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读写有效结合的策略分析

2020-08-06黄建国

考试周刊 2020年6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发展,语文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读和写是语文的重点。读和写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在现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下,对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么阅读就是源,读与写紧密不可分离,二者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的源泉,给写作提供灵感,那么写作就是阅读的坚厚基石,也是阅读的实践检验。文章对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读写有效结合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能力,促进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顾名思义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两者产生联系,而不是各自分家,这种结合方式比以往的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者的结合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读写的思考,引导学生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且进行实际的运用,将读写结合起来运用于课堂,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对其不断地进行探索,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逐渐学会运用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这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那么进行读写的有效结合有哪些策略呢?

一、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一般考试考什么内容,老师的教学工作就是什么内容,对学生进行固定的具体内容的教学,这种教学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不多花时间在不考的内容上,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为了考试,教师一般会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多做题,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在考场上能够熟练运用。这种语文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会让学生产生固定思维,因为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习题的训练上,反而学生阅读的时间减少,写作思维得不到开阔。这样就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外,高考改革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越来越严格,比以前更加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思维能力,主观题占比重增加,考验学生的是语文的核心素养。这就意味着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写作能力,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对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丰富读写内容和方式。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教学规律。除此之外,一部分教师在读写教学时,是将二者分离的,没有将读和写进行结合,这样就很大程度上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认知不足

首先,大部分学生压力大,日常生活中很多时间花在做题上,对生活的体验很少,而认知来源于实践,也就意味着写作来源于生活,感悟源自于生活,生活就是一汪清泉,是写作的灵感之源,没有对生活细致的体验,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也许就是华丽辞藻的堆积,没有灵魂没有色彩。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学生的写作大多是从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录开始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将生活融于写作。但是学生考试压力大,缺乏时间去体味生活的意义,这也就会导致学生的写作缺乏灵感,缺乏根基,习惯去套用范文,而不是自己真正的对事物的思考。第二,学生的阅读范围较狭窄,广泛的阅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的阅读都来自课本,有些家长或老师还会抑制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这也容易给学生传达错误观念,让学生以为除了考试学习以外的东西都可以不关心。同时不利于学生知识层面的开阔,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上问题的分析显示出了語文教学的部分现状,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二、 读写结合有效进行的策略

(一)重视阅读,积累阅读素材

阅读,积累阅读素材在语文中占很重要的部分,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阅读素材才能更好地运用于写作。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容易忽视的就是阅读,一节课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解,很少让学生自主去阅读,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惰性,等待老师去解读,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阅读,这样的阅读不够深刻,理解不够到位,同时就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从目前情况来看,学生缺乏阅读,课堂上老师一直讲,课下被作业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的阅读机会变少,那么至少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老师给学生做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感受其中的细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阅读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的感受都不相同。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但是阅读也要有一定的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让学生阅读的更顺畅,理解得更深刻。此外,除了课堂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进行积极的阅读,遇到好词好句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把它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积累更多的阅读素材。

(二)以读促写,让学生掌握根本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套作其他的文章,不如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阅读是写作之源,阅读有利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去感悟作者的心境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去更好地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手法,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把自己内心的感悟记下来,也可以写阅读笔记,同时可以学习文章中所用的手法,整体的文章结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等等。这样其实就是一种以读促写的方式,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写作的一些根本方法,有利于为学生好的写作打下框架和基础。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还有“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像这类的文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文章中寻找用了哪些手法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运用这些手法的句子,有利于提升写作的能力。

(三)以写促读,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学生常见的写作问题有:容易跑题,语言不通顺,结构散乱,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亮点等。主要因素就是学生阅读素材不够,没有理解阅读的真正内涵,没有形成阅读思维。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写来促进学生的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拿出一篇文章,先让学生精读然后让学生进行改编。比如让学生对《行路难》进行改编,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对其中的某些字进行替换,例如“停杯投箸”的“投”字,让学生思考这个字还可以换成哪些动词,经过了这样形式的替换,学生更能深刻感受到作者每个词的精准度以及用意。这样学生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这样习惯性思考的阅读思维。这样的读和写有效结合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祥林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查阅相关背景,查阅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然后通过课堂讨论,来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表出自己的见解以及我们以后该怎么做。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让学生有参与感,同时又升华了整个课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思考。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氓》,教师可以问学生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是怎样的情感,是怎样与女主人公结婚的,最后结局是什么,由此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对学生抛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感受。

(五)创新读写结合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能培养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体会国家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有利于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具有深刻意义。所以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对读写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图片、音乐、朗读等的播放,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这首古词豪迈壮阔的基调,然后阅读体会诗中作者洒脱旷达之情。总之,教师通过这样一种有趣的形式,调动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兴趣,适应了核心素养下语文读写结合的要求。

三、 教师对学生读写进行指导,检测

只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和写作是不够的,教师应当给出一个评判的参考,并以此为参考,对学生写作的内容进行检查、诊断。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读写结合的实践产生一定的效果。教师不仅可以自己评价,让学生互动评价,还可以组织家长进行评价的参与,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内心进行一个了解。同时还可以制定一个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动力。此外,在班级背景墙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出来,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参考。教师的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读写水平,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一定要付诸实践。在读写结合的实践中,要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东西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总之,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读写的结合想要能够有效进行,学生的语文素养想要有较大的提高,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探索、创新,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

参考文献:

[1]涂秋玲.引导读写结合提升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8(14):45-46.

[2]郭丽媛.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张军.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語文核心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10):46.

作者简介:黄建国,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