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设备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6周政阳
周政阳
摘要:金融学是十分传统的学科,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与沉积,金融学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系统。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形式、教学方式的更新升级,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的社会要求。在面对繁复、杂乱的信息流,无法估计的社会事件以及时刻存在的社会变革时,移动智能设备的出现给了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一个良好的契机和方向。本文针对金融学,从现代移动智能设备开启的新型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移动互联 智能设备 金融学 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模式,已紧跟着时代的脚步,进入了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时期。多媒体设备取代老式的黑板、白板,来完成更加生动、深刻的教学任务已成为过去,网络互联,信息内容成指数的暴增,大数据的创立,为现代新型的教育模式创造了发展的先机。并随着移动端设备的智能化、大流量、大数据化,远程教育、微课教育、多元化实践教育已然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融学虽然是现代经济产物,但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金融系统以及金融学教学形式,但随着计算机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的不断更迭,金融学的教育创新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应用现代先进的移动智能设备,打开金融教学的全新端口,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本文将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对现代金融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创新发展以及深远意义展开详细的讨论。
一、移动智能终端的优越性能
(一)移动性与便捷性
移动性与便捷性是移动智能终端最为突出的优势性能。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移动性意味着实时性,实时性意味着对于事件处理的高效率,在生活、工作中具有着重要意义。例如,移动终端的产生缩短了交流的距离,即使跨越两地,依旧可以利用智能终端进行实时交流,在家庭谈话、公司会议以及教育教学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移动智能终端的产生,也大大缩减了应用在交通上的时间,很多需要见面的情况,在移动这能终端的帮助下,可以完成远程操作,这对于工作、生产、生活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创造性技术。
最为重要的是,移动智能设备并不限制使用者的确定位置,它并不像座机、电话那样,需要实体网络的连接,电子网络的便捷在于无视空间的限制,这将给使用者打开自由活动的大门,空间的限制成为过去,移动性与便捷性兼顾的移动智能设备注定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二)通话性与可视性
通话性能以及可视性能是移动智能终端根本的性能。早期的移动设备并不具有可视性能,但仅仅是可通话的性能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改变。
通话性意味着信息的可传递性,且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大,移动智能终端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三)硬件与软件可靠性
移动终端的诞生与发展,伴随着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发展,硬件与软件是构成移动智能终端的骨骼与灵魂。国内目前针对配套与升级,有着十分成熟的生产结构与研发机构,硬件与软件的可靠性能是影响移动终端的重中之重。
(四)互联性与大数据性
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与5G网络的发展与部署,移动终端将成为能够触及每一个信息角落的触手与双眼。人类将成为联系在一起的个体,互联意味着信息量的逐渐庞大,意味着传输速度、体量的增加,但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基础以及不断发展的趋势,移动互联设备的性能更新甚至以月为单位,这是不可想象的。
(五)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作为目前最为火热的计算机引申学科,已然成为了未来几十年的主流方向。人工智能并不是单纯的给予计算机“人的思考能力”,他對于世界、时间以及空间的影响将是跨时代的。机器人可以通过编写的程序对事物进行判断,甚至完成人所不能,并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人工智能将引领一个科技世界的到来。而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移动智能设备中。
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移动智能设备将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二、金融学教育的发展
金融学的源头是经济学,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银行、信用以及货币等等。相较于其他传统学科,金融学虽然是出现较晚,但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行了一套十分成熟的教学体系。
人们的消费观念、经济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的金融体系中,一些新的元素不断冲击的金融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金融的共通化导致了经济的巨大影响性。同时,传统的金融学教育也必然在时代的车轮里模糊它的印迹,已经成熟的教学体系是否依旧满足不断进步的社会与学习者的求知欲,全新的,或者新增的教学元素将对金融教学乃至金融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教育,在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现状下,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教学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极其迅猛,金融学的教学内容也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变化,如果只执着于对传统金融学的肯定,却不继续对不断产生的新元素进行归纳与吸收,那只会使金融学的学生对与时俱进的金融学知识知之甚少,并最终落后于时代的潮流。当前,传统的金融学教育依然落后于当下时代的脚步,紧跟时代步伐,对金融学教学内容进行整改,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将是重中之重。国内已经有部分高校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和改革,收效显著。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教学思想的创新,进而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提升了社会金融学的满足度与创新度,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是必须有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方式
对于中国当前社会而言,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大多接受的仍然是“被动式”教学,甚至是“填鸭式”教学。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深刻理解金融学知识以及运用更为先进的金融学内容,是一个并不理想的教学方式,这将大大降低教学效率,“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将成为主流。金融学不是文学故事,不需要多次的阅读以及概念的背诵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学生需要的是更为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式”“金融实验”“生活探究”等等,对于本就应用于生活中的金融学,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手段。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已经对金融学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但收效甚显。
当前金融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各位多样,充满了机会与不确定性。能够充满主动性、自觉性的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才是未来社会经济与金融市场进步的保障。
三、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金融教育改革
(一)课程设置优化
在相当社会风险的影响下,移动智能设备已经很大程度帮助完成了极端情况下的教育。事实上,远程教育、移动终端教育已经成为了新型教育形式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不远的将来甚至将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
远程教育、移动终端教育的介入,将改变课程上的设置,对于实践性更高于理论性的金融学,移动式的远程教育将开启新型教育模式,并伴随打开一个崭新的思维模式。
在移动终端的影响下,课程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程将不完全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这对学生是一个新的世界,对于教师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将发生巨大改变,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更是学习方向的引导者。对于移动终端的各方而言,所要求的主要因素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于教学者,移动终端教育要求更好的引导力,更强的交流能力,更高的创新能力以及不断融入、不断发现的观察力;对于学习者,移动终端教育要求更广泛的摄取能力,更强的自制力以及更敏锐的观察力。
虽然,对于教学双方而言,要求更高了,但其带来的益处却也更多。充分利用其移动性、便捷性以及可视性的优势,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金融世界,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金融是社会的精神,而网络是金融的载体。移动端的互动,却能带来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不在纠结于概念与考试,网络实践将是学习的主要途径,课程设置将以此为基础,展开不断优化。
(二)教学与考核方式优化
移动智能终端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对教学方法而言,可充分利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互联性、智能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以及教学经验的相结合,完成金融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
互联性、信息性意味着教师也将成为那个“更有引导性的学徒”,教师更多将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而不是填鸭者,教师需要对知识进行筛选,将知识内容更巧妙的運用于实际当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可以由AI给出建议,但绝不是决定,最终做决策者依旧是经验丰富的人。
对于考核方式,传统的试卷应当逐步被替代。因为新型的教学方式下,试卷型的考核模式将不适用。最终的考核方法同样需要大数据的协同处理,在人为干涉的情况下,完成最为客观与完美的考核。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学教育教学方式,以移动智能设备为载体,进行的改革优化做出了一系列讨论。
网络互联,信息内容成指数的暴增,大数据的创立,是现代新型的教育模式创造的发展的先机。随着移动端设备的智能化、大流量、大数据化,远程教育、微课教育、多元化实践教育已然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作为传统学科,需要在改变中不断前进的金融学应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本身的优化与进步。
教育将与移动互联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教育的进行影响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同样影响了教育的内容与模式,每一个大陆绝不是孤立的,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由移动智能终端作为载体,对金融学的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进一步优化,对国际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能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光.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01):72-78.
[2]世彬,孙雪梅.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0,30(02):152-153.
[3]霍中华.金融人才职业发展教育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0(02):118-120.
[4]王园园.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高职移动终端教学模式的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4):35-37.
[5]林书兵,张学波.从问题到文化:智能终端进课堂的素养审视[J].中国电化教育,2020(04):60-67+86.
[6]Gangbing Song,Peng Zhang,Luyu Li,etal. Seismic control of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霍中华.金融人才职业发展教育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0(02):118-120. using pounding TMD[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2013,139(10):1395-1406P
[7]魏志刚.探究现代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2):244-245.
[8]焦阳.移动学习模式下数字资源平台设计[J].电大理工,2019(04):15-18.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