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思考中探索 于实践中创新

2020-08-06丛林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本语言英语

丛林

中国的教育之成功优在教师,也忧在教师。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2035年实现教育强国,五育并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作为教研员,我们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不断探索课堂改革的模式。并从过去注重对区域范围内教学共性问题的研究转向既要研究共性问题,又要特别关注个性问题的研究,借此契机我们走进了顺迈学校。

一、课堂模式之转变

关注教师的课堂。顺迈学校的曲鸿梅老师执教的基于课外阅读完成写作输出的课程范例,充分体现了为教学背景课堂的生活课堂,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哈尔滨,走进索菲亚教堂,使课堂充满了活力。阅读前,曲老师运用头脑风暴和一些学生熟悉的家乡图片,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阅读中,以问题为引领,设计了九个读中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大意,在把握文体的基础上,建立文本框架结构,带领学生逐层深入文本,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对语言的润色,同时有效运用阅读策略,巧妙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阅读后,结合文本内容,开展了两个拓展输出活动,即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然后生成口头作文来巩固阅读的教学目标,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学生个体学习与小组活动中,还是教师导课、讲课、巩固训练各环节,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这节课的主人。可以说曲老师这节阅读课有准度、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

课堂教学由单纯语言知识传授转变为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教师在基于文本解读的阅读教学中,反复切磋方法,不断强化提升执教水平,学生在学习语言与培养综合能力方面,拓展了视野。

二、教研引领之思考

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思考,有品味,有表达和交流,从而实现了“可教,可学,可测”;通过规划与设计,教师得以实现语言教学的真实目标;深度挖掘语言形式到语言意义,再到语言意识,洞察语言本质,使学习者逐步形成内化能力,让情境下的教学真真正正发生在课堂中。

在此教研思路的引领下,顺迈学校英语组积极参与哈尔滨新区“英语学科中小衔接方案研究”活动,2019届新初一的小初英语衔接实现了平稳过渡,英語学习链紧扣不脱节,中小衔接脉络清晰。通过“创优杯”赛课活动,顺迈英语组创造性地使用了区本教材,使课堂教学有根可循、有据可查、有径可行、有理可依。他们还依托于区里的校本研修课题,根据校情、立足学情确立英语学科校本研修主题,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语音课,还尝试将六年级的语音教学与绘本教学相结合,研发了语音绘本课,进一步推动了小初衔接的有效过渡,为高年级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素养落实之行动

教学效果是检验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从以下三个侧面我们不难看出,顺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是成功的。首先,学生经常参与教师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心中充满了乐于表达、敢于表达的意愿, 这是他们将来学习和工作中应具备的积极心态,也是必备的心理素质;其次,学生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课堂上的很多活动任务不是一个人能单独完成的,这就使学生的团队协作需求不断增强,而这些正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另外,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趋拉近,英语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多活动,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坚信,学生能力来自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积极活动的课堂上。

在对顺迈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从着重研究课堂转向全面研究教育教学,强化课程意识和评价意识,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从注重研究知识传承转向研究全面育人,重视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变化;从重点研究教师的教转向重点研究学生的学,倡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推进学习方式变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完成课堂角色的转变。

猜你喜欢

文本语言英语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酷酷英语林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