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影响研究

2020-08-05姜培培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双创变量

姜培培

(皖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曾经的世界工厂逐渐向中国创造改变,全国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热潮。创新创业活动对社会各领域都有积极作用,社会各界对其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据统计,在全球经济增长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创新创业占到了3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性[1]。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高校扩招导致在校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超市场需求,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政府和学校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各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全面的支持,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2]。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经济社会的进步为大学生创业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机遇,但大学生的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各种困境与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为完善安徽省的创业体系提供有效建议。

二、文献综述

社会的变迁加快了学者对创新创业研究的进程,大多数学者是从政府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很多学者指出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行为有重要促进作用。汪涛等[3]对我国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了整理研究,对其中的技术类扶持政策进行了重点梳理和关注,得到了协同效应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臧维等[4]认为我国目前缺乏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而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够发现和解决现行创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提升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建立科学的创业政策评价机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郑健壮等[5]对具体的创业政策进行了研究,发现政府直接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资金扶持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力度最大,并就创业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战略性的指导建议。王尧骏等[6]认为我国创业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单一的,系列的创业政策构成了完整的系统,政策与政策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实施都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纵观学者们对创新创业政策研究的情况可以看出,多数学者的研究范围虽都比较广泛,但没有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对政策进行剖析,如在众多的创业政策中,哪些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比较有益,哪些政策的作用最大,研究学者都没涉及。因此,本文以安徽省的创新创业政策为例,探究其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的积极意义,此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三、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一)研究假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双创政策有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三种类型,这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现行创业政策的梳理中发现,不同的政策类型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供给型创业政策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重要动力,需求型创业政策是重要拉动力,环境型创业政策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

1.假设H1:供给型双创政策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产出

供给型双创政策包含技术研发、财税优惠和教育培训三项重要内容。技术研发政策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是为了促进新技术的研发进程,加快转化效率,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技术研发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了重要条件,借助政府的力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税收政策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优惠,可以增加创业项目的活动资金,提高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存活率。税收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产生直接影响,可以为大学生创业公司降低税收负担,提高企业活力和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创造条件。在教育培训方面,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在理论上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企业实践则能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由以上分析可知,供给型双创政策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1。

2.假设H2:需求型双创政策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产出

需求型双创政策包括政府采购和技术标准两项内容,政府采购能够直接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良好的市场渠道,提升整体的发展潜力。但政府采购的前提是需要创业项目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以此迫使创业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造高品质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会形成良性循环,并不断向上发展。通过技术标准规范的达标约定,可以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得更加高效、有保证。技术标准的制定能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向社会输送符合市场标准的产品,保证创业项目的安全及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2。

3.假设H3:环境型双创政策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产出

环境型双创政策包含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支持和创业服务四个维度。基础设施建设包含多方面,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有创业基地、产业孵化园的建设,它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创业成本,为创业活动提供极大便利。大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大学生创业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创业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的输出创造了条件。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尊重知识成果的最大体现,可以增强大学生开展技术研发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创业。校园生活是最为纯粹的,大学生没有进入社会,也没有面临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社会资源来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而研发成果的转化往往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此时,政府的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金融支持拓宽了创业项目的资金来源,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深入发展。创业服务政策包括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使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更为标准,降低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H3。

(二)理论模型

根据上述假设论证,提出以下研究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在模型中,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将双创政策划分为环境型双创政策、需求型双创政策和供给型双创政策三种类型,不同的双创政策类型也分别有不同的维度,多层次、多角度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发展。

图1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研究模型

四、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为收集数据,本研究通过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设计调查问卷。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量表均采用国内外的成熟量表,国内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也多次使用过,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在问卷编制上采用李克特五点法进行设计,赋值1到5来反映影响强度,对应采用“完全没有影响”“部分影响”“一般影响”“比较影响”和“完全影响”来进行量化处理。本次调查以安徽省英语翻译相关创业项目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89份,回收有效问卷451份,有效问卷率为92%,符合实证研究要求。

(二)数据信效度检验

在信效度检验中,采用Cronbach’s α来衡量数据信度,采用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来综合反映问卷效度。数据信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变量供给型双创政策的KMO值为0.863,大于临界值0.7,Chisq值为392.121,p值为 0.000,df值为 13,Cronbach’s α 为 0.783,说明供给型双创政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变量需求型双创政策的KMO值为0.792,大于临界值0.7,Chisq值为 273.102,p值为 0.000,df值为 6,Cronbach’s α为0.710,说明需求型双创政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变量环境型双创政策的KMO值为0.801,大于临界值0.7,Chisq值为191.831,p值为 0.000,df值为 11,Cronbach’s α 为 0.882,说明环境型双创政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变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KMO值为0.846,大于临界值0.7,Chisq值为119.270,p值为0.000,df值为8,Cronbach’s α为0.801,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表1 数据信效度检验结果

(三)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由表2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变量供给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相关系数为0.09,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变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假设H1得到初步验证;变量需求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相关系数为0.21,且在10%水平上显著,说明变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假设H2得到初步验证;变量环境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相关系数为0.17,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变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假设H3得到初步验证。

表2 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相关性分析结果

(四)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

为使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判断更加科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如表3所示。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拟合优度指标GFI、NNFI和CFI值均大于0.9,RMR值为0.051<0.08,RMSEA值为0.037<0.08,可知模型拟合度指标均符合实证研究标准,可以认为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

表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由表3可看出,变量供给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198,p=0.008,说明供给型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假设H1得到进一步支持;变量需求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261,p=0.002,说明需求型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假设H2得到进一步支持;变量环境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271,p=0.003,说明环境型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假设H3得到进一步支持。

五、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结论

安徽省的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政策类型所表现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变量供给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198,p=0.008,说明供给型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变量需求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261,p=0.002,说明需求型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变量环境型双创政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271,p=0.003,说明环境型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根据回归系数可以判断,环境型双创政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出的影响最为强烈,因此,政府在扶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加环境型双创政策的比重。

(二)对策建议

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升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出对策建议如下:第一,逐渐加大财政和融资扶持力度。合理的税收财政政策可以减轻大学生创业者的压力,并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融资渠道方面,可以鼓励有责任感的企业参与其中,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大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资金去实现创业目标[7]。第二,重视创业环境的完善和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孵化基地建设不仅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实践的场所,还能提供财务、技术、资金等服务,规范企业经营活动,提升创业企业的整体存活率。第三,重视大学生创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创业有很高的风险,并非所有的创业项目都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在正式开始创业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创业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可以极大地提高创业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提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8]。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双创变量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抓住不变量解题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