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解读

2020-08-06郭聪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巨人葫芦花园

郭聪

一、要点解读

本单元以“中外经典童话”为主题,编排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3篇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童话这种文体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经过前七册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童话知识。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为语文要素,让学生初步感受了童话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的情节,建立了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将成为本单元学习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还要通过奇妙的想象体会人物形象。幻想的童话世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童话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的。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童话的奇妙和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通过让学生思考“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体会王葆天真、调皮和童真的形象,教学时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想象。《巨人的花园》通过让学生找出花园的奇幻变化,在环境、人物的对比描写中体会巨人由冷漠、孤独到和善、无私的内心变化。《海的女儿》让学生在奇妙的故事中通过场景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读懂小人鱼的心事,体会小人鱼的美丽、善良、坚毅和牺牲精神。

本单元的习作是《故事新编》,语文要素“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指向表达。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生曾经做过《我来编童话》的习作练习,主要通过角色、时间、地点的词语提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打开编写的思路,产生习作兴趣。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学生主要练习了顺着事物的特点想象和逆向思维反着想象的方法。本次习作重点通过设想故事的不同结局重新组合故事情节,揭示故事新编的具体办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建议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本单元的内容时,应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建构童话的教学策略——以童话的方式教童话。

童真童趣——聚焦奇妙的幻想

在教学童话时,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童话的奇妙之处。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抓住开篇王葆具有神秘感的自我介绍感受童话的奇妙,还可以从奶奶讲的故事中感受奇妙的色彩。《巨人的花园》中有一个神奇的花园,花园里的花、草、树、鸟、雪、霜、风、雹,每一样事物都是活生生的,都能说会动,令人向往。教学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包括花园变化前后内容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的对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等。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 奇妙的幻想也蕴含其中。《海的女儿》可抓住“最打动你的地方”想象画面体会奇妙的想象。

童心童味——聚焦美好的形象

童话用最简易的方法向读者传递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让孩子懂得温暖、爱和感恩。在教学童话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内容、揣摩语言中感悟人物的形象,如从和奶奶的“规矩”中感受王葆的淘气、顽皮。通过巨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巨人由冷漠、孤獨到和善、无私的变化。在关键语句的品味中感受小人鱼向往人的生活,向往美好的爱情,为了王子化为海上的泡沫,被她的善良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对人物形象的感受避免贴标签,要像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如水中盐,蜜中花,性存体匿,无痕有味”,需细细体味才能略寻踪迹。

童言童语——聚焦丰富的表达

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尤其是面对他们喜爱的作品。每当读完一篇作品,他们总会沉湎其间,回味遐想,产生许许多多的“假设”“如果”,在脑子里进行二次创作,久久“难以自拔”。所以,在童话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根据童话创编故事。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中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可以根据奶奶讲的内容进行大胆创编。《巨人的花园》可以想象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中和巨人一起玩耍的快乐情景。

童书童话——聚焦广泛的阅读

发挥课文的导读功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也是童话教学的一个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在适当时机补充原文内容,引发学生猜想。如当王葆真正得到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海的女儿》课文是原文的结尾部分,前文有哪些事情发生呢?教师可以利用空白和想象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整篇童话。

猜你喜欢

巨人葫芦花园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国内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宝葫芦
爱护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