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备考写作 “明”师有道

2020-08-06王光佑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作文情感材料

主持人语:

对语文备考而言,作文备考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头戏,但鉴于作文教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少师生对高三作文备考无可奈何,有的甚至束手无策,常常在人云亦云中疲于奔命,不知西东。为提高高三作文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专题从如何跟着教材学作文;如何透过现象探本质,梳理逻辑析内涵;在记叙作文中如何用细节感人、真情动人;在实用类作文中如何看人说话、融情于境和在议论类作文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辩证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备战高考的师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跟着教材学写作

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    王光佑

不少学生感叹,平时写了那么多作文,可一到考场,怎么就感觉百无一用呢?仔细分析这些学生的作文现状,大都是“见子打子”式的虚与委蛇,连起码的思维积累都没有,又谈何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作文风格呢?要想摆脱目前高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多、差、慢、费”的尴尬处境,除了平时要储备足够量的优质素材,还必须储备相应的思维范式,这就好比建房子,只有先设计好规范的图纸,才有可能修建出合乎要求的精美建筑来。

一、跟着教材学习叙事写人的妙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因此,我们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要用心揣摩教材上经典名篇的写作技巧。不仅要明白作者写了什么、弄清楚作者是怎么写的,更要弄清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唯有重视教材文本,熟读静思,深悟其中三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的作文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比如,在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我们不仅要弄清楚梁任公先生是怎么演讲的,这次演讲表现了梁任公先生的什么特点,而且还要用心体悟散文大家梁实秋是如何正侧结合、渲染烘托、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梁任公先生形象的,如何详略得当地记叙梁任公先生这次别开生面的演讲的。

二、跟着教材学习谋篇布局平地起波澜的技巧

不少师生对报刊杂志上的满分作文敬若神明,却对教材上的经典名篇弃若敝屣,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如在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可以学习借鉴艾青写作的方法,由眼前之雪景写起,触景生情,引发诗人对大堰河的回忆,再以时间为序,用生动的场景和感人的细节,再现大堰河悲惨的一生,最后再将思绪拉回现实的精巧构思,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或将本诗改写成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仔细体悟艾青这种构思之巧妙。除了学习借鉴艾青时空转换,平地起波澜的写法,还可以借鉴艾青在诗歌末节,由赞美大堰河到赞美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的写法。深入挖掘习作的主题,使之逐步升华,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倘若将这种方法移植到2019年高考(全国3卷漫画作文),则容易脱颖而出。我们可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文章叙事张弛有度、环环相扣、波澜起伏的艺术构思,改掉自身作文平铺直叙的坏毛病。

三、跟着教材学习思辨论证的方法

《劝学》一文运用了正反对比、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如果能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写作思路,合理安排文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进式结构,则能扭转作文由于条理不清、概念模糊或交叉重叠而导致的思维混乱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学习苏洵《六国论》的论证范式: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紧接着简要分析中心论点,总领全文;论证主体部分按照总起段安排的顺序逐层展开,分段叙述、分析,议论抒情;每段结尾总结深化照应分论点;结尾以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抒情对正文进行照应和补充升华。如此则能科学规划作文的艺术结构,而不至于当无头的苍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苏洵在主体段分析论证观点时使用的“向使”模式,写作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或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从反面设想,如果主人公不这样做,结果又会怎么样?正反对比,使文章析理深刻,入木三分,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就有效避免了高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观点+材料”,缺乏分析论证的弊端,自然有利于考试作文的上档升级。

总而言之,高三作文备考,我们必须多角度多层面地审视教材,活学活用,触类旁通。唯有如此,才不至于陷入盲从的泥潭,学生才有可能气定神闲地备考,从而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透过现象探本质   梳理逻辑析内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宏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月28日,红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长郭金城的手机里忽然跳出了一条特别的消息 :“我是北冲村脱贫村民、共产党员,你曾经的贫困包保户——李自桂,向你新年问好。在我贫困时,党没抛弃我,现在国家有难,我特向家乡捐赠2000元,用于家乡疫情防控。”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钟南山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是,2020年1月18日傍晚,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他说:“你们都不可以去武汉,但是我可以。”

因大幅提高口罩售价,2020年1月23日北京济民康泰大药房丰台区第五十五分店将被北京市场监管局处以300万元行政处罚。这是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北京市监管部门开出的首张重磅罚单。

以上材料觸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解析】

这道作文试题就材料内容看是时评类作文,从材料数量看属于多则材料作文。基于这种理解分析,要求学生既要从时评类作文构思立意技巧出发,又要兼顾多则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三则材料的共同背景和核心话题是“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则材料是在党和国家关怀帮助下曾经贫困、现在脱贫的村民,面对疫情感恩、回报政府和家乡,捐赠2000元用于家乡疫情防控,这是一个懂感恩,有责任感的农民,贫穷没有扼杀他的良心,走出贫穷也没有冲淡他的良知,在疫情面前尽自己所能,“位卑不敢忘国忧”,2000元人民币是一个刚刚摆脱贫穷的农民的责任和担当。第二则材料里的钟南山老先生面对危险的疫情毅然决然地冲上去,勇于担当,耄耋之年,冲锋陷阵,真乃当今时代的无畏无惧的真英雄。第三则材料中的药店在危急之时肆意涨价,为了谋求利益置民生不顾,自私自利,缺少商家最基本的责任和担当,良知泯灭。三则材料中不同的身份职业,不同的处境,两种不同的表现,第一、二则材料是正面事例,第三则材料是反面事例,共同构成正反对比的逻辑关系。学生在构思立意过程中,要把握核心话题,提炼观点,把握材料间的逻辑关系,对于观点的论证要深入浅出,深入剖析实质,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展开思考论证。

【规律总结】

关于时评类作文构思立意,针对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谈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限制性和开放性

关于限制性。首先,时评类材料有极强的时代感,紧贴时代,展示时代风貌,叙述社会现象,所以学生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真实情境的限制。特定的时期,特定的背景,对问题的思考认识要具体而深入。以上面试题为例,三则材料是“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众生百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有严密的论述逻辑,观点才能站得住脚。其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事件分析其内在的思想实质和思想根源,注意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蕴涵着主流价值观,例如上面试题,引导学生要勇于担当,面对公共危机不退缩,有责任等都是主流价值观念。

关于开放性。首先选取角度的多样化,是很多任务驱动作文试题的共同特点,也是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束缚思考,不拘泥陈规。尤其是时评类的很多试题,思考评价的角度可以肯定、支持、赞许,也可以是否定、反对、批评,亦可以提出建议和思考。从个体、集体、社会、国家、民族的角度,从历史、文化、科技的角度,学生多角度思考,紧扣材料,突出中心。其次,论据选取的开放性。在论据的选择上可以抓住材料的本质,有所拓展,开阔视野,增强中心论点的说服力。

2.逻辑性和严密性

上面给出的例题中有三则材料,这种多则材料的作文也是最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的热点题型。多则材料作文审题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吃透每一则材料的本质,深挖内涵,这样才能写出深刻的文章;一定要把材料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来,这样才能写出合乎逻辑、内容严密的文章。材料间的关系多为并列、包含、互补、对立、因果、辩证等关系,在材料间建构起正确的逻辑关系,得出的论点就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在平时写作中,学生容易犯两种错误:第一,单摆浮搁。在作文中,简单罗列题干中的材料,没有在材料间建立逻辑关系,立意流于浅白。第二,顾此失彼。题干中的材料没有兼顾,只是侧重其中的一部分,其他材料置之不理。这两种错误在近年的高考中也是常见的,要引起重视。以上面试题为例,三则材料构成正反对比的逻辑关系,梳理出这种关系,在论证中就能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作文展示】

沧海横流显本色    苦难面前勇担当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五班    韩泽鹏

当冬日的寒风和严峻的疫情拂去街上平日的喧嚣,很多人都在静静地守候,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医院或是奔波的路上,一面口罩遮住了我们的面颊,但却让我们更能透彻地观察疫情面前的世间百态。

面对自然所带来的灾难,我们不免会面对一些令人寒心的事实。从疫情之初各地人对武汉人的排斥敌视,紧接着不良商家借机哄抬口罩等必需品的物价,到最近的红十字会私藏物资,很多人不遵守规定肆意外出聚会,这些都成为本就困难重重的抗疫道路上的新阻碍。一些人在国难中所表现出的自私与贪婪反映出他们精神中黑暗的一面,忘却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忘却了商家所应有的道德操守,在物欲中迷失了自我。

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中的善良也渐渐让人们体会到温暖。学者院士们积极奔赴一线钻研疫情,各路明星商贾纷纷捐上善款,工人们连夜奋战,火神山医院在短短七天内拔地而起。许多人对武汉有着冷漠,但更多人对武汉有着真挚的祝福和竭尽全力的付出。在灾难面前,有人选择自私牟利,也有人选择无私担当。张定宇作为一名医生,即使身患渐冻症,妻子也不幸感染病毒,他仍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在武汉市的各个医院中,身着防护服的医疗工作者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他们都像张定宇一样,怀揣着最坚定的信念,承担着最重要的责任,他们身前,是上万名等待天使降临的病人,他们身后,是簇拥着的一道道暖流,中华民族无数平凡的人们在用他们诚挚的祈祷汇聚成一道支持抗疫的暖流,温暖着病人与医生的心房,我们始终相信这样的爱与希望终将战胜病毒。反观那些借国难发财之人,目光短浅狭隘,不顾国家的经济损失,未曾想个人利益是立足于国家体系之上的,国兴则得民盛。

李自桂作为脱贫成功的村民,在贫困时得到国家的帮助,在国家有难时为家乡疫情防控慷慨捐赠。可见当国家有危机时我们需要汇涓流而成大海,这样当我们有困难时,国家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尽力帮助每一个中国人走向幸福的道路。一个脱贫村民能受到社会的赞许与敬佩是源于他的善良无私;一个图私利不利民的药店遭受社会的唾弃,惩戒是因为它不尊重国家的利益。社会中的善良需要不断积累,这就需要群众通过正义的力量让黑暗的一面慢慢消泯,让所有人都懂得奉獻才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捷径。

在无私奉献价值观的引领下,不乏有像钟南山院士一样关怀民众的人,甘愿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中,渴求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们更要守护好自己的责任,在危机前保持镇定,坚定信心,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方能斩断病毒传播的根源。国家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终能在这寒冷孤寂但又充满挑战的冬日中迎来2020年属于中国的春天。

国家力量源于人民的信念,在危难之际,只有全国上下紧紧凝聚在一起,同甘共苦,当仁不让,勇于担当,这危难便成了一种历练,中华民族就这样在困苦中披荆斩棘,不屈地屹立在世界之巅!

【作文点评】这篇作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论证充分,材料丰富。韩泽鹏同学对材料的把握十分精准,深入挖掘材料的内涵,能够梳理出三则材料间的逻辑关系,在正反对比论证中突出中心论点。写作思路清晰,论证逻辑严密。先从现实谈起,把读者带到情境中,引发思考。然后从反面论起,引述事实,结合题干中第三则材料剖析人性自私贪婪的一面。在反面论证后,结合第一、第二则材料正面论证,深入剖析,重点论证。最后照应题目和开头,重申观点,发出号召。文章透过现象抓本质,分析材料所蕴含的主流价值观念,立意深刻,中心突出。

记叙文中的细节与真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第二中学   李玉华   祝振全

如果记叙是架构起事件的骨骼,那细节是填充骨骼的筋肉,真情是则是流淌其中的血液!没有细节的记叙,就会空洞乏味,就是流水账,让读者味同嚼蜡!

古代大家在记叙当中非常重视细节的描写。例如《荆轲刺秦王》中对荆轲刺杀秦王的场面,作者用了极其精彩的细节描写,来展现当时惊险异常的场面。尤其是对秦王的描写,事出意外之时 “自引而起”的惊慌,“不可立拔”的无措,以及“秦王还柱而走”的机敏,“断其左股”“复击轲,被八创”的凶狠。作者用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把一个傲慢、凶狠、残暴的君王展现了出来。

当然,細节也会体现在叙述的各个方面,动作、神态,心理等,而任何一个方面得当的细节描写,都能让文本变得肌肉丰满。同样,外国名家也相当重视对细节的运用,而细节的挖掘来源于用心的观察与日常的积累。

“这时他看见了孩子。那孩子只剩下一张肿胀干瘪的皮,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正沿着花园的石子路,努力把他拖回巢去。”

《百年孤独》中的这一段场面描写,让人细思极恐,而能把一个绵延百年的家族的灭亡浓缩在这样一个细致的场面描写中,在马尔克斯看来,正是源于他童年时观察蚂蚁的经历。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常被一些高手运用到极致,例如,公众号写作中,王开东老师的《魏晋风度陈士林》中的一段:

“陈老师马上又搬出另一个西瓜,杀掉,连声说,这个是好瓜,你们要多吃,不要客气。然后,又去请另一个客人来吃。等我们吃完后,陈老师收拾桌子,好像不死心,又尝了尝第一个瓜,确认是坏了,然后,在每块瓜的瓜心都狠狠咬一口,然后果断地扔掉!每一块瓜都重重地砸在垃圾桶里。”

这里的细节描写,把陈老的热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但更把一个从苦难年代中走出来,把质朴与纯真内化在骨子里的可爱的陈老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细节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是一种技巧,而真情就是一种态度。

叔本华说:“作品是心灵的精华。”对记叙文的写作要有真实的内容、真诚的态度和真切的语言。情动而辞发,必要时还要有对自我心灵的解剖。任何一部伟大的创作,大多都源于作家真挚情感的投入,而文章中的真情也恰恰是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重要因素。

正所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为什么《红楼梦》能够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小说?因为那是曹雪芹用自己的生命和着血泪而铸就的生命之歌!为什么朱自清的背影能成为散文中的典范之作,因为他的父爱融入的是普天之下的共情!

而这一点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尤为欠缺。写母亲,全班的母亲皆是一个样,这或许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所说的“套板反应”,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抓住人物的个性表现;心灵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材料,没有用真情去书写。所以,其中的情感都是隔靴搔痒,抑或是蜻蜓点水。

如果我们用共情感同身受去揣摩,尽可能更真实地去表现当事者的情感,就有可能给读者带来真切的感受,从而达到共鸣的效果。相信热爱写作,一定会有好作品。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谈实用类作文的情感拉近

湖南省新化县教育局                      伍福常

湖南省张家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灵芝

近年来,名言警句、故事、寓言等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材料作文逐渐淡出高考作文命题的舞台,而是以时事热点、真人实事等为内容的材料作文逐渐成为热点,且多以书信类、演讲稿、发言稿、倡议书、观后感等实用类文体为载体,一般称为实用类写作。这类作文的优点明显:情境真实,表达真切;立意开放,思路开阔;读者意识强,对象清楚;指令清晰,方向性强。由于这类文章重在实用,突出完成规定的指令任务,因此,考生在写作中容易忽略必要的情感抒写,导致文章公式化、任务化而遭诟病。那么,怎样在实用类写作中拉近与写作对象的情感距离呢?

一、根据文体或语境,选用合适的语言、句式

演讲类、书信类、倡议书、观后感等实用类文自身带有一定的情感要求。语言表达上要力求通过合适的语言来表情达意,传递情感,拉近与交流者的心理距离。一是用不同的称呼、谦敬语和常用词;二是用不同的语言习惯,或口头或书面,或鼓动或希望;三是用不同的句式,或呼告或抒情;四是用身边感人的故事引起共鸣。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从《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到陶渊明所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是什么驱动着中国这一头东方雄狮一步步走向如日中天的现在? 容案很明了——劳动。是谁在劳动?是千万中华儿女,是你我。故在此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这是2019年的一篇高考作文的优秀演讲稿节选。作者采用两个小技巧,一是用情感强烈的设问句,二是用巧妙的人称转换。这就拉近了与写作对象之间的情感距离。作者采用了一个设问句,“是谁在劳动?是千万中华儿女,是你我。”首先,设问句本身自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容易引起共鸣。其次,在问与答之间人称转换,把演讲者的情感传递给听者,两者情感统一起来,引起听者的强烈共鸣,拉近了听者的情感距离。

例二:

同学们,我是一个老师,我的学生——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的明天。这几天有一句诗在我做饭的时候,在我拖地的时候,在我陪孩子玩的时候,在我洗脸的时候,在任何时候,都会从我的脑海里跳出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

我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请你做像钟南山爷爷那样的人!敢说真话,勇挑重担,专业一流,成为十几亿人的倚靠。

…………

我最亲爱的孩子们!他日,你长大。如果你愿意学医,请你做像这些冲上一线的医护人员那样的勇者。用自己的身躯,扛起万重大山。总是要到这一刻,我们才明白,什么是白衣天使。他们不怕吗?他们不哭吗?责任重于泰山,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其奉献一切。

这是一封情感真挚,令人感动的公开信节选。其关键在于通过称呼的变化,来增加情感的梯度,特别动容。“同学们”“我亲爱的孩子们”“我最亲爱的孩子们”,这三个称呼,“同学们”是一种中性称呼,不带情感色彩。“我亲爱的孩子们”,由“同学们”到“孩子们”的称呼,情感转变,再到“我亲爱的孩子们”情感骤升,特别浓烈。“我最亲爱的孩子们”,加副词“最”,情感达到极致,感动收信者。像这样不断变化称呼,层层加码情感,感动读者。

二、根据受众看人說话,选用合适的用语、修辞、故事

看人说话就是要看受众的身份、文化、还有目的来讲话,用语,其根本目的是要使受众心里上感到舒服、情感上得到感染,最终达到活动的目的。因此,一是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使用不同的用词用语、修辞、故事,男女老幼各有不同。 二是站在受众的角度、立场思考问题。

例三:

讲究卫生,利人利己。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仅关乎自己,也关乎别人,少一个发病者,就少一个传播源。专家表示,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个人防护,以保护自己和他人。如佩戴口罩,应佩戴N95或医用外科口罩,而不是棉布口罩;还应勤洗手洗脸,注意眼睛、鼻腔、口腔卫生,少去公共场所。

这是一封抗击新冠肺炎的倡议书节选。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讲理透彻,亲切自然,很容易让人接受。其原因有二,用语朴素简单自然,每一个受众者都听得懂,明白其中的道理。二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来说理,容易心里上接受。如“不仅关乎自己,也关乎别人,少一个发病者,就少一个传播源”站在受众者角度,设身处地地讲理,拉近了与受众的心里距离。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目的与需求不同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以期达到不同的应用效果。根据场合与情境不同,在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语言,适应不同的情境要求等。

总之,书信、演讲稿等实用类写作,情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是一篇文章能否取悦时代、取悦读者的关键。只有以情感为纽带,与时代相接,与读者共鸣,才能让写作焕发生机,因情而深刻,因情而感人。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资助课题“非专业教育背景的语文特岗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个案研究”(课题批准编号:XJK18BJC054)研究阶段成果】

高考作文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辩证分析

富裕县第三中学 周丽娟

高考作文虽然对文体没有限制,但绝大多数学生会倾向于选择议论文。要想出色地完成一篇议论文,除了积累一定的素材,把握篇章结构,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培养。临近高考,笔者就议论文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辩证分析给大家一些善意的提醒,希望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辩证分析,简单来说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缺乏必要的辩证分析是议论文写作常犯的错误之一。因此,我们平时在看待问题时,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注重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面对某一作文素材,有的学生只是片面地分析,例如,提起秦始皇,多数学生想到的是秦始皇是一位残暴的帝君,广建宫殿,繁重的徭役,让百姓无法安居乐业;他还制定了残酷的刑法,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但大家也不要忘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是他;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的也是他。他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又如谈“手机”的利弊,很多家长、老师谈“手机色变”,认为它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害虫”,侵蚀着每一名学生,殊不知,若正确地利用一些优质的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不仅能扩大知识储备,还可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由此可见,只有我们全面辩证地看待材料,才能挖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其次,我们要注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要注意内外部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阶段间的联系。《三字经》中有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如真是如此,那么社会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恶人呢?想必其恶应该是后天形成的,接下去的两句“性相近,习相远”就说明了后天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孟母三迁”的例子就能给人以启发,孟母的做法再一次说明了良好的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又如《晏子春秋》上曾有“南橘北枳”一语,淮南的环境适合橘子生长,所结的果实既饱满又香甜。一旦到了淮北,没有充足的雨水、肥沃的土地,就成了不可口的枳,可见环境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说明了我们在作文立意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注意彼此之间的普遍联系。

第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这样一则材料: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岛国去开辟市场。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部发了电报“没有市场,他们的需求量是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部发了电报“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为什么相同的信息在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不同的反馈呢?因为甲只看到市场现状,没有看到内在潜力,不是用发展眼光看问题而忽略了材料中的辩证关系;乙的认识则相反,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所以积极地开辟市场。

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多是很接地气儿,与我们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参与“生活”,让学生们对周边发生的事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作文材料是这样的: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边开车,边接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出于家人安全考虑,迫于无奈,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一举报发到了网上,此事引起很多人点赞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面对这样的材料你怎么看?

这样的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每名考生都不会无话可说,但有些考生可能只是一味地说小陈这样做对或不对,不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小陈也是出于无奈,热爱父亲,敬畏生命,才这样做,但方式方法有些不妥。这才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又如:立交桥下,潘师傅驾驶公交车向前行驶,突然发现前面路段电缆线着火。潘师傅将公交车停在路边,拿起灭火器下车扑灭火焰,车上有人拍照有人观望,没人帮忙,还有乘客投诉潘师傅延误了他们上班时间。对此你怎么看,阐述你的看法。

很多学生会毫不犹豫地为潘师傅点赞,这完全可以。但这则材料同样也存在辩证关系。事件中潘师傅见义勇为、扑灭火灾的行为应该是属于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这种义举本该得到赞扬,但这一义举也与他的职责,也就是将乘客按时送到目的地相悖,即使做好人好事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能考虑得这样周全,是否会让作文更出彩呢?

(主持人简介:王光佑,三级教授、四川省特级教师、泸州市第十一批拔尖人才、泸州市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作协会员。长期致力于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领衔省市名师工作室,撰写的诸多文章在多家报刊社发表。)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作文情感材料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最美材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