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以后再也不能骂我了
2020-08-06桌子
桌子
1
2019年4月17日晚上10点,一名少年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自杀。
男孩是一名17岁的在校职高二年级学生,据说他在学校与同学产生了冲突,遭遇了母亲的批评。
母亲载着他途径卢浦大桥时,不知为何将车停在危险的路中间,少年随即打开车门纵身跳下大桥。这一瞬间,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反应慢的人都会有点错愕不及。从视频细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少年跳桥之前,母亲将车停在大桥中间,打开了双闪,起身离座不停地对孩子责骂。
这个孩子得做了多大的错事啊,导致母亲要将车停在这么危险的地方,也要先骂了再说!
有事儿不能回家说吗?犯得着在路上就急着“处置”?母亲回到驾驶座后,依旧没有发动车辆,可想而知,这场责骂依旧没有结束。
随后,少年捂着脸打开车门直奔桥边跑去。母亲追出车门,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抓住孩子,可是她的孩子一心只想死,半点犹豫和缓冲都没有。他没有给母亲任何机会。
孩子一跃而下,当场毙命,母亲看着桥下的孩子,双膝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不断用手锤击地面。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崩溃和绝望,那种捶胸顿足的感觉,光是看着就觉得已经受不了。
这将会成为这位母亲一生的梦魇吧,此后的每一天她都会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不断地捶打自己,不断地自责:我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孩子?我为什么要把车停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我当初为什么不冷静下来跟他好好谈谈?如果回家再说,他是不是就不会离开我?
少年选择自杀时是有冲动的成分存在,但是,对于死亡这么义无反顾的人,他们的内心或许早就有了无数次想要自杀的念头。这不是一次打骂的后果,而是无数次打骂之后,积压在内心的情绪喷涌而出,那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对上万名学生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15%的青少年,曾经严肃地考虑过自杀。
所以,家长们如果依然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需要尊严的,是可以随意打骂的,对他们充满了掌控欲,那么他们即便没有在这座桥上跳下去,也会在别的桥上一跃而下。
2
泰国一家超市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父亲和儿子发生了争吵,吵了很久之后,父亲最后对他说:有种你就别活了,然后递给儿子一把上了膛的手枪。
儿子当着父亲的面,没有任何犹豫地拿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就是一枪,当场死亡。他的毅然和决绝,就像那个在桥上一跃而下的少年一样,没有给自己的父亲任何机会。
等到父亲听到枪响,扑过去的时候,儿子因为巨大的痛苦躺在地上,沒有多久就失去生命体征,只剩下父亲一个人撕心裂肺地大哭。一句发泄情绪的话,一个不断逼对方的打骂,往往就把孩子赶上了绝路。
作家槽值曾在《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不好好说话》中写到这样一个新闻:16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经常被父母骂,服毒自杀。
在她自杀之前,她刚刚又挨了两场骂,仅仅是因为穿衣服太慢和洗头时间太长。
她在被骂完之后,假装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间休息,然后她在房间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瓶早就准备好的毒药。
父母当时没有注意到女儿的情况,等过了12点,父母把她的房间踹开,才发现她早已停止了呼吸。
女儿房间怎么会有毒药的?父亲想不通,可是他们更想不通的是,他们的女儿曾用他们的手机搜索过“安乐死”,甚至还在网上购买过一把刀。
对于死亡,她早就准备了很久很久。
3
看过《语言暴力》这样一个纪录片,印象极为深刻。
视频中,孩子的父母经常骂他们:“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
在父母这样的一种长期的辱骂和发泄式的打骂中,孩子要么变成了杀人放火的少年犯,要么真的去死了。
可能大多数父母都不知道,很多只会在他们的教育下唯唯诺诺的孩子,都是过着极为悲惨的生活,自杀他们早就考虑过很多次。
然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就在这个17岁少年跳桥自杀后,全网都是一片倒地指责死者。
我曾经也是那样一个小孩。
当年我的父母外出打工,我和外公一起生活,外公就成了我的“父母”,外公脾气大的时候,穿着皮鞋,把我逼到角落狠狠地踹,一边踹,一边说着最恶毒的话。
我被打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躲避,一心只想着,要是被他打死就好了。
我曾经也想过很多种死亡的方式,跳楼、跳河、跳桥,我觉得自己活着都没有任何价值,只想用自己的死亡报复他。
后来外公因病去世,在葬礼上母亲问我为什么不哭,她不问我还好,一问我的眼泪就哗哗直流,内心的委屈再也忍不住。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以,请不要说那些放弃生命的孩子是娇生惯养,死不足惜,他们只是内心的情绪已经压抑到了极致,他们心理上的疼痛和伤害比物质上要严重一百倍。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指责死者,而是如何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
对于孩子的母亲,我们也不要再去指责她,因为她内心对自己的指责,早已超过了任何人,任何事。
请不要说:我和你说话呢,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
请说:我感觉你今天有心事,你能不能和我说说看?看看爸爸(妈妈)能不能帮你。
请不要说:还不回房间去,这么晚了,别玩了,听到没有?我都说了好几遍了!
请说:还有十分钟就要睡觉了,你是先刷牙还是先洗脸?
请不要说: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都是为你好!
请说:你可以说不,但我需要知道你说不的理由,才能理解你呀!
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往往我们爱的方式可能错了,我们往往把最好的脾气给了外人,最差的脾气给了孩子。
为何家会伤人?这是每一个父母都需要反思的问题。
江天一摘自《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