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不会消失
2020-08-06吕子夷
[摘 要]在各国金融体系的历史发展中,商业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以商业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近几十年来,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兴起、资本市场的发展及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壮大,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挑战,其中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动摇了。然而银行有其独特地位,其会适应环境继续存在。
[关键词]商业银行;基金;金融体系;理财产品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1.010
1 引言
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基础,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竞争者的搅局,有人预言商业银行在 21 世纪将面临消失的危险。在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商业银行在逐步衰退。那么,商业银行是否真的会消失呢?
2 三大业务与商业银行存在的必然性
2.1 基金与存款业务
货币基金、各类理财产品包括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产品的发展对存款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却绝不可能将其取代。
首先,我国基金在设立时需要选择托管银行,经过调查和审核后在该银行开户,并且将受到银行的监督。因此,尽管据调查表明,机构和个人投资基金的资金 50%以上来源银行存款,但是在投资者使用银行存款购买基金时,只是使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只是将储蓄存款转化成了基金公司在同一银行或其他银行的机构存款。在基金公司未投资之前,存款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其次,当基金公司开始投资,存款数量减少,但是由于需要应付投资者日常的基金份额赎回和其他一些费用支付的要求,其账户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金额,再加上基金成立后,投资者依然可以不断申请购买,那么沉淀在托管银行的资金也是银行存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最后,以近两年我国横空出世并迅猛发展的“余额宝”为例,其随时存取又有收益的功能和存款十分类似,但其本质依然是基金,不是存款,余额宝的收益也不是“利息”,而是用户购买货币基金的收益,最终依然是要依托于托管银行存在。
因此,货币基金、各类理财产品及余额宝等的发展毫无疑问挤压了商业银行存款的份额,但两者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后者是前者的保障,或者说前者借用了银行的信用,如果没有银行的信用基础,所有的钱最终不能回归到银行,那么前者在资产端的竞争力就大大削弱了。如图1所示。
图1 历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折线
2.2 证券与贷款业务
第一,虽然发行股票有着一次筹资金额大、所筹资金具有永久性、无还本压力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大型企业,但是企业上市所需要具备的严苛条件把许多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信用情况和资质比较好,尤其需要长期资金的企业来说,银行贷款资金稳定、有一定利率优惠,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第二,相比于股票,债券发行成本和要求较低,但其财务风险较高,按期偿还本息,不景气时会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当一个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时候,其债券投资者大都是抛售以尽快逃离困境,这会使财务危机雪上加霜。此时,银行的优势就体现在,借款企业出现问题时,银行往往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的决策,干预企业的行为,甚至接管企业,更换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是在发现问题还不是很严重时就适时提醒。第三,就算在极端情况下,所有企业都通过证券实现了融资,但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他们的资金需求如何解决?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在欧美市场取得极大成功,也正在我国迅速发展的 P2P 网贷,这是一种能够避开银行,完成借贷双方之间的特定利率下的任何数额的借贷行为,其便捷自助的操作模式、低廉的费率、双赢的利率和差异化的定价机制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但是,一旦避开银行,失去了其信用系统的监管,安全性如何得到保障?据数据统计1,截至 2016 年 4 月 30 日,全国 P2P 问题平台共有 2072 家,占平台总数比例已高达 46.4%。e 租宝、泛亚、中晋等事件的不断曝出,使得 P2P 行业遭遇信任危机。P2P 的信用问题一天不解决,个人贷款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信用体系相对最完善的银行贷款。
因此,虽然直接融资给商业银行存贷款带来冲击,但短时期内我国融资结构仍将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而在直接融资逐渐发展完善的未来,这两者也应该是为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者提供服务,形成非相互替代,而是黄达先生所说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2.3 电子支付平台与汇兑结算业务
首先,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如果所有消费者的支付活动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但是由支付平台汇集的资金最后还是要存入其在银行的账户中,他们并没有自己的资金清算体系,还是要通过银行的清算体系来完成最终的结算。可以说,结算体系是资产端最重要的部分,掌握这一部分,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的功能就不会消失,其汇兑结算业务也不会被取代。
如果再大胆假设,第三方支付平台建立了自己的结算系统,一般商家沉淀在第三方企业账户中的在途资金的时间只会滞留两天至数周不等,就算时间很长, 金额也不会很大。因为如果这部分在途资金不断加大,会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信用风险指数加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网上交易双方提供担保,那么谁来为第三方提供担保?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有大量资金沉淀,如果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还有可能引发支付风险。
因此,在现有法律和体制下,基于商業银行在信用体系和清算体系上的优越性,其作为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的地位被第三方支付平台取代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3 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
3.1 中间业务的拓展
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银行业的变革,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传统的存贷业务利润空间逐步减小,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规避风险的首要选择。
面对利润空间被挤压和资产端份额被抢占的情况,银行也绝不可能袖手旁观,2013 年来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理财产品,加大营销策略,进行资产端的竞争。
尽管在利率方面银行类并不比互联网类更具优势,但是银行的信用系统的优势还是使得不少投资者更加放心,在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共同考量下具有其独特的竞争力。有业内人士表示,除非互联网系产品比银行系高出 3 到 4 个点,否则处于资金安全的考虑,一般投资者还是会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更为稳妥。
除了大量理财产品的推出,商业银行在投行、资产托管、新型咨询顾问等中间业务也持续创新,同时正在积极推进表内业务表外化、轻资产业务等等的大力发展。如表1所示。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中间业务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见,与其说新兴金融市场或者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导致了商业银行濒临消失,不如说是推动了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3.2 商业银行监督职能的运用
随着越来越多新兴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和金融活动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代理监督职能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如基金托管业务,为了投资者资金安全, 证券交易所不允许存放股民资金,必须交由银行托管,受银行监督。再如委托贷款业务,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转入委托银行一般委存账户,委托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信息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商业银行所特有的代理监督优势能够降低这类贷款的风险性,已经在融资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
不论是各类基金理财、新兴的融资方式,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完全脱离了银行的监管,那么其信用程度一定会大打折扣。银行以特有的监督优势,在当下的金融市场中找到并发展新的重要作用也是其存在必然性的最好证明。
3.3 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的兴起
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如火如荼的时候,近几年来,各大银行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甚至还有手机银行业务等。虽然现在很多功能还都不尽如人意,但网上转账、费用支付等方面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传统的商业银行确实在顺着信息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尝试、更新发展。
在电子支付领域,尽管“支付宝”现在还占据重要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否认, 第三方支付也可以说是,在为商业银行推出更完善的网上电子支付业务扮演了开疆扩土的角色,使银行网上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出更容易一些,也更能被消费者接受和适应。2015 年,中国银联联合 20 余家商业银行共同发布了“云闪付”,该业务推出至今仅三个月,已在超过 3000 家商户门店试点应用。
作为传统支付方式的代表,银联凭借庞大的支付清算网络和几乎囊括国内所有银行的会员资源,银联推出“云闪付”,其在移动支付市场“守土开疆”的决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省去第三方支付系统的银行移动支付业务正在电子支付领域形成有力竞争。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崛起,商业银行三大传统业务虽然受到有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凭借银行核心的信用基础和独特的功能优势,这些业务都有存在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商业银行正带着一以贯之的创新精神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各项业务和支付方式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因此,改革和发展后的商业银行,将以全新的面貌和全面的功能继续存在。
参考文献:
[1]熊瑶.我国商业銀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发展战略[J].中国市场,2015(47):34-35.
[作者简介]吕子夷(1996—),浙江大学,金融学,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金融学+英语本科(双学位),伦敦帝国理工商学院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双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