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2020-08-06马巧霞
马巧霞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高,对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在实践中必须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构建和落实,同时还要保证成本管理工作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到实处,对财务监督体系进行合理的构建和完善,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工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1.145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过去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此时,就必须要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对于企业而言,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财务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利位置。企业是国民经济在增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同时还要尽可能适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背景下提出的个性化要求,这样才能够实现稳定发展。
1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 成本管理工作无法实现有效落实
由于当前正处于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同时,还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满足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个性化要求。但是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现状并不是很理想,首先,有关成分分析方面就存在着严重的缺失问题。部分企业在有关成本分析方面,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薄弱点、空白点等。现有的成本分析方法过于简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仅达不到理想化的影响效果,而且分析结果也无法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成本分析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无法实现与成本管理实际需求的有效结合。[1]其次,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所选择和利用的方法缺乏完善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当前新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影响下,现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在开展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普遍比较多。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对于企业而言,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现有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完善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不仅可以保证整个运营过程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成本在归集、分摊时具有有效性,而且还可以保证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成本管理核算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与企业自身的成本归集、分摊等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除此之外,在对成本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时,发现成本分析结果的整体应用并不是很理想。[2]通常情况下,在成本分析之后,分析结果无法实现合理利用,这样在无形当中也会导致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1.2 缺乏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普遍比较高。在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在实践中有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所以很多财务管理工作无法真正有效的落到实处,财务管理过于形式化,根本无法发挥出实质性的意义和作用。部分资产管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仍然被看作是财务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这种形势下,就会导致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久而久之,就会直接导致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影响。[3]与此同时,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手工预算、核算等仍然可以被看作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手段和措施。财务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自身的范围只是单纯被局限在预算、核算等不同方面,这样就会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在制定和具体应用过程中,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个性化要求。
2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构建和落实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位置,提高其综合实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要积极响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背景下提出的个性化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保证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可以实现有效提升。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实践中,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同时还要保证员工自身的责任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到实处,对员工的个人行为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约束。首先,企业必须要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对集中核算的构建和落实,同时还要保证制定和落实财务岗位职责分离机制,保证该机制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到实处,体现在各个环节当中。通过该制度在实践中有效落实,可以促使财务管理现有的一些弊端、漏洞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其次,要对相对应的责任人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对应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分析。[4]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都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中的要求来进行。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和落实,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其内部的审计工作可以真正有效的落到实处,同时还可以实现规范化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收支的合理利用,而且还可以促使其自身的风险财务防范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2 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成本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在实践中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对成本分析的重视度。企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成本分析方法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结构分析法的应用,这样可以对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企业自身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要求,对服务项目成本等相关内容的明细进行更加细化的处理,这样才能够将企业自身的成本情况进行真实有效的反馈。[5]除此之外,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力度,该方法在提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归集、分摊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在实践中,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成本管理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实效性,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其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还要与成本分析进行结合,这样可以对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缺陷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分析,这样才能够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進行有效处理。
2.3 财务监督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同时还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但是企业在日常运作和管理过程中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在无形当中就会滋生非常多的财务风险问题。所以,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对现有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同时还要保证该体系的有效落实,这样才能够实现对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
3 结论
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对当代企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同时还要保证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还可以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杜丹丹.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9(23):17-18.
[2]杨洁娟.提升企业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水平研究[J].北方经贸,2018(7):71-72.
[3]张华迪.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控工作质量的提升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3):110-111.
[4]韩晶.浅析如何利用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J].纳税,2017(27):41.
[5]黄文.刍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J].科技与创新,2016(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