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商贸企业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探究

2020-08-06孙云云

时代金融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预算管理

孙云云

摘要:近几年来,企业运营发展趋势均以业财融合为主。财务不单单是财务数据核算,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企业运营活动的综合分析,融合经济活动决策,转变原始管理模式,引导企业长效发展。基于业财融合模式下,不但需要财务发挥监管职责,同时还要和各部门充分交流,实现相互交流和连通,减少财务风险。本文就结合贸易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意义,重点探究商贸企业业财融合模式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问题,提出商贸企业业财融合模式下预算管理的推进对策。

关键词:商贸企业  业财融合  预算管理

在当前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在开展运营管理工作时,对财务依赖性比较大。换句话说,企业各项运营活动的实施都需要在财务的配合下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财务和企业业务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要求财务人员在全面提高自身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情况下,努力学习更多财务知识,促进财务和业务的结合,参与到企业经济分析活动中,给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引导企业长效发展。

一、贸易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意义

贸易企业作为我国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一系列贸易活动的企业,担负各个领域产品流通的职责。贸易企业运营发展,促进了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从贸易企业自身角度来说,具备布局分散、配套全面等特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剩余价值的形成既不产生于流通领域,也离不开流通领域,换句话说,剩余价值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脱离流通领域,则不能展现出产品剩余价值[1]。由此可见,贸易企业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自身具备一定技术性,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由于贸易企业进入标准比较低,导致贸易企业数量增多,加剧企业之间竞争。为了能够让贸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需要提供精准财务信息,在财务信息的作用下,对企业当前运营情况和竞争对手发展状况综合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给企业发展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在企业决策制定过程中,需要从财务、业务两方面入手,通过业财融合,将财务视角延伸到业务中,全面执行,实现企业资源分配,在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从而促进贸易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商贸企业业财融合模式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导致各个行业在运营发展中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这给企业运营发展提出了考验。鉴于这种状况,大部分贸易企业依旧采取传统经济管理模式,没有对当前市场竞争情况深入分析,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没有给予预算管理工作高度注重,更没有对企业现有资源高效分配,导致资源应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加剧企业运营成本投放。部分贸易企业需要面临财务压力,给企业运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对于采取传统管理模式的贸易企业而言,应从业财融合角度入手,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这对企业今后运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管理体系缺失

即便部分贸易企业已经意识到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并且也结合业财融合要求制订了相关的管理体系,但是从预算管理角度来说,对应管理体系缺失,不具备完善性。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在于,大部分贸易企业即便建立了基于业财融合模式下的预算管理机制,但是没有将其落实到位,使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2]。例如,对绩效评估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获取理想的效果,没有具体分析产生理想绩效的因素。此外,部分企业体系建设没有迎合时代发展,诸多贸易依旧选用传统管理体系,导致最终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三)预算内容不全

针对贸易企业而言,时常会开展各种贸易往来活动,频繁的贸易往来将会使得一些预算管理内容无法实现细化处理,从而引发各种预算管理问题。例如,部分贸易企业没有设定规范的业务管理模式。在实际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因为缺少细化的预算管理内容,导致无法对企业业务进行预算编制,不能促进企业现有资源的充分整合,也就不能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从而制约贸易企业更好发展。

三、商贸企业业财融合模式下预算管理的推进对策

(一)强化竞争管理意识

为了引导贸易企业更好的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从业财融合角度入手,对现有的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引导预算管理目标顺利实现。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贸易企業应转变所有职工思想理念,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并给予预算管理工作高度重视,采取现代化预算管理模式,防止预算目标设定缺少合理性[3]。所以,贸易企业在现有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应用专业考核机制,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采取激励等方式引导企业职工思想理念转变,强化职工竞争管理意识,保证系统项目顺利进行,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管理。通过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形成统一的管理根据,让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实现统筹规划和安排,让企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提升资源应用效益,在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的同时,促进贸易企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科学构建预算管理体系,不但可以有效提升业财融合背景下预算管理水平,同时对推动贸易企业长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贸易企业而言,要想保证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性,需要强化企业所有职工预算管理意识,并明白业财融合背景下预算管理的应用价值,在企业内部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各部门参与配合度,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贸易企业应加强体系建设,对预算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和监管,提升预算执行力度,让预算管理目标尽快实现,完成预算执行考核。贸易企业需要把预算管理目标和个人绩效充分结合,通过协调管理,对预算管理情况进行追踪监管,完成贸易企业业财融合下预算管理目标,提高贸易企业预算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贸易企业还要制定资源配合方案,做好预算集中管理工作,促进企业资源传递共享。尤其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强化预算审批手续,严格对各个部门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动态监管。贸易企业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建设信息共享系统,把现代化技术引入其中,提高预算执行效力,在统一信息平台的作用下,对预算管理方案进行改革优化,提升预算管理刚性,实现贸易企业持续发展。

(三)细化预算管理内容

基于业财融合背景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对预算管理内容细化及过程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应结合贸易企业业务类型和特点,分别进行各项预算,如成本预算、管理预算、财务预算等,让预算管理细化到各个项目及费用上。贸易企业应协调业务部门合作,结合企业资源规划目标,统计预算管理指标,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由各部门严格落实。基于预算管理执行过程,让财务管理和业务活动充分融合,保证企业业财融合目标顺利实现。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对预算上报材料进行审核,防止各种舞弊现象出现,降低给贸易企业运营发展造成的影响,从而实现贸易企业的长效发展[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贸易企业通过开展业财融合工作,才能实现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在动态管理体系作用下,实现业务关联,从而优化贸易企业预算管理模式,提升贸易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在实现贸易企业现有资源科学分配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应用效率,给贸易企业创造理想效益,从而促进贸易企业健康发展。从业财融合角度来说,其不但给贸易企业运营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利益,同时也给贸易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万琼华.商贸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171+173.

[2]季晓慧.管理会计在商贸企业的实践应用[J].中国商论,2019(06):162-163.

[3]李婷.浅析商贸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151-152.

[4]何琳.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财会学习,2019(09):84+86.

作者单位:浙江融易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预算管理
大数据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工业4.0下的业务与财务融合模式探索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