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山 诗歌是生活每天送给我的情书

2020-08-06伍微微摄影安琪

南风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女儿

文/ 伍微微 摄影/ 安琪

何山

祖籍重庆,现居深圳。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秘书长,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公安分局分会暨公安影视研究中心副主席。出版诗集《半卷帘翠》《淡月梳花》。《半卷帘翠》荣登2018全国“最受网民喜爱的劳动者文学好书榜”,获得全国“十佳文学图书奖”“全球华语诗歌大奖赛优秀作品奖”等,《淡月梳花》荣登2019全国“最受网民喜爱的劳动者文学好书榜”。

当世界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

何山成长于教师家庭,从小在城市的中学大院中长大,父亲是高三重点班班主任,教语文。何山打小就在父亲身边,几乎成为父亲的小助教,接触到的主要是各学科的高材生老师们。她说,在父母身边的那段时间,逐渐形成了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她叛逆地迫切地想独自去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994年,何山来到深圳,从事医务工作直到现在。她比喻自己像是父母无意间打造的作品,出炉上市,送进社会接受世人的检验,经得起洗礼与考验就成为合格品,否则就是残次品。

未成家前,她只想自己一个人。生活相对简单,除了上班,下班,就是上班,下班。结婚后,她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除了工作,她满脑子都只想着自己一家子,“有了爱人,心里只有他,和他心中的我,而后有了孩子,家庭就是我的全部”。她说为此几乎放弃了精神上的追求,而自己还异常坚定。没有独立的想法,完全沉浸在母性泛滥的状态。女儿是她的孩子,爱人也是她的孩子,而她自己却成为无人领养的孩子。她赫然发现,自己竟然成长为一个极母性、极女性、极付出、极刚毅的特殊个体。

正是如此,她突然感到生活是如此宁静,静得让她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她产生了强烈要与世界对话,要让世界听到她声音的想法。她爱上诗歌,开始大量阅读,早上读,晚上读,一有时间就读,古今中外均有所涉猎。阅读多了,她很自然地拿起笔来创作,用诗歌记录生活,还原生活,抒发自己的小情绪。她的自省意识在这个时候终于跳了出来,向这种无形的氛围倾尽全力打出有力的一拳。于是,诗歌如瀑布般倾泻在她的生活当中,填补了工作和孩子以外全部的空白。

何山回忆自己写的第一首诗,那种内心世界的困苦和孤独,十几年后还能感受到那种无助,一支笔和一张纸是她找到的唯一出口,彼时,她还不知道自己随手写下的那几行字,就是人们口中的诗歌。诗歌如此美好啊。她认为诗歌是一剂良药,它能治愈心灵的创伤,让人成为强者。从那个时候开始,写诗便成为她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她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觉得诗歌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她说,诗歌已不知不觉融入生活的点滴中,让生活充满无限的诗意。记得女儿5岁时,她曾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几个沉重塑料袋,小家伙特别懂事,趴在她肩上说:“妈妈,等我再长大一点,我就帮妈妈拎东西。”她意识到这就是最朴素、最感人的诗句。以至于,她感动得当场流起泪来。如今,女儿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每次和她一起出门,还是记着不让她拎东西,老让她打空手。若她不听,女儿就会嗔怪:“别逞能了,一会又该说脖子疼、腰疼了。”在她眼里,女儿就是一个诗人,与女儿的相处都是充满哲理的诗。

我选择一种惊艳的表达方式

同样是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为什么何山选择的是诗歌而不是其他的文学表达形式呢?她这样说:“诗歌给我无穷无尽的欣喜,让我拥有一双不一样的眼睛,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诗歌是惊艳的,我自然选择了这种表达方式。”何山热爱诗歌,那是她灵魂碎片的堆积,是内心世界的缩影,是现实生活的演绎。她认为写诗就要写自己喜欢的、关注的、触动的和感动的。唯有这样,笔下的诗句才能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打动别人。

对事业、社会、生命的觉醒,是她人生价值的峰值锻炼和体验。这种觉醒与领悟是自发的,源于她思想的成熟和内心的坚守。她着眼的不再只是个人、家庭,而是放眼人类与社会,关注大背景下的个体命运。她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诗人的,诗人必须具备非同一般的敏锐性。真正的诗人,他的内心与思想,有着无法用理论去归类、分析和描述的因子,它有着无逻辑、无从分析出处、来源、非同寻常的表达,这些与独特的个体有关。诗人在一些人眼里也许是另类的,正是这种另类才给诗人赋予了特别的能量。

谈到“诗人轻生”这个话题,何山说:“诗人轻生只是极少、极个别的极端行为,我们无须去放大,无须过度关注这种现象。有些人,生在极特殊的年代,因为成长背景和特殊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了轻生的结果。事实上,每个行业都有人轻生,希望大家不要将这种现象标签化,让人产生错觉,像是诗人就特别容易轻生似的。我们都要热爱生活,注重健康,善待生命。”

诗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有人把他们的摩擦当成笑声/也有人把他们的笑声当成摩擦”,“我们高高扬起藏在烈酒里的皮鞭/狠狠地抽了生活一记耳光/它痛,但旋转继续”,“你的天空不是何时都秋高气爽/而我无论何时去都恰恰万里无云”……何山的作品风格迥异,她写情绪,写人性,写感悟,写人之常情,写自然之美,写历史……一切的一切,都能以诗句出场,开出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来。

诗友曾在读过何山的诗之后,赞叹道:“世间万物,在她那里都能找到一个恰当的出口,这个出口是美好的,是令人无限向往的。无论忧伤、惊喜、畅快,还是打量、爱恋、哲思,经过她的文字消化,得到独特的诠释。说这是天赋也好,本能也好,是别人学不来的。”

这些年,何山的诗歌获得了不少奖项:《一棵树眼里的世界》在“记住乡愁·诗意周庄”全球华语诗歌大赛中获优秀奖;《半卷帘翠》获十佳文学图书奖;《千年凤城酒,百年老窖情》在凤城老窖全国诗文大赛中,获三等奖;《半卷帘翠》在“2019深圳市优秀群众文学(诗歌)评选”活动中,获诗集类优秀奖;《淡月梳花》荣获2019最受网民喜爱的劳动者文学好书奖,等等。

以何山的个体经验来说,写诗不一定要有诗眼,不用刻意强调诗眼,主要还是得看诗歌整体表达。诗歌是自由的,千变万化的,这才是诗歌的最大魅力。她最喜欢现代诗人余秀华:“她有诗歌的天赋,这是一个好诗人拥有的先天条件,令人羡慕。她的作品有冲击力,让人疼痛和警醒。”在她眼里,像余秀华这样能写出有力量诗句的诗人才称得上是好诗人。除了现代诗人余秀华,她还喜欢读纳兰性德、苏轼的诗词,李清照的词,还有海子、顾城、余光中、叶芝、聂鲁达、仓央嘉措等人的诗。

何山说,她主张的艺术观是,要有自己的特质与个性,能让人有所思考、启发,保持向美、向善、向上的积极态度。她最满意的一组诗是写爱情的,她幽默地说:“尽管那是在充满想象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可最美的爱情都是虚幻的啊。”

“宝安的诗歌土壤营养丰富,适合诗人成长。身边的作家,我最喜欢王国华老师,他的作品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热爱生活,有执着的精神和真实感。”何山说这话时略显激动。

工作于她来说可能是阶段性的,可诗歌却是终身的,是无处不在的。她从来不需要想象“是要选生活还是诗歌?”这样的问题,因为诗歌原本就在她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诗歌是生活每天写给她的情书。她目前最大的人生愿望是,希望女儿能成为一个爱自己、爱生活、爱大自然,自信、能主宰自己内心快乐的人。她还希望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不管是通过工作还是通过诗歌。这也是她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女儿
诗歌不除外
大三的女儿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海的女儿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诗人与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