奥地利学派中最为经济的经济周期理论也为当下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现在所大力提倡的“创新,创业”这些理念我们也可以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找到根源。
综上所述可得知,鼓励科技,发展创新,这些经济思想史的闪光点将是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下一輪周期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黄雄.《美国金融危机的政府因素——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视角》.《财经科学》.2009年第1期.
[2]〔美〕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谢华育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3]李文广.《经济学、哲学的视角:政策失效——米塞斯政策思想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3期.
[4]任重道.《论米塞斯的经济学方法论》.《北方经济》.2007年第8期.
作者单位:广州商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