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要素前后联系 精准定位教学起点

2020-08-06陈伟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静态要素课文

陈伟

语文要素是建构语文教材训练体系的基石。在五年级下全册教材备课中,我发现语文要素在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不同单元、不同课文之间的关联是多样的。

学习与运用——要素的学以致用

语文要素学习与运用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中段与高段的衔接。五年级下古典名著单元四篇课文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四年级学的批注方法,促进学生深层思考,清晰感知古典名著的语言特点、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从而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语文要素学习与运用的关系还存在于上册与下册之间。五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在上册中就多次出现过与此相关的要素,如,“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可以发现,五年级上是学习体会感情的方法,而五年级下则是运用上册习得的多种方法体会感情。

备课时,教师要全面认知、整体把握教材,关注要素的前后联系,理清它在学段之间、教材之间学习与运用的关系,在“学方法,用方法”和“用方法学方法”中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与发展——要素的螺旋上升

语文要素在上册与下册教材中还存在着学习与发展的关系。如,五年级上“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下“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从字面来看,着眼点都是“静态”和“动态”,上册侧重“初步体会”,要求相对简单,而下册强调“体会”,程度有所加深;上册突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重在认识这种写法,下册则是强调“表达效果”,重在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从课后题来看,五年级上《古诗词三首》“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下《威尼斯的小艇》“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五年级上《鸟的天堂》“说说早晨和傍晚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五年级下《牧场之国》“找出写得有情趣的句子,读一读,抄下来”。上下册联系可以发现,后一个要素必须建立在前一个要素方法铺垫基础上,是前一个要素的发展和提升。

备课时,教师在关注要素的前后联系时,要理清它在上下册之间学习与发展的关系,盡可能把握语文要素螺旋上升的规律,精准定位教学的起点和重点。

学习与践行——要素的循序渐进

语文要素循序渐进的特点体现在同一册内不同单元之间。语文要素的学习、发展和运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之后要及时践行,这样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五年级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就是“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综观整册教材,这一要素在多个单元中都有所体现。如,第一单元“搜集思乡的诗文”“从大人那里搜集信息”,第三单元开始正式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第四单元“查找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故事”,第六单元“查找以弱胜强的故事”,第七单元“围绕讲解的主题查阅、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由此可见,“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这一语文要素在正式学习之前有预热,在正式学习之后还要继续践行巩固,这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规律。

备课时,教师在关注要素的前后联系时,要理清它在同一册内不同单元之间学习与践行的关系,尽可能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

学习与深化——要素的层层深入

语文要素在同一单元内,课与课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如,五年级下第四单元“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要素被不同程度地分解到所编排的四篇课文之中。《古诗三首》“想想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军神》“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变化”,《清贫》“通过自述和对话体会人物品质”。从比较外显、容易感知的“感情”,到相对单一、比较含蓄的“内心世界”,再到相对复杂、比较细腻的“内心变化”,最后到体现人物境界的“品质”。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在每一课中的体现是层层深入的,后一课学习是在前一课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备课时,教师在关注要素的前后联系时,要理清它在同一单元内课文与课文之间学习与深化的关系,尽可能层层深入地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

语文要素前后联系的情况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一一梳理。只有把握好语文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才能明确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编辑/徐    蕊

猜你喜欢

静态要素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新进展!中老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猜猜他是谁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具7μA静态电流的2A、70V SEPIC/升压型DC/DC转换器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50t转炉静态控制模型开发及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