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官能度光活性单体对塑胶UV光油性能影响研究

2020-08-05廖勇谭兵陈三林余龙颖

家电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官能交联密度光泽度

廖勇 谭兵 陈三林 余龙颖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70

1 引言

目前家电行业中塑胶件表面涂装常采用底涂加面涂的两涂工艺,其中底涂多为单组分的热塑性丙烯酸脂底漆,而面漆常采用UV光油[1-2]。UV光油主要改善并提高塑胶件表面硬度以防止刮伤,同时还起着改善塑胶件表面光泽的作用[3]。与常规涂料相比,UV光油具有环境污染小、固化快、能耗低的特点,因而在家电行业中得到大量应用[4]。光活性单体是UV光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稀释预聚物调节体系粘度,而且还参与到树脂的交联固化当中,对UV光油各种性能产生重要影响[5]。

本文以六官能度及二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为预聚物,以DPHA及DCPDA为光活性交联单体,以184为光引发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在热塑性银粉底漆上罩光的UV光油,探讨了DPHA与DCPDA的比例对UV光油硬度、附着力、耐水煮、光泽度、高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R-1219(六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中山杰市达化工有限公司;R4265(二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艾德合成化工有限公司;6068(含溶剂型丙烯酸酯改性预聚物),台湾长兴化学品公司;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DCPDA),上海光易化工有限公司;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连云港升南化学有限公司;TEGO-432助剂,南太化工有限公司;乙酸乙酯(EAC),乙酸丁酯(BAC),济南德厚化工有限公司。

2.2 实验仪器

分散机,STSJB-120型,上海索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烘箱,FR-1210型,吴江吴越烘箱设备有限公司;紫外光固化机,UVA-322型,东莞心舟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实验室水喷柜,华纬设备有限公司;光泽仪,德国BYK 456型号,德国BYK公司;水煮箱,DK-8AS型,上海合恒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冷热冲击试验箱,广州天元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百格刀;3M胶带。

2.3 UV光油制备

按表1中各原料质量配比,将预聚物R-1219、R4265及6068加入到容器当中,再按比例加入DCPDA、DHPA及相应的溶剂EAC、BAC,然后以1300 rpm搅拌分散10 min使预聚物完全溶解,最后再加入光引发剂184及TEGO-432助剂低速搅拌5 min,静止5 min消泡后待用。

2.4 UV涂层制备

使用空气喷枪将制备好的UV光油在水喷柜中喷涂于涂有单组分银粉底漆的ABS样板上,UV光油喷涂气压为0.35~0.55 Mpa,喷幅为4~10 cm,喷涂距离为(15±5)cm,喷涂膜厚为(25±2)um,喷涂结束后将样件在自然状态下流平2 min,然后将样件置于60℃烘箱中预热5 min,最后将样件放入UV固化机中固化,固化能量为800 mj/cm²。

2.5 附着力测试

按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进行测试,0级最佳,5级最差。

2.6 硬度测试

按GB/T 6739-1996《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中规定,用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以0.5 mm/s的速度刮划20 mm进行测试。

2.7 耐水煮测试

将样件于60℃水中煮6 h,取出后用滤纸吸干掉表面的水,立即观察光油外观,放置24 h后进行附着力测试。

2.8 光泽度测试

按GB/T 1743-1979《漆膜光泽测定法》中规定,用60°测量角的光泽仪进行测试。

2.9 冷热冲击性能测试

将样件置于冷热冲击试验箱中,按照(-20℃ 2 h,60℃ 2 h)循环12个周期,从低温开始试验,试验完成后自然恢复至常温,检查外观;放置12 h后进行附着力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硬度影响

图1 DPHA/DCPDA比值对UV光油硬度影响图

图2 DPHA/DCPDA比值对UV光附着力影响图

图1 为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硬度影响图,由图1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UV光油的硬度从HB增加至2H。这是因为UV光油固化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UV光油中的引发剂吸收紫外线后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在体系中引发预聚物与光敏单体发生交联聚合,在极短时间内使光油由液态转化为固态,从而形成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DCPDA为二官能度单体,DPHA为六官能度单体,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体系中的六官能度单体含量增加,使UV光油的交联密度增加,形成了更加致密的空间网状结构,因此光油硬度增加。

3.2 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附着力影响

图2为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附着力影响图,由图2可知,当体系中只有DCPDA或DPHA/DCPDA比例较小时,UV光油对底漆的附着力为0级,表现出较好的附着力,但当DPHA/DCPDA比例进一步增加时,UV光油对底漆的附着力降低。这是因为DPHA/DCPDA比例较小时,光油中六官能度单体含量较少,体系交联密度低,光油体积收缩较小,UV光油分子中有较多可自由旋转的极性分子链段,这些可旋转的极性分子链与底漆树脂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吸附点,因而表现出较好的附着力;当DPHA/DCPDA比例增大时,光油交联密度增加,聚合物分子中可自由旋转的极性分子链段减少,导致与底漆树脂之间活性吸附点减少,使分子间作用力降低,从而出现附着力下降的结果。另外,当DPHA/DCPDA比例较小时,UV光油中分子量较小且渗透溶胀能力较强的DCPDA单体较多,可以对底漆进行溶胀腐蚀形成微孔,UV光油交联固化后,可在底漆与UV光油之间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因而附着力较好;当DPHA/DCPDA比例较大时,DCPDA含量减少,单体对底漆的溶胀腐蚀能力减小,UV光油固化后与底漆间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减少,致使附着力下降。

3.3 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光泽度影响

图3 DPHA/DCPDA对UV光油光泽度影响

表1 UV光油配方

表2 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耐水煮性能影响

表3 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冷热冲击性能影响

图3为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光泽度影响图,由图3可知,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UV光油光泽度依次减小。这是因为UV光油的光泽度主要与其表面平整度有关,表面越平整,反射光的能力越强,其表面光泽度越高。DPHA与DCPDA表面张力分别为42.0 mN/m、37.9 mN/m,当DPHA/DCPDA比例较小时,体系中DCPDA含量较多,UV光油表面张力相对较低,施工时可使UV光油更容易流平铺展,从而增加了UV光油的表面平整度,因此光泽度较高。但随着六官能度DPHA单体的增加,UV光油表面张力增加使得涂层流平效果变差,光油固化后表面出现橘皮波纹,因而光泽度降低。

3.4 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耐水煮性能影响

耐水煮性是漆膜性能测试当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漆膜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同时也可以反应漆膜的致密度以及湿热附着力[6]。表2显示了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耐水煮性能的影响,由表2可知,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UV油光在60℃水中煮6 h后,外观状态分别为起泡、正常、正常、轻微开裂、严重开裂,而附着力分别为1级、0级、0级、2级、3级。这是因为当DPHA/DCPDA比例较小时,光油中的DPHA含量较低,光油交联密度较低,其对水分子屏蔽较差,水分子透过UV光油使其隆起而出现起泡现象,同时附着力下降。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UV光油交联密度增加,水分子无法穿过光油层,因而外观及附着力正常。当DPHA/DCPDA比例进一步增加时,UV光油交联密度进一步增加,体积收缩增加,固化后的光油内应力较大,高温水煮后出现开裂现象,同时附着力下降。

3.5 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冷热冲击性能影响

冷热冲击主要用于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涂层性能的影响。UV光油覆于单组份的银粉底上主要起保护底漆及外观装饰作用。表3显示了DPHA/DCPDA比例对UV光油冷热冲击性能的影响。由表3可知,当DPHA/DCPDA比例较小时,UV光油外观及附着均无异常,这是因为体系中六官能度的DPHA含量较低,使预聚物的交联密度较低,UV光油热胀冷缩系数与底漆较相近,因而外观及附着力无异常;但当DPHA/DCPDA比例进一步增加时,UV光油中的DPHA含量较高,使光油交联密度增加从而形成了致密的空间网状结构,光油层内应力急剧增大,而底漆树脂为线性结构的热塑性丙烯酸树脂,UV光油与底漆树脂之间的热胀冷缩系数相差较大,在冷热交替的环境下,UV光油出现开裂现象,同时附着力下降。

4 结论

(1)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UV光油交联密度增加,硬度从HB增加至2H,而附着力从0级减小至2级。

(2)随着DPHA/DCPDA比例的增加,UV光油光泽度从109 GU降至93 GU。

(3)当DPHA/DCPDA比例较低时,UV光油水煮起泡,附着力为1级;当DPHA/DCPDA比例增加至1∶3时,UV光油附着力及外观良好;当DPHA/DCPDA比例超过1∶3时,光油层水煮开裂,附着力下降为2级至3级。

(4)当DPHA/DCPD比例小于等于1∶3时,UV光油冷热冲击性能无异常;当DPHA/DCPD比例大于1∶3时,冷热冲击性能异常,光油层出现开裂,附着力下降为2级至4级。

猜你喜欢

官能交联密度光泽度
单位点官能化聚苯乙烯合成研究
橡胶交联密度测试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影响高光黑色ABS树脂光泽度因素分析
5052铝合金阳极氧化黄蓝色差相关性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介分类的再思考
不同光泽度印刷品颜色测量的试验研究
2,2′-二苯甲酰氨基二苯基二硫化物脱硫废乳胶的研究
工艺参数对日用陶瓷镁质无光白釉的影响
HTPB官能度数学模型建立
有机硅高沸物在硅酮密封胶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