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铭记历史 新时代育人的新起点

2020-08-06李瑞洁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和平战争世界

李瑞洁

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我们爱和平》。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战争。

2.通过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3.体会中国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及和平的美好。

教学流程:

一、远离战争,感受和平

1.课件播放世界各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场景,同时再播放中国人民幸福生活以及同学们在操场上快乐玩耍、在教室里认真读书学习的视频。

2.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只有在这样和平的阳光下我们才有这样的生活,和平真好!今天我们就走进第10课《我们爱和平》。

【设计意图】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悟体验。通过看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和平的美好,从国际视野的角度感知和平是人們幸福生活的保障。

二、走近战争,呼唤和平

活动一:揭露战争的残酷,感受血泪历史

1.播放视频,内容是深处在战争中的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

教师提问:近百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哪些重大战争?

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播放百年战争时间表。

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看到的,这些都是影响世界历史、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重大战争。尤其是20世纪前50年,竟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教师提问:这些战争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和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74页的历史资料,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格。并根据课前搜集的二战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摧残和苦难的具体事实来谈一谈。

学生汇报:各小组选一位学生向大家讲述二战期间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的历史事件。例如,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

教师小结:一次战争意味着城市的毁灭和众多百姓的无家可归,残酷的战争不知让多少鲜活的生命变成冰冷的尸体,而每一场战争中最可怜的还是那些无辜的孩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战争的内容都是片面的,通过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战争,并学会搜集整理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明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恐怖。

活动二: 倾听历史的声音,感受战争的残酷

1.听战争中孩子的心声。请同学们读一读名叫阿里的孩子的述说。

教师提问:哪句话让你感触最深?你在他的讲述中读到了什么?

2.课件播放利比亚战争中的儿童。画面上有的儿童无家可归站在一片废墟前,有的儿童眼中满是伤痛,有的儿童站在父母的坟墓前,有的儿童倒在血泊中……

教师提问: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身处在战争中的孩子,面对家园的毁灭、亲人的离去,你会有什么样的渴望?什么样的期盼?什么样的呐喊?

教师小结:所有的人都期盼和平,这不只是你们的愿望,也是所有人的愿望。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道路,那么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一个活动,对战争的苦难有了一定的了解,活动二让学生走进战争中儿童的生活,同龄人的遭遇让学生再一次感同身受,再一次让学生体验到战争中人们生活的苦难,让学生感悟到和平是多么的可贵。

三、抵制战争,保卫和平

教师过渡:中国人民对战争有着最深重的感受,因为我们曾经饱受战争之苦,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阅读书79页内容,谈一谈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努力。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谈一谈你的感受,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同学们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吗?

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是周恩来总理开创了新中国的外交新局面。中国一步一步为了和平在前行着。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今时今日我们的习主席又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构想并已经开始实现,这就是“一带一路”。

2.播放“一带一路”相关视频。

教师提问:中国为什么要推动“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对世界和平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你还知道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用不同的方式向大家讲述。

学生交流并汇报。

教师提问:在中国人民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我们得到了国际友人的援助,其中有一个画面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日本向中国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从这两首诗句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小结:是的,正因如此,当日本同样面临疫情的时候,中国在自己本身还没有完全控制疫情的情况下,也向日本回赠了大量的物资,从中可以感受到国与国之间的这种让人心里很暖的美好交往。我们在不忘历史的同时,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如今世界在变,人类生活的地球就如同一个村落,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所以我们更应该呼唤和平,保护和平。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视频信息分析的交流方式,让学生体会出我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懂得历史不能忘记,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能让悲剧重演,只有努力让自己的祖国强大,才能守住这份宁静的和平。

四、告别战争,放飞和平

教师过渡:所有的人都期盼和平,因為和平能使大地百花齐放,因为和平能使孩子们笑脸飞扬,因为和平能让空气里充满爱的光芒,因为和平能使我们这个星球更美。我们的国家为和平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为和平做些什么呢?请把你的心愿和你的努力方向写在和平鸽上,让我们一起来放飞和平鸽。

1.出示战争风云图,学生在准备好的小白鸽剪纸上写上对和平的向往,写完之后粘在前面的战争风云图上。

2.播放舒缓的音乐,同学们陆续将小白鸽粘贴到战争风云图上。

教师总结:让我们放飞这一只只和平鸽,让我们共同祈祷世界上不再有战争,只有和平与美好,所有的儿童都能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本活动的设计在情境中感悟,是学生一个情感的延伸。通过对战争的了解,学生呼唤和平的心愿呼之欲出,维护和平的心情更加强烈。由此拓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所以要更加珍惜,更要学会保护这份和平。

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对战争进行了解、体验、感悟来引领他们达到正确的道德认知、情感升华。

1.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笔者认为,就是要让学生看到真正的历史。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历史型课程是生活化的历史,那么就要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从而获得真实感受。

导入部分的设计,我用现实生活中的画面让学生形成一个情感的冲击,继而产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这样的活动设计就是让学生站在一个社会观察的角度拉近感知的距离,增强课堂的可亲度,让学生从课的开始就深刻感受到和平的美好,为接下来感受战争残酷做了一个铺垫。我在设计的过程中,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让学生感受到战争风云下的苦难。历史型的课程除了让学生体会历史,同时也要学会分析历史,从而用更宏观的眼光看待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2.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是思政课的重要使命。活动三让学生结合国家的总体方针、政策、理论、文化制度等方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教师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问题设计,不但引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从古到今对世界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与大国担当。在课的最后,让学生放飞和平鸽并把最后想说的话写在和平鸽上,这就是一种转化,把活动转化为做一做这样的情境体验上来。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抒发真情、真我的广阔空间,真正让家国情怀成为新时代育人的起点。

编辑/魏继军

猜你喜欢

和平战争世界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