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磅!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至2022年底

2020-08-06

运输经理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动补贴新能源

年销量从2009年的不到500辆增长到2019年的120.6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显著进步,产品性能明显提升,年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

然而,受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0%。再加上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今年1-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6.4%。为了对冲疫情影响、促进汽车市场消费、提高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在深入跟踪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方案。

4月23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以下简称《通知》),将原定2020年底到期的补贴政策合理延长到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

稳字当头,补贴政策延长到2022年底

《通知》明确指出,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其中,新能源客车和货车一度成为行业热点。按照原计划,到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可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定的500万辆保有量目标,后续通过非补贴政策接力,产业将逐步实现市场化发展,补贴政策在实现预期目标后退出。

根据产业发展新形势,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汽车消费,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主要考虑:

一是助力解决问题、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早、开局好,但当前仍存在一些现实困难,新能源汽车成本仍然较高,难以与传统车竞争。需要继续给予支持,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二是顺应发展趋势、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电动化是转型升级的方向。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都在加大支持力度。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延续对新能源汽车的财税政策支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是对冲疫情影响、促进汽车消费。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延长优惠支持政策,有助于拉动市场消费,对冲疫情影响,也有利于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扶优扶强,适当优化技术门槛

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

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

《通知》要求,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其中,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18Wh/km·kg;纯电动货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29Wh/km·kg。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坚持“扶优扶强”的政策导向,通过不断提高技术门槛等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明显进步。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由2015年平均约160公里增长到2019年平均约350公里,平均电耗由2015年约17千瓦时/百公里降低到2019年约14千瓦时/百公里,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由2015年平均约95瓦时/公斤提高到2019年平均约150瓦时/公斤。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进入稳步提升的阶段,提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指标与产品安全性的矛盾有所显现。为此,四部委按照技术上先进、质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则,保持技术指标体系总体稳定,给予企业稳定的预期,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安全可靠性。2020年保持大部分技术指标门槛要求不变,2021年-2022年原则上保持稳定,根据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情况等适当调整。同时,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通知》提出,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重点,加快公共交通及特定领域汽车电动化进程

众所周知,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油耗高、污染排放大,每辆中型燃油客车污染排放是乘用车的11.8倍。我国公共交通及特定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低,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底,公务、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网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机场、港口、矿山领域汽车保有量约1000多万辆,电动化比例不到7%。加快电动化有利于实现快速拉动消费、壮大产业规模、减少污染排放和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等多重目标。

为推动公共交通及特定领域加快电动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通知》加大了对上述领域的支持:“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

同时,在补贴资金清算时,四部委将综合参考公告、行驶证、车辆使用单位、国家监控平台等多角度信息,并进行现场核查,综合确定各领域车型类别。

强化监管,完善配套政策

《通知》要求,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牵头部门应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强化管理,要把补贴核查结果同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未按要求审核公示的上报资料不予受理。切实发挥信息化监管作用,对于数据弄虚作假的,经查实一律取消补贴。对监管不严、造成骗补等问题的地方和企业按规定严肃处理。

同时,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条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确保规划落实。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

猜你喜欢

电动补贴新能源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百万元级电动旅行车来袭保时捷 Taycan Cross Truismo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电动自行车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