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斩妖第一步,用上百亿元造一把好“刀”
2020-08-06胡珂
胡珂
理性来看,弱肉强食的时代,同级竞品缺失加上产品体验独特,是成就特斯拉这只妖股的两大核心因素。经历过燃油车数十年压迫之后,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自然不可能再度甘心落后于人。
目前看来最有可能斩断这只妖股的,当属在新能源领域奋力拼搏的比亚迪。
技术执着,刀片出鞘
距离“新能源汽车引领者”这句口号第一次喊出已经将近十年。
这十年,比亚迪从未忘记自己立下的FLAG。从2008年第一台F3DM双模版诞生至今,比亚迪实现了从零至年产销数十万的飞跃,不仅连续多年销售名列前茅,更实现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领先,坐实了“新能源引领者”的地位,并将中国在新能源车的地位推向新高度。
这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特斯拉的横空出世,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传统新势力的转型。业界巨头纷纷加码新能源车,新能源的赛道上瞬间强手云集,在全球化技术浪潮的驱使下,比亚迪的先发优势受到了挑战。
如何继续确保“引领者”地位,比亚迪非常清楚,无论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掌握核心技术,就从不怕任何挑战。
近年来,作为新生事物的新能源车,屡屡爆发安全事故,其中危害最大的自燃,与电池系统密切相关。4月,比亚迪发布了酝酿已久的全新技术——刀片电池,金句频出的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亲自站台,“让自燃从电动车的词典被抹去”。一句豪言壮语,表达了比亚迪的决心解决电动车最大的消费痛点——安全。
对比两种主流的电池方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属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特斯拉为代表的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的优势是化学性能更稳定更安全,但缺点是能量密度不高。
专业人士表示,“在500℃的温度下,磷酸铁锂材料结构都非常稳定,但三元锂材料在200℃左右就会发生分解,且化学反应较剧烈,会释放氧分子,更容易引发热失控。”
在安全和能量密度的权衡中,比亚迪果断选择了安全第一。但市场对续航的追求,以及政策对能量密度的鼓励等等,比亚迪必须在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才有可能既保住安全优势,同时在续航方面也不落后于人。
这很像当年马自达为了追求人马合一的执著而放弃涡轮增压,继续坚持研发内燃机。
正是抱着这样的匠心,比亚迪通过长宽比上的持续优化改进,以及电池内部技术的不断创新,终于研发出了长宽比10.6的刀片电池。
不仅仅是外观物理上的改变。长96厘米、宽9厘米、高1.35厘米的单体刀片电池,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样插入到电池包里面,在成组时跳过模组和梁,减少了冗余零部件后,形成类似蜂窝铝板的结构等等——刀片电池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创新,实现了电池的超级强度的同时,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体积利用率也提升了50%以上,续航得到大幅提升,可与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竞品一较高下。
此外,刀片电池33分钟可将电量从10%充到80%、以及超出业内想象的低温性能等数据表现,也奠定了其全方位“碾压”三元锂电池的“超级优势”。
刀片背后:367项技术专利,百亿投资打造工业4.0工厂
为了这块刀片电池,比亚迪早就准备了很久。
众所周知,比亚迪靠电池起家。早在1995年,比亚迪就涉足电池技术,24年积累发展,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电池的巨头,产品技术涵盖从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再到储能电池等各个领域。
电动车的风口来临,比亚迪觉察到,动力电池将是未来竞争的核心之一。高投入,高成本的动力电池工厂,只能属于少数头部玩家的业务。基于此,比亚迪不惜一切成本,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工厂。先后在国内7个地区,布局动力电池工厂。
2019年,在重慶璧山区政府满满的诚意打动下,比亚迪在璧山投资100亿元,打造了弗迪电池工厂。
作为刀片电池唯一的生产基地,璧山工厂的规划年产能达20GWH。大致相当于纽约市半年多的用电量,可以装备数十万台新能源车。
造车四大工艺大家耳熟能详,刀片电池的八大工艺恐怕很少有人清楚。第一步配料环节,敏感的化学材料,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对工厂的无尘环境,温度湿度要求极高。配料过程全程自动化控制,材料配比的精度可以控制在0.2%以内。配好的浆料,需要涂在集流体的表面,形成均匀的电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