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吉登斯的社会自治思想

2020-08-06张洁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体性

张洁

摘要:吉登斯社会自治思想基于现代性反思和结构化二重性理论,一方面揭示出权力与结构再分配的过程,权力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根源;另一方面指明主体力量的激发对于社会自治建设的推动作用,主体性是关键。在社会治理场域中,结构二重性象征着对权力的反馈和二次作用。

关键词:吉登斯;社会自治;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057-02

一、引言

吉登斯的社会自治思想,其本质是对社会哲学中注重方法论领域研究的问题质疑,提倡重归于事物的主体意义。在吉登斯看来,随着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发展,在社会哲学的问题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这种转向可能激发争论和矛盾,以致执迷于相对主义、实证主义和伪证主义。事实上,他的社会哲学研究始终致力于主体性的关怀。吉登斯认为,对事物主体性的忽略,会导致社会哲学脱离实践领域,使得社会哲学成为了无根之木。社会哲学的研究首先应该关注重新构造主体人的存在与行为,以及社会再生产等概念,社會自治作为其社会哲学思想中的硕果之一,体现了他关于主体性的社会哲学研究思路。

二、社会自治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二重性

现代化和文明水平的较高发展,引起了两方面变化:一方面是社会结构的变革,国家职能作为社会结构底片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国家不再只是权力持有者,而成为了协调社会矛盾、分配社会资源的工具;另一方面是人主体能动性的提高,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主体需求和能动性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主体的诉求呈现一种主动性、多元化的趋向。马克思不断强调社会中权力的阶级属性,认为权力是由统治阶级掌握并对无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关键,而它原应是属于人类社会本身的。吉登斯在马克思的观点上进一步指出,作为社会哲学本体论研究方面的重要概念,结构二重性为社会自治思想的演变指明了方向。

结构二重性是制度框架下的理论抽象表达。制度以强制性规约个体行为,不论在任何时代,制度总是由社会权力持有者规定而后用于社会成员之中的,所以,制度背后更多意味着权力持有者的利益。历史演进的过程,往往是社会生活的组织形态发生变更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认识到,不同的社会形态是与其组织社会生活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的选择性,也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对社会形态的选择性①。吉登斯意识到这一点,他的社会自治思想从主体和客体并重的二元论(du-alism)出发,归结于结构二重性理论。他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并非简单地调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他以解读权力问题为核心,透过结构二重性理论,阐述自主自觉的结构认同以及文化认同能够实现社会自治的理论设定。

吉登斯在他的社会哲学理论中多次强调,权力应当作为一切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因而社会自治问题的研究起点是权力问题的重新定义。权力,作为一种身份性的存在,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社会结构的划分者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者,它在社会理论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社会的有序运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社会自治问题的讨论,本质上就是对于权力由谁掌握、为谁所用问题的讨论。

权力持有者决定了社会结构的划分,并进一步影响着社会秩序。与此同时,所有的权力关系,都是自主与依赖的关系,这意味着权力是相互性的:无论所涉及的资源分配多么不对称,所有权力关系都表明“双向性的”自主与依赖关系。

也就是说,社会中的个体力量在社会结构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权力作为一切社会问题的核心,通过对权力的合理配置,注重个体力量的组织与建构,是从权力有序化走向社会有序化,进而通往社会自治的可靠之路。社会自治就是社会高度有序化的自我组织状态,社会治理走向社会自治的过程,就是权力再调配的过程。

结构二重性的交互过程超越社会治理固有局限性,释放出“不在场”主体自治可得性。结构二重性超越了西方传统的以维特根斯坦、福柯等人的结构主义桎梏。在传统的结构主义视域下,“结构”似乎是“外在于”人的行动。@结构总是以一种外化固定的姿态,规定社会成员的行为。社会治理总是在结构中自上而下单向而闭塞地进行,但在吉登斯看来,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而是一种“主体不在场”的特质体现,但“主体不在场”并不意味着主体不参与。主体通过记忆痕迹将主体意愿化为内在的活动而影响结构的变革。

因此,社会自治的实现其核心是结构二重性的实现,一方面是结构的客体实践,即结构二重性通过循环反复相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内在互动,通过记忆痕迹而相互协调,具备了超越时空限制的能力。在结构二重性理论中,个体的人在受到结构制约的同时,也在现实地影响着结构的形成与流变。结构仅是作为具有特定意图和利益的情境化行动者的再生产行为而存在的。⑤

换言之,结构既是具有辐射意义的目的性存在,又是具有指向意义的对象性存在。因此,社会自治的本源力量必定来源于结构与主体相交互,一方面社会自治托生于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中;另一方面社会自治又是主体人所抽象而来理想形式的社会结构。在吉登斯看来,身处社会实践中的主体,通过一定社会结构中的交互,形成对外部世界一定模式的认知,这种认知必定会影响社会结构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是过程性的改革而非颠覆式的革命,这种过程性的改革,是通过一种内在的形式影响客体世界的结构,是一种内化的思维方式,通过类似于文化认同等形式发挥作用。在不同的内化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摩擦、调和中,形成共同的内在有序化雏形,即共同体意识,再由共同体意识走向有序的外在社会秩序,并最终实现社会自治的愿景。

三、社会自治的关键是主体力量的激发

在吉登斯看来,外在结构的改变,有待于主体能量的发散。社会自治的关键在于主观的个性化诉求对客观的结构限制的自主自觉的适应与接受,拒斥传统的强制性的指导原则,摒弃主体中心主,义的泛滥。因此,自主自觉就成为社会自治的重要标志,而生成主体自觉的方法在于文化认同。

首先,主体能动性的释放,一方面遵循客观的结构规律,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全新的社会秩序建构因子。

社会秩序与人的主体行为不是历时态的而是共时态的,换言之,社群中每一个主体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此时此刻社会整体秩序的一部分,而主体之所以要做这件事情,是因为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传统秩序结构使然。在吉登斯看来,主体行为和诉求同社会秩序与结果之间是同时发生的存在,其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

其次,主体能动性的特质使得个体行为本身同样受到当前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社会有序化运作的硬性保障。人是社会性的个体,人组成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⑥这意味着,处于社会中的人,要无时无刻遵从自己所在环境的规则,也永远无法摆脱自己所处的社会规则的束缚。这种规则包括显性的,如制度、条令、法律法规与隐性的,如道德共识、文化认同等。按照吉登斯的理论,只有在遵从环境规则后,个体才能获取一种本体安全感,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进而与外部发生互动。这种互动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而社会只有在良性运作集合体的基础上,才能自然迈入一种有序的自治形态之中,这也是人类追寻的终点。

再次,社会自治是永恒的进行时,而非完成时。

它代表着自主自觉的有序社会,不管人类社会将以哪種形态呈现,不论其规则演变成何种工具,它总是指向一种秩序化的社会状态。长期以来,人类总是在试图找寻一种合理有效的社会规范,在这种社会规范中,个体各司其职,社会井然有序。然而,合理有效背后的强制力社会规范,一方面保证了社会秩序的恭顺良序,另一方面又限制了个性化诉求的满足,客观上为强者的统治和暴力保驾护航。因此,实现真正的社会自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指向的是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只有在主体力量激发之后,才能获得更加持久、内在的自治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奠定了其社会自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在权力得到合理分配的条件下,作为自治主体的人能够发挥更多的能动性,以形成与作为客体的社会权力之间的制衡。同时,这意味着人们将有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方式设计自身的组织归属,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探索人类未来的共同体模式。

当然,作为自治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强烈自觉意识的主体力量,是社会自治能否不断演化、改进以至于彻底变为社会整体秩序的关键所在,是自治结构的要素双方形成动态平衡的核心环节。在此视阈下,人们就具备了关于社会自治的宏观把握和大致要求,进而为探索社会自治的具体实现路径提供了可能性。

注释:

①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2.

②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11-212.

③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④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⑤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主体性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劳动公有制是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