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与可能性的照见
2020-08-06陈思
文 | 陈思
“材料对于我来说,是个(与我的想法)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元素。我与它们(材料)的关系灵活多变,时而,材料优于我的创作想法,有时是想法占上风。”
—迈克尔·朱①
自20世纪末开始,迈克尔·朱的创作就和他的美韩双重文化背景与早期科学专业的学习紧密相连。多元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架构使得迈克尔得以对现实生成多方面的解读方式,长期处于转化与交融的过程中。饱含不可确定性的变换已成为他的一种创作常态,是“两者之间”这种状态的必要条件与结构。其作品的材料如同进入了阈限空间,在物理化学反应中脱离了原本的物质结构,但反应产物又无法被简单地在物质层面中分析——其在形而上领域的投影是未被结构化的,无法被精确定性,无法被归纳,步入了“纯粹的可能性的领域”。
迈克尔运用了多种形式创作,从光影相交的系列绘画到处于“转变”状态的蘑菇状玻璃雕塑,从日常现成产品形制到碳化作品的系列化趋势。瞬息万变的世界境况是否仍保有惯性,想促使我们在作品其中寻求秩序与熟悉感?可从作品中窥见,艺术家探讨着创作过程和视觉交流中饱有的“转化”概念。系统的科学教育经历让他娴熟地驾驭着化学元素进行精确、稳定地反应;另一方面,多样的文化背景与创作角度如同养料一般培植着他灵动、充满未知的艺术实验。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产生了多种可能性,打破艺术直觉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屏障。
2019 SGA沪申展览现场
卷杀(韧皮部) 硝酸银和油墨画335.3 cm× 243.8 cm 2016
多样低质量恒星(康定路1) 硝酸银画160 cm × 120 cm × 5 cm 2019
在地性创作是迈克尔的叙事结构之一,它可以被诠释成后结构主义和系统美学中出现的一种审美反应,也可以被剖析为一种语言。其中对象、线条、形状、图案、材料和概念传递了一个隐而不宣的系统。这些系列还表明,转型的过程已从现代主义扩展到了与历史、叙事和记忆相交的视觉语言。在这过程中,唯物主义的模式和叙事通过系列作品呈现,例如《多样低质量恒星》(2019)。今年,艺术家将这一创作形式聚焦到了上海康定路。这一社区正处于现代化的城市更新中,旧有的房屋趋于消失或正被取代,其真实记忆也将随着建筑被一同抹去、修改。迈克尔首先探究了康定路周边社区的都市环境、历史以及现状,将这些信息作为“开放源代码”(open source)收集。紧接着,这片城市肌理更迭过程中产生的主题、形式、材料、概念等元素被收集、整合,成为《多样低质量恒星》系列绘画作品的来源,例如老旧建筑的构件、公共区域的广告牌、日常所用的包装材料。这些当地材料被拓印到画布上,经过油墨和硝酸银的处理,使之有别于常规在地性艺术短暂存在于现实中的“过程产品”(Processproduct)——材料的纹理与形态显露在画面上,意味着在地性的材料已转化为另一种艺术元素,以平面的形式留存于画布。《多样低质量恒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映像:一种是建筑构件的肌理,另一种是观看者与所在空间的映像。
银是一种颜色,同时也是一种物质。自2006年起,迈克尔开始运用硝酸银绘画,使得画面呈现镜面反射效果。光影交错的失真图案在光亮的视觉变化中扭曲变形。材质表面的映像由于光线的介入变得起伏不平,在形状的几何形中加入了动态感,使人进入盈满金属介质的空间,近乎失重,最后沉溺其中。当我们进入这种凝视时,物质渐渐发挥它的具体作用,以视觉的效果引导我们关注它的存在。这种意义取决于特定的情境,而这一情境直接影响着画面形状的绝对性变化。化学原料在画面上完成转化显出颜色,除了公式中的物质生成反应,也形成了抽象的图像画面,给已知的化学反应带来了神秘的色彩。把人拉回了对炼金术的认识。②
同步偏差(鼓3) 铸造玻璃55.9 cm× 43.2 cm × 43.2 cm 2017
单呼吸转运(后底支) 模制玻璃52.5 cm ×20 cm × 21.7 cm 2017
同盟 高硼硅玻璃,硝酸银,清漆 99 cm×85 cm× 88 cm 2012
在记录、置换与收集中,迈克尔不仅关注艺术品与空间物质属性的相互作用,同样也使其与创作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关联。古铜色画面上可以看到石库门的纹路、商店招牌的字迹以及包装材料的纹理,这些痕迹让人联想到弄堂生活中的场景与片段,同时也引发了对改造后现代化生活场景的遐想。作品材料的历史文化痕迹与信息的内涵价值被提升至高于画面的视觉表达层次,其叙述性、描述性成为新的画面呈现方式。康定路老旧建筑的历史记忆与未来猜想都被带到眼前,以不失连贯的叙事完成了对社区的讲述,也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在地性创作的概念。
另外两幅与语言相关的作品《语后(翻译)》(2019)和《语后(手语)》(2019)也离不开“银”这一元素。迈克尔统计了语言翻译以及手语翻译需要消耗卡路里的数据,它们印在牛舌上 (舌头是传递语言发声的载体),数据与牛舌被拍摄成像后印制到画布上,最后涂以油墨与硝酸银显影。经过系列雕塑制作、传统绘画、摄影显影与印刷处理,最终呈现的集合画面呈黄棕与绿蓝色调,并具镜面光学效应。集数学、化学、测量与数据为一体的语言被布置在绘画中。迈克尔将物理体系中的语言数据化,借以概念体系中的数字来表达。当主题的形式和内容被简化到最低限度,只剩下一个理性形态的存在,材料本身的质感成为一种观念、一种描述性的话语。绿蓝色调与镜面光泽随着时间流逝仍在画布上变化,在时空中延伸,指向正在发生的“现在进行时”。迈克尔探讨着一种时间性的体验,以及体验中那些无法预知的方面。这种实验性、无定性的状态在画面延续:化学反应、变色、干燥,每种元素都处于变化中,充满不可知性与可能性。③
侦查 (局部) 碳化的橡木和灵芝状蘑菇,玻璃,钢丝 2017
玻璃这一材质也是迈克尔的主要创作材料。他时常从日常空间中选择物体作为原型制作雕塑。杜尚曾对“作品”中“作”的本质作出质疑。而迈克尔给出了他的答案,一件物品可以通过转变材质成为一个作品,如同《同步偏差(第1步)》(2017)、《同步偏差(鞍马1)》(2017)。玻璃本身充满了矛盾:它是坚硬的,也是易碎的;可以是肌理粗糙的,也可以是光滑细腻的;是一种固体,也可以是一种液体。多种二元关系交织,诉说着空间与质感的关系。玻璃传播的语言跟它的特性一样富有延展性和作为创作媒介的潜力,就像《同步偏差(鼓3)》(2017)展示了一种感知合成。由于本身的透明性,透过雕塑可以看到空间的重叠、穿插,展现了雕塑前后的空间,两个空间绵延在统一的结构中。④
《单呼吸转运》是以捕捉一次呼吸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玻璃将其固定而成的系列雕塑。“单呼吸转运”是医学上身体肺部功能的一项测试,用以测量单次呼吸中肺泡内血液与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人类生命活动中无形态的呼吸被玻璃这一固态材质捕捉延续下来,短暂的呼气动作生成的气体赋予了柔性的包装袋造型,进而借由工匠的呼气与液态玻璃交汇,最终以坚实的玻璃固形。在这一系列动作中,艺术家、工匠的身体与作品相连,交流的瞬间被形体化成作品的记忆。作品底部烙印着塑料袋的褶皱肌理,靠近顶部渐变成玻璃的光滑面。雕塑随着体积起伏转折呈现流动变化状。
在充满未知的炫目光泽中,镜面水银与透明玻璃组成的作品占据了空间。《同盟》(2012)以“镜子”制成的绳索连结两根柱子,使之“站立”在墙上,形成隔离栏的姿态。在日常生活范畴内,隔离栏起着限制进入的提示功能——似乎是划分人群在物理和社会层面上“在内”或“在外”的边界。从地面到墙上的变化,经过翻转被重新定位,在形而上的层面,倒置的举动中发生了转移的行为,通过这个行为,隔离栏脱离了日常生活层面被转至艺术的范畴。平滑透亮的玻璃内嵌着镜面水银,看似简单却充满迷思;玻璃的透明性使得包裹在内部的结构逻辑暴露出来,解读由镜面反射组成的可视形状,或是对体块的走向加以诠释。观者可感知自身的倒影以及自身所在空间的延续,这些投影在介质中交互完成了作品与空间的结合。
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创作:油墨到硝酸银、玻璃到木头,乃至碳化的植物。在多元形式的关注中,迈克尔从科学命题走向生物探索。古罗马的贺拉斯认为“时间磨灭了世界的价值”,此诗句一语道破了熵定律的真谛。万物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当能源渐渐失去原来的秩序,将不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苍白发展。地球相对宇宙来说是个封闭的系统,虽然它不能与周围的环境交换物质,但却能交换能量。《侦查》(2019)与《碳化》经过数十天的低温、1000多摄氏度高温处理,能量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最终变成了碳素材料。树枝与蘑菇被烧至碳化,抛除原本的质料与形式,被转化为更易受外界的影响引发氧化、燃烧的结构。其中隐喻着一种毫无确定可言的恒定流动状态,显示出失去原本的能量并进入其他状态的迹象。
材料有趣在于,可以被赋予任何意识及概念,以不同的形式、语言展现出来。置身于材料的转变中,迈克尔将意义与感受注入作品,搅动直觉与错觉。从空间、视觉、形式这些传统雕塑所关注的范畴里引发出来的时间性、恒变性,刺激着观者凝视的瞬间。
注释
①2019年11月8日艺术家采访。
② 艺术家在书面联系中提及。劳伦斯·沙利文:《隐藏的真相:魔法,炼金术和神秘学》,纽约:麦克米伦,1989年,第248~251页。“炼金术”指的是对不可解释的或神秘的自然力进行观察和实验研究。此处是指不可预测也无法言明的科学物质发生效能的过程。
③在个别系统里不存在整体的透明性,只存在部分的透明性。哥德尔于1931年提出的不完全性定理也证明了这一点。“……人类建立的每一数学体系都注定是不完全的。”沃尔夫冈·韦尔施 :《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3页。
④ 海德格尔在晚年发表了一篇速写式谈艺文章,即1969年的《艺术与空间》,在此他提出了“空间化”的概念。他认为,雕塑艺术正是在空间化的意义上揭示出空间的本质,从而以其自身的存在说出了自身存在的事实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