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同治理

2020-08-06罗春霞

时代金融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协同治理纪检监察

罗春霞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两者的契合性进行阐述,从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目标一致、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客体交叉、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职能相同三个方面,对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同治理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治理

通过实现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的协同治理,对两者在审计过程中协调治理效果深入探究,不但可以拓展审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协助配合,将传统审计中整体壁垒问题全面处理,实现审计资源共享,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一、事業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关系分析

(一)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目标一致

事业单位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通过重点重视被审计部门的财务及非财务数据、内部控制管理状况、具体经济活动等找出可能出现的重大违规违法行为,维护资金安全。纪检部门作为监督管理的主要负责部门,其工作职责在于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组织各部门一同参与到审计工作中。而监察部门的职责在于对监察对象执法、财务运作情况进行监察检查,从而维护行政权益,维护资产安全。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在治理目标上具有统一性,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通过协同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果,增强审计力度。

(二)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客体交叉

事业单位审计部门作为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监管的部门,纪律检查主体在于各组织及所有工作人员,在当前我国实行的体系中,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在客体上展现出交叉状态,这给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条件。针对交叉客体,通过建设协同治理机制,便于及时识别违规操作行为,提升审计效果。

(三)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职能相同

事业单位审计部门作为重要的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工作重点在于对审计客体的财政收支、银行及重大投资项目等审计监管,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我国,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相互配套,监察机关依法执行监察职责,开展审计与相关处罚工作。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职能具体展现在监督职责上,通过整合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信息资源,为审计提供高质量的参考信息,提高审计效果。

二、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同审计建议

(一)强化协同治理意识

协同治理作为一个比较繁琐且系统性的工作,作为协同审计中的重要部分,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协同治理意识,给予协同治理工作高度重视。首先,在落实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工作过程中,严格根据审计要求进行综合治理,完善相应的监察治理体系,做好监督管理职能,给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活动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即便监督管理中存在发挥各个职能的监督主体,但是每个主体都会面临繁重的工作和各种矛盾,当前比较注重单一监督的主体已经无法满足治理多元化发展需求,需要相关部门做好治理创新工作,提升监督治理效率。最后,通过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能够实现资源传递和共享,让有限资源得到科学分配,减少风险,保证监督治理质量。

(二)合理选择协同治理方式

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类型比较多样,需要根据协同关系将其划分成长期协同治理及短期协同治理两部分。根据协同主体在协同治理中的意义和作用,将其划分成主导协同治理和参与协同治理。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应该结合自身在协同治理中起到的作用和协同治理要求,选择最佳的协同治理方式,发挥监督治理效果。首先,在主导长期协同治理中,该方式是由某一个特定主体主导,其他主体参与,把机制当作导向的长期协同治理方式。在该模式中,主导一方作为协同治理的主体,负责组织及人员安排工作,协同活动均由主导方负责,注重各主体职责的分配和协调,制定精细的协同治理流程,保证协同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主导短期协同模式。该模式是由某一特定主体主导,其他主体参与,把任务当作导向的短期协同治理活动,该模式更多的是基于某一短期临时性审计项目要求,无需设定固定机制,只是通过制定临时性的协同治理机制,来实现监督管理。在主导方针对某一特定事项调查过程中,在职能权限受到限制或者调查成本投放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会采取该方式。

(三)组织结构的协同

要想保证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从上层协调、组织机构、人员分配及职能设定等方面入手,科学构建协同治理机制,将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价值充分发挥,提升监督管理水平。首先,在上层协调上,组建专业的协同小组,协同小组由各单位纪律检查委员会牵头,由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组成,协同小组的职责在于定期开展协同治理会议,交流协同治理工作成果,协调分配各项事宜。其次,在组织机构上,应在各个地区成立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机构,在单位层级上,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由双方讨论召开,探究各项工作事宜。在单位机构中,可以成立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办公室,整合各项资源,减少协同治理成本,提升监督效果。再次,在人员分配上,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机制的落实需要在专业人员配合下进行。最后,在职能设定上,科学设定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职能,实现监督资源的科学分配。通过上述探究得知,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作为监督管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两者在职能上大致相同,通过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能够提高监督管理效果。

(四)审计工作的协同

站在协同治理角度来说,协同治理要素整合主要是通过综合及互动等方式进行协同要素的重新构建,让各个协同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发挥其协同作用。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即便在服务主体上存在差异,但是两者之间有着较强的契合度,通过采用各种协同方式,科学构建事业单位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体系,让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协同治理效果。首先,合理设定协同目标。纪检监察相关部门与事业单位审计部门需要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履行自身职责,在进行协同治理以后,实现两者之间协同合作,实现资金安全管理,在相互配合和协作下,形式合理。其次,加强过程管理。事业单位审计部门在落实审计工作时,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给予充分配合,通过商请相关部门提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在检查相关案件过程中,需要得到审计部门的支持,审计部门应该给予积极配合。此外,加强案件线索管理。审计部门在进行事业单位审计过程中,需要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监管,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被审计部门或者人员存在违规乱纪行为,需要把案件线索第一时间交由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在核查案件时,如果发现相关部门及人员出现违规现象,需要把案件线索交由审计部门,让审计部门可以及时做好防范和处理工作。最后,实现协同监督管理。审计部门需要根据审计结果,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合理建议;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纪检情况,认定为审计处理的,可以向审计部门提出建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总结出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之间关系,明确事业单位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审计的价值,提出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审计对策,从而强化监督管理职能,从根源上规避各种不良问题,有效保证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文.纪检监察有效履行监督责任的思路与启示[J].智库时代,2020(02):245-246.

[2]郑建炯,黄元珊.政府审计、财政风险控制与政府治理水平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9,35(24):145-148.

[3]杨平波,唐赛.协同治理视角下审计案件线索移送机制的优化[J].财会月刊,2019(13):128-133.

作者单位:孝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猜你喜欢

协同治理纪检监察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医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探讨
纪检监察
协同治理视域下政社合作机制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