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运输部:精准有序恢复运输服务,推动复工复产

2020-08-06

运输经理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客运复产农民工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如何当好“先行官”,精准有序推进交通运输复产复工,推动畅通经济循环、满足民生需要?3月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在分区分级、精准施策抓紧抓实抓细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扎实做好试点示范,加快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统筹研究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并做好与“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衔接。

筑牢疫情防控交通关口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保持头脑清醒,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有序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复产复工,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推动畅通经济循环、满足民生需要,更好服务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说。

交通关口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也是守护城市安全的关键防线。根据《意见》要求,要分区分级、精准施策,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继续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实施好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全力支持北京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守住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线,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

疫情导致假期延期,而随着节后返程复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加强防控工作变得十分重要。《意见》指出,要持续加强春运后返程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疫情各项要求,做好交通工具和客运场站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消毒通风、司乘人员防护、乘客测温及信息登记、客座率分区分级管控等防疫措施,严禁客运班车、包车在途经的高、中风险地区上下客,坚决阻断疫情通过交通运输传播扩散。同时,严格落实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

精准有序恢复交通运输秩序

复工复产对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推动复工复产,首先要在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前提下,确保人流物流畅通。各地要避免“一刀切”封路堵路,认真落实分类、分区、分级管控要求,畅通“绿色通道”,打通交通“大动脉”,确保物畅其流。

为此,《意见》指出,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切实抓好保通保畅,低风险地区要恢复封闭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国省干线公路,中风险和高风险地区要动态优化细化有关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交通拥堵。

组织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点对点”的农民工专车(专列)运输服务,保障成规模、成批次外出的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

《意见》旨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各项工作,切实当好“先行官”,更好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同时,《意见》强调,根据不同地区疫情风险程度,分区分级有序恢复公路水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等运输服务。精心做好农民工返岗运输组织,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

“‘点对点’服务主要针对已有工作岗位和新确定工作岗位的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同时也针对用工地比较集中、用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点对点’输送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工作司司长尚建华解释说。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保障广大农民工兄弟安全便捷出行、顺利返岗,是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人力支撑,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直达包车运输,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最佳选择。

“目前,全国已经有四川、浙江、山东、福建等27个省份推行了‘点对点’的一站直达包车业务,特别是四川,今年交通运输部推广了四川省的经验‘春风行动’,通过实施劳务输出地‘送工上门’和劳务输入地‘接工回厂’模式,累计组织包车8万趟次左右,累计运输农民工约170万人。同时,交通运输部有序恢复省际省内的道路客运班线,提供联网售票、联程联运服务,为农民工分散化出行提供保障。初步预计到4月上旬,农民工返岗运输将基本完成。”蔡团结介绍说

复工复产是大考,保通保畅是大局。《意见》指出,全面保障运输通道干线和“毛细血管”畅通,取消对货车正常通行的限制,严禁限制船舶靠港和港口装卸作业,力争实现货物运输“零阻碍”。继续落实应急物资公路运输“三不一优先”和水路运输“四优先”举措,全力保障农资等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和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正常运营。发挥综合运输组合效率,强化与铁路、民航的协作。加大转运力度,切实解决“出村”“进城”两端问题。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恢复交通运输秩序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则表示,当前阶段,为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交通运输部重点在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全面纠正硬隔离等不当行为。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国各类堵点和卡点应撤尽撤、应通尽通,有序恢复正常物流运输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二是有序恢复道路运输秩序。截至3月21日,北京市、湖北省恢复了省内的道路客运运行,其他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了省际省内的道路客运,四川、浙江、河南、贵州、云南、山东等劳务输入输出的省份,在落实防疫措施、严格控制客座率、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扎实做好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包车运输组织工作。春节后,累计发送包车13.8万趟次,运送农民工302万人。三是切实保障春耕生产运输通道畅通。在确保“三不一优先”的同时,加快推进邮政快递进乡村、进社区,保障末端投递,全力做好货物运输“前后一公里”的正常通行保障。

加快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中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目前初步考虑到2050年,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陆海内外联动,地面、地下、水上、空中统筹协同,衔接高效、优势互补、效率优良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意见》强调,要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扎实做好试点示范,加快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统筹研究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并做好与“十四五”规划的有效衔接。

早在2019年4月19日,交通运输部便启动了《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规划纲要》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旨在提出未来30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总体要求、规划目标、规模结构、布局方案和保障措施,为阐明国家战略意图、优化资源配置、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要准确把握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明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高层次的空间网络,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是一张布局完善、规模合理、结构优化、资源集约、衔接高效、互联互通的海陆空骨架网络,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具备覆盖国土、连通全球的能力。在规划编制中,要把握好‘综合立体’的内涵,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服务基层、统筹融合、优化供给、集约绿色、智慧创新、安全第一的原则,实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具备覆盖国土、连通全球的能力。”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编制工作启动会上强调。

切实减轻交通运输企业负担

政策暖心、措施给力,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部从2月17日0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对所有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车辆免收全国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免费期间确保高速公路“免费不免责”“免费不免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意见》明确,全面落实好疫情防控期间免收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政策。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件运输跨省并联许可、运输领域资质和证照管理优化等工作,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

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复工,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尽快复工

同时,抓紧优化完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聚焦费用显示等重点环节,抓紧完善收费系统,协调有关部门加快优化通行费电子发票开具等工作,全面解决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转换磨合期出现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持续深化ETC拓展应用,优化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让企业和群众真切感受到便捷出行的实惠。

疫情暴发之后,多地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阻断疫情传播,给道路客运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客运量断崖式下跌,降幅超过五成。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季度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8.5亿人次,同比下降58.4%。全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完成67.4亿人次,同比下降56.7%。

《意见》强调,要努力帮扶交通运输企业。对执行应急运输保障任务的交通运输企业提供支持。加大对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的支持保障力度,推动解决免收通行费后公路交通面临的债务、养护资金等困难。指导运输企业及时用好增值税免征、阶段性减免社保和公积金等优惠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重点纾解小微运输企业经营困难,切实做好道路客运业户、货运司机、出租车司机、船员等重点群体帮扶工作。

此外,《意见》指出,要加强运输市场引导和监测。强化疫情期间运输市场和企业运行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加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增强运输市场主体信心,努力确保运输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

“2019年,我们实现了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现实,持续改善的交通运输条件为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表示。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意见》提出,要高质量完成“两通”兜底任务。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剩余8个省(自治区)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推动落实地方发展农村客运主体责任,建立农村客运发展长效机制,因地制宜灵活采取公交、班线、区域经营、预约响应等方式推动农村客运开通运营,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扶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举措,加大对“三区三州”的脱贫攻坚力度。以云南怒江州为例,贫困正在怒江州迅速消减,至2019年底,其剩余贫困人口4.4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09%。

《意见》强调,将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加快推进普通国道、撤并建制村等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窄路加宽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定点扶贫、对口支援和联系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收官工作。

猜你喜欢

客运复产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复工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泉州巾帼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