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LR、PLR、MPV预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

2020-08-06郭莲怡

胃肠病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腺瘤息肉敏感性

陶 丹 郭莲怡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一科(121001)

背景:多种炎症标志物对评估癌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但对癌症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少见。目的:初步探讨NLR、PLR以及MPV对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7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行内镜检查的198例结直肠癌患者(A组)、254例腺瘤性息肉患者(B组)、88例非腺瘤性息肉患者(C组)和202名健康体检者(D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各组WBC、NEU、LYM、PLT、MPV、NLR、PLR、CEA。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的价值。结果:NLR、PLR、MPV与各组性别、年龄均无关(P>0.05)。A组WBC、NEU、PLT、NLR、PLR、CEA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LYM、MPV显著降低(P<0.05)。B组LYM、PLT显著低于C组(P<0.05),NLR显著升高(P<0.05);B组WBC、NEU、NLR、CEA显著高于D组(P<0.05),PLT显著降低(P<0.05)。界值分别为1.93、153.86、10.55 fl时,NLR、PLR、MPV诊断结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877、0.734、0.704;NLR联合CEA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29;联合NLR、PLR、MPV和CEA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32。界值为1.62时,NLR诊断腺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67.1%,AUC为0.659,而PLR、MPV对腺瘤性息肉无明显诊断价值。结论:NLR、PLR、MPV可能对结直肠癌具有提示意义,联合CEA可提高诊断效能;NLR可能为筛查腺瘤性息肉提供一种新的血液学方法。

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位居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1]。据报道,CRC的生存期受病情发展的影响,Ⅰ期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1%,Ⅱ期82%,Ⅳ期仅12%[2]。因此,早期发现对提高5年生存率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占所有结直肠息肉的70%~80%,其癌变率为1.4%~9.2%,癌变时间为10~15年[3]。与不给予任何干预相比,内镜下切除腺瘤可预防75%的CRC[4]。而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基本不会发生癌变。目前结直肠息肉的检出主要依靠结肠镜,对息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过98%,但侵入性、重复性、低依从性、穿孔等风险限制其成为一种普筛工具。

慢性炎症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5]。多种生物学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C反应蛋白可用于评估全身炎症反应,且对多种癌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包括乳腺癌[6]、胃癌[7]、肾细胞癌[8]、非小细胞肺癌[9]、肝细胞癌[10]、子宫颈癌[11]、CRC[12]。然而,目前关于联合NLR、PLR、MPV和CEA诊断结直肠息肉和CRC的研究较少见。本研究通过探讨CRC、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中NLR、PLR、MPV的特点,旨在探讨三者诊断结直肠息肉和CRC的价值。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9年7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确诊的198例初治CRC患者(A组)、254例腺瘤性息肉患者(B组)、88例非腺瘤性息肉患者(C组)。纳入标准:患者资料完整,内镜及其病理结果符合结直肠息肉和CRC者。排除标准:①有急性、慢性炎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除CRC外其他癌症者;②Peutz-Jeghers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③有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④他汀类药物服用史者;⑤肠道准备欠佳、不能进入小肠末端以及视野不清晰者。以同期于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202名作为对照(D组)。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研究方案经葫芦岛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方法

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被检查者禁食8 h以上,抽取静脉血2 mL,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MPV,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结肠镜检查由具备5年及以上经验的内镜医师操作,所有患者接受3 d无渣饮食,聚乙二醇+二甲硅油行肠道准备,便秘者提前3 d口服乳果糖。所有病理结果均经两位病理医师重新阅片后诊断。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采用K-S检验检测数据的正态性,以四分位数描述非正态分布变量,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亚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相关性析。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NLR、PLR、MPV与各组性别、年龄关系

198例A组患者中,男性119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64.4±10.19)岁;254例B组患者中,男性166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56.83±9.61)岁;88例C组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3.38±9.11)岁;202例D组患者中,男性88例,女性114例,平均年龄(50.95±9.27)岁。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组NLR、PLR、MPV与性别、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二、各组相关指标的分析

A组WBC、NEU、PLT、NLR、PLR、CEA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LYM、MPV显著降低(P<0.05)。B组LYM、PLT显著低于C组(P<0.05),NLR显著升高(P<0.05);B组WBC、NEU、NLR、CEA显著高于D组(P<0.05),PLT显著降低(P<0.05)。C组PLR显著低于D组(P<0.05;表1)。

表1 各组间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M(P25,P75)

三、NLR、PLR、MPV、CEA诊断CRC的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界值为1.93时,NLR诊断CRC的AUC为0.877,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83.0%;界值为153.86时,PLR诊断CRC的AUC为0.734,敏感性为63.9%,特异性为75.2%;界值为10.55 fl时,MPV诊断CRC的AUC为0.704,敏感性为74.7%,特异性为57.9%;界值为5 ng/mL时,CEA诊断CRC的AUC为0.849,敏感性为46.7%,特异性为96.1%(表2、图1、图2)。

表2 NLR、PLR、MPV、CEA及其联合诊断CRC的价值

图1 MPV诊断CRC的ROC曲线

图2 NLR、PLR、CEA及其联合诊断CRC的ROC曲线

NLR联合CEA诊断CRC的敏感性为82.8%,特异性为88.9%,AUC为0.929;当NLR、PLR、MPV、CEA联合诊断时,敏感性增至91.1%,特异性为83.7%,AUC为0.932。说明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敏感性,但特异性有所下降,AUC明显升高。NLR联合CEA诊断CRC的效能与四者联合相比无明显差异。

四、NLR、PLR、MPV诊断腺瘤性息肉的价值

界值为1.62时,NLR诊断腺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68.1%,特异性67.1%,AUC为0.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LR、MPV对诊断腺瘤性息肉无明显价值(P>0.05;表3、图3)。

表3 NLR、PLR、MPV诊断腺瘤性息肉的价值

图3 NLR、PLR、MPV诊断腺瘤性息肉的ROC曲线

讨 论

目前已证实约15%的癌症与持续性感染和慢性炎症相关。腺瘤性息肉作为CRC的癌前病变,存在经典的“腺瘤-癌”的癌变途径。正常肠上皮被杯状细胞产生的黏液所覆盖,且细胞之间存在紧密连接,可阻止细菌及其产物进入固有层。而结直肠腺瘤细胞不能产生黏液,形成有效的细胞间连接,使肠道细菌及其产物进入肿瘤基质,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NEU,活化的炎症细胞一方面可产生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中间体,促进邻近上皮细胞发生突变,引起DNA损伤和基因组的不稳定,从而导致癌症发生;另一方面可产生包括IL-23在内的炎性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TNF、IL-6、IL-17、IL-21、IL-22,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在腺瘤上表达,激活NF-κB和STAT3信号,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14]。有研究表明非甾体消炎药可减少全身炎症和CRC的风险[15-16]。NLR、PLR、MPV作为全身炎症标志物,可能对CRC、腺瘤性息肉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中性粒细胞能产生各种细胞因子,有助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促进癌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然而,淋巴细胞具有抗肿瘤的特性,在癌症过程中的免疫监视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主要通过细胞毒性作用引起癌细胞死亡,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扩散[17]。相对于NEU和LYM,NLR具有更好的稳定性。NLR升高,免疫平衡状态被打破,使炎症向促进肿瘤的方向发展,导致预后不良。作为炎症标志物,已证实NLR对多种癌症的预后具有评估价值[18]。Chua等[19]的研究发现,NLR>5与晚期CRC患者进展风险增加有关,且部分患者接受化疗后NLR正常化可改善其无进展生存期。本研究中,CRC组NLR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组、非腺瘤性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而腺瘤性息肉组又显著高于非腺瘤性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与多项研究[20-23]结果相似。

血小板与炎症和血栓形成有关,可释放许多细胞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小板因子和血小板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凝血酶敏感蛋白-1等,在促进肿瘤的血行播散,刺激肿瘤细胞增殖与黏附、浸润,以及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4]。MPV是一种炎症指标,可反映血小板的功能,与疾病活动的严重程度有关[25]。炎症条件下大血小板的降解增加可能会导致MPV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较大的血小板对刺激更敏感,导致大量较大的血小板更有可能被选择性降解[26]。本研究中,CRC组MPV明显低于其余三组,且其余三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多项研究[27-28]结果一致。

PLR升高时,慢性炎症逐渐朝着肿瘤的方向发展。Emir等[22]发现NLR、PLR可作为监测腺瘤性息肉发展至侵袭性肿瘤的标志物。多项研究[29-30]表明NLR、PLR可用于评估早期CRC的预后。本研究中,CRC组PLR显著高于其余三组,但腺瘤性息肉患者与对照者之间无明显差异,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本研究中,界值为1.93时,NLR诊断CRC的AUC优于PLR和MPV,且敏感性高于经典肿瘤标志物CEA,但特异性较低。NLR和CEA联合后,敏感性、特异性、AUC均有所升高。联合NLR、PLR、MPV、CEA四个指标时,诊断CRC的敏感性、AUC提高,而特异性有所下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界值为1.62时,NLR诊断腺瘤性息肉的AUC为0.659,而PLR、MPV无明显诊断价值。说明NLR可能可作为一种筛查腺瘤性息肉的新的血液学方法。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初步研究,故研究结论尚需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腺瘤息肉敏感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计及需求敏感性的电动私家车充电站规划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痤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