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门原发ALK阳性的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2020-08-05郇通周虹李巧云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肉瘤本例免疫组化

郇通,周虹,李巧云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具有骨骼肌分化倾向的原始间叶性肉瘤,属于恶性软组织肿瘤中常见疾病,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特别是15岁以下儿童中为最为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肉瘤之一。根据肿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MS)、实体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RMS)、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及其他特殊类型。其中,ARMS往往预后更差。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肛门的ARMS,复习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帮助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例为女性,21岁。因“发现肛旁肿物半月余”于2018年9月收治本院,无疼痛、便血、发热、畏寒等。查体:肛周触及肿块,最长径约4cm,活动度欠佳,质地硬。B超提示肛周不均质回声团,大小 4.0cm×3.5cm×2.5cm,首先考虑“炎性包块”。行肛周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肛门直肠左后方,大小约5.0cm×4.0cm×5.0cm,表面结节状,质地硬,边界尚清,与肛门括约肌密切相关,深度达肛提肌水平。术后病理诊断:肛门实体型为主的ARMS,后行肛周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行VAC方案定期化疗12次,随访20个月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1.2 方法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小时后多部位2~3mm厚度取材。经常规石蜡包埋后,4μm切片并行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两步法。 检测一抗为:MyoD1、Desmin、ALK、Vimentin、CgA、CK、Cam5.2、Syn、LCA、CD3、CD20、HMB45、Melan-A、S-100、Myosin、CD99、Ki-67,抗体试剂盒均来自DAKO公司。判读结果参考试剂盒说明。

2 结果

2.1 巨检 送检标本为灰红色不规则组织一块,大小4.0cm×4.0cm×3.0cm,切面肉质感、灰白、质中。

2.2 镜检 肿瘤细胞以实性片状、巢团状分布为主(图1A),部分区域呈腺泡状结构(图1B)。可见肿瘤细胞穿插于肌间生长和脂肪浸润。实性区域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多边形,核浆比例增大,间质见纤维血管分隔。腺泡状结构区域,肿瘤细胞胞浆透明或淡染,部分细胞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瘤巨细胞可见(图1C)。未见明确的胞质嗜酸性的横纹肌母细胞。

2.3 免疫组化 Desmin、MyoD1、ALK弥漫强阳性 ,Vimentin 阳 性 ,CgA 散 在 少 许 阳 性 ,CK、Cam5.2、Syn、LCA、CD3、CD20、HMB45、Melan-A、S-100、Myosin、CD99 均为阴性,Ki-67 增值指数 30%(图2)。特殊染色PAS散在阳性。

3 讨论

3.1 临床与病理特征 ARMS多发生于青少年(10-25岁),约占RMS的 31%,发病率在 RMS亚型中居第二。男:女比例1.2~1.3:1,男性发生率略高。需要注意的是,ARMS也可发生于成人,甚至在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也可见到[1]。成人与儿童、青少年相比预后更差[2]。肿瘤发生部位以四肢深部软组织多见,其次为头颈部、躯干、盆腔和腹膜后。肿块大多生长迅速,与骨骼肌密切相关。肉眼观察,肿瘤与周围界限不清,切面肉质感,灰白或灰红色,质地中等。肿瘤大小平均7cm,可伴有出血、坏死。本例为女性,发病年龄为21岁,符合常见发病年龄。但本例肿瘤发生于肛门,属于较少见部位。临床初步诊断因缺乏观察手段容易漏诊和误诊,需结合病理诊断。本例镜下为大片实性区域,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有纤维血管分隔。部分区域呈典型的腺泡状结构,以透明细胞或嗜酸性淡染细胞为主。最终诊断为实体型为主的ARMS。ARMS免疫组化特点为表达肌源性标记物:Desmin、MyoD1及Myosin和Myogenin阳性,部分患者还可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CD56、CgA)[1],本例CgA 也呈现少许阳性表达。

图1 肿瘤形态学表现。 1A:肿瘤呈实体巢团状区域(HE×100);1B:肿瘤呈腺泡状区域(HE×200);1C:肿瘤部分区域可见核分裂像及瘤巨细胞(HE×400)。

图2 免疫组化表现。 2A:Desmin 阳性(En Vision×400);2B:MyoD1 阳性(En Vision×200);2C:ALK 强阳性(En Vision×200);2D:CgA 散在阳性(En Vision×400)。

3.2 鉴别诊断 本例ARMS镜下特点为圆形、卵圆形及多边形肿瘤细胞,以实性片状、巢团状结构为主,伴纤维血管分隔。主要需与“小圆蓝”类肿瘤[EWing/pPNET、神经母细胞瘤、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SRCT)及小细胞癌]和淋巴瘤相鉴别。部分肿瘤细胞嗜酸性淡染或透明细胞样,呈腺泡状结构。这一组织学特点需与透明细胞肉瘤(CCS)、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相鉴别。另外,由于发生于肛门,部分区域细胞异型性大,核不规则,核分裂象多见,需与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鉴别。另外,本病主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EWing/pPNET EWing/pPNET。镜下形态除与ARMS相似的细胞形态及结构外,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常见,另外在少数肿瘤中也可呈现器官样结构、腺泡状结构、血管瘤样结构等。除形态特点外,EWing/pPNET也常发生于青少年,但发生部位往往在脊柱旁、胸壁、臀部、大腿上方、肩部和上肢等。免疫组化特点:常表达Vimentin和CD99。细胞遗传学异常:t(11:22)(q24;q12)易位产生的 EWS/FLI-1融合蛋白检测率高达85%,具有诊断价值[3]。(2)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从发病年龄上看,常发生于婴幼儿,85%患者发生在5岁之前。部分患者具有家族病史,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见发病部位位于腹膜后/肾上腺髓质、腹腔、胸腔/纵隔等。形态上根据分化程度分为未分化、低分化和分化型三种。其中未分化和低分化形态与ARMS类似,但瘤细胞胞核染色质往往呈粉尘状。部分区域可见神经纤维网和(或)Homer-Wright菊形团。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NSE、CgA、Syn、CD56等神经内分泌标记,呈弥漫强阳性表达。本例中CgA出现散在阳性特点,但Syn表达阴性。ARMS部分病例神经内分泌标记可表达阳性,因此,对于神经内分泌阳性的类似镜下特点的软组织肿瘤需要确定是否为ARMS。神经母细胞瘤常见MYCN基因扩增、TrkA(酪氨酸激酶)过表达。MYCN扩增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4],而TrkA过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5]。(3)DSRCT。常发生于腹腔和盆腔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肿瘤,青少年和儿童多见。镜下见小圆形瘤细胞呈巢状分布,被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因其具有多向分化,免疫组化表达多种分化方向的标记物。上皮性标记CK、EMA,间叶成分标记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肌源性标记desmin,上述标记物均可表达。其中desmin阳性表达特点与ARMS相比,前者通常为核周点状分布而后者为核阳性,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细胞遗传学特点大部分 DSRCT 患者常有 t(11:22)(p13;q12)易位,EWS-WT1 融合基因的表达[6]。(4)CCS。为一种具有色素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肿瘤。多发生于青年人,好发于四肢末端,常见于足、踝关节,肿瘤细胞多呈透明细胞样,巢状、片状分布,与ARMS相比,部分区域细胞可有色素颗粒。免疫组化与恶性黑色素瘤表达类似:S-100、HMB45、MalenA弥漫阳性。大多数CCS 患者存在 t(12:22)(q13;q12)易位,产生 EWSATF1 融合基因蛋白表达阳性[7]。(5)ASPS。好发于青少年,年龄中位数为25岁。肿瘤多位于四肢、躯干,尤其是大腿和臀部。镜下特点:瘤细胞排列成器官样或腺泡状结构,瘤细胞胞质多嗜酸性,也可透亮淡染。胞质内常可见特征性的耐受淀粉酶的针状、棒状结晶物。免疫组化表达TFE3,也可表达 desmin,MyoD1(胞质染色阳性),但不表达myogenin。特殊染色PAS阳性。ASPS常见der(17)t(X:17)(p11.2;q25)的突变,产生 ASPL-TFE3 基因融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诊断价值[8]。

综上,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对于鉴别诊断帮助较大(表 1)。一线抗体首选 CK(AE1/AE3)、Vimentin,然后根据一线抗体表达情况进行二线抗体的选择,详见表2。最终为形态学观察提供诊断思路。

3.3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特点 80%ARMS可发生融合基因突变,其中 60%发生 t(2:13)(q35;q14)的突变,造成PAX3-FOX01融合基因形成;另外20%发生 t(1:13)(q36;q14)的突变,造成 PAX7-FOX01融合基因形成[9]。PAX3基因和PAX7基因同属于PAX基因家族,PAX基因家族具有编码MyonD和myogenin转录因子的功能。因此,在ARMS患者中几乎全部可以检测到MyonD或者myogenin的蛋白表达。正常生理状态下,PAX3及PAX7基因在骨骼肌分化初期会表达,随着分化的成熟,其表达程度在下降。而FOX01基因具有编码促进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成熟的转录因子的能力。PAX3/PAX7-FOX01融合基因蛋白除了兼有上述各个基因作用外,还可以通过调控相关mRNA,抑制DNA甲基化,进而促进细胞增殖、转录因子的高表达以及造成多倍体形态[10]。多种经典的肿瘤通路在ARMS中同样存在作用。研究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活化信号蛋白AKT发挥其磷酸化功能,进而通过磷酸化修饰多种酶、转录因子等调节细胞分化和增殖。约有40%的ARMS患者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11]。另有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可以通过Hedgehog蛋白与该信号通路中的PTCH跨膜蛋白相结合,然后激活SMOH跨膜蛋白,进而通过一系列细胞内的复杂磷酸化等修饰过程,最终使细胞增殖失去抑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12]。

表1 ARMS鉴别诊断要点

表2 抗体选择在ARMS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3.4 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 研究报道,PAX7-FOX01融合基因患者预后往往优于PAX3-FOX01基因患者,前者4年生存率可达77%,后者仅55%。此外后者常发生远处转移,以骨髓转移多见[13]。ARMS往往采用综合治疗,针对原发灶的手术根治、病灶部位的局部放疗及随后的系统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化疗药物现阶段主要采用VAC方案(长春新碱、达托霉素及环磷酰胺)。通过研究该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发生机制,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多依据。在ARMS融合基因患者中,存在DNA被抑制甲基化的现象。基于此,DNA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用作辅助治疗[14]。此外,临床实验报道,在患有ARMS的小鼠模型中,给予二甲双胍、维甲酸及塞来昔布(Celecoxib)治疗可有效缓解甚至抑制ARMS肿瘤生长速度[15]。针对PI3K-AKT信号通路在AR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肿瘤细胞系及患病动物模型中,AKT相关抑制剂(PKC412等)显示出较强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16]。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肺癌、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不错的疗效。在ARMS患者中ALK也存在高表达现象,并且ALK表达阳性的患者往往预后更差[17]。通过对ARMS分子机制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揭开疾病发生、发展的秘密,而且可以针对性用药,为缓解或治疗该疾病提供巨大帮助。

猜你喜欢

肉瘤本例免疫组化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西门子S7-1500 PLC串行通信的应用
窗外
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1例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