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

2020-08-05杨玉轩

市场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集群河南旅游业

杨玉轩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81)

一、 文献回顾

目前,旅游产业不断发展,逐渐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的繁荣。

Michael E.Porter 表明,旅游业具有很强的集群效应,国家应该以集群为目标,重点支持旅游企业发展,Marina Novelli等则表明,集群能够有效促进国家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将波特的“集群”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范式,进一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水平,Truong Hong Trinh 指出旅游产业集群对于建立区域间经济联系、合作机制和竞争战略具有关键作用。杨晓慧研究发现,旅游业的集群和经济增长速率之间的关系呈现为“U”型。 褚蓓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陕西旅游产业集群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 杨正华研究分析了湘西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表明旅游产业集群应多和经济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旅游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在延伸,但是由于影响两者关系的因素众多,各个区域的情况有所差异,尽管是同一个地域,发展阶段、区域内产业结构、经济情况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文章重点研究了河南地区,并通过推拉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阐明河南旅游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效策略,为提高河南旅游业集群和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参考。

二、 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河南旅游业发展概况

河南依太行傍黄河,再加上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资源禀赋优越。 2009~2018 年10 年间,对于该省份来说,不管是4A 级及以上景区吸引的游客总数,还是旅游业的总收入,都在进一步增长。 4A 级景区的数量从2009 年的72 个提高到2018 年的178 个,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也从2009 年的2.34 亿人次上升到2018 年的7.86 亿人次;2018 年旅游业总收入较2009 年翻了两番,由此也充分证明旅游业对河南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凸显。

(二)各地市旅游业发展规模

河南的18 个地级市中,洛阳市3A 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多达54 家,信阳、郑州和南阳分别有43 家、40 家和36 家,其他地市景区数量较为相近,但鹤壁、濮阳和济源3A 级及以上景区数量各只有9 家;郑州市三星级及以上饭店数量占有优势,有72 家,南阳、洛阳和信阳分别为61 家、50 家和30 家,安阳、商丘、鹤壁、濮阳、漯河以及济源6 市,三星级及以上饭店数量都是只有个位数。 由此可以看出,鹤壁、濮阳和济源无论是景区数量还是星级饭店数量都不占优势,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急需得到区域主要旅游城市的带动;其他地市旅游发展水平较为相近,但是与郑州、洛阳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需整合区域内部嵩山、伏牛山和太行山的旅游资源,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实现区域内部各地市旅游产业的共同进步。

三、 河南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

(一)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旅游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极大地驱动了河南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衡量河南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前提,利用2008 ~2018年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旅游总收入指标计算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旅游业总收入增长率:

Ri=(当年旅游总收入-上年旅游总收入)/上年旅游总收入

旅游业总收入依存度:

Ti=当年旅游总收入/当年GDP

通过上述指标进一步构建下列模型:

①旅游业对经济增长作用模型:

②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模型:

它能够进一步体现旅游业的带动作用,还能够表示旅游业参与国民经济分工的程度和产业规模对经济的贡献。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2009~2018 年间河南旅游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如表1 所示。

表1 河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根据统计数据来看,2009~2018 年10 年间,旅游收入依存度逐渐在增加,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旅游业对河南经济的贡献率较大,其平均水平为26.58%。 说明了最近十年河南旅游产业集群较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地缘上的集聚可以让群中的旅游和相关领域实现高效、低成本地使用基础的设施、资料以及劳动力等;相近的公司由于其相同的文化以及价值观,进一步促进了二者的合作,增强信任。 网络化关联能够让相应的企业经过互相的学习、合作和竞争,进一步促进群内企业不断创新。 河南旅游产业由于地缘上的相近性、文化上的相同性以及网络交流的相互性所产生的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降低了群内旅游行为主体的成本,有效减少了新产品、技术以及经营方面的花销,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2.增强对资本的吸引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旅游产业集群内部大量集中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对完整的体系,可以进一步减少新企业投资出现风险的概率,能够吸引旅游资本,进一步为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通过发挥集群优势吸引旅游投资,完善道路、住宿等基础设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旅游产品,增加集群知名度,进一步增强区域整体的竞争力。

(二)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为了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河南省经济状况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经济弹性等有关理论,利用旅游收入增长率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率设置代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公式。 上述公式能够进一步体现出经济状况对旅游产业集群的间接影响,能够把经济状况对旅游产业集群的间接影响进行量化处理。 具体公式:

其中Et代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指数;Gt代表旅游收入增长变动率;Gr代表区域生产总值变动率。

图1 近10 年河南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推动

通过图1 发现,2009 至2018 年期间,仅2010 年旅游业的集群发展指数不超过1,其余年份都超过1。 由此得出:河南省的整个经济状况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区域经济较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主要表现如下:

1.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

对于旅游的交通运输、接待工作以及娱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都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 到2018 年为止,河南省的铁路运营里程达到了5460.10 km,铁路和公路旅客运输总量分别为1.71 亿、9.37 亿人次,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955.74 万人次。 省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仍在继续:截至2019 年10月,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中,公路建设投资约462.02 亿元,内河建设投资约1.3 亿元,其他建设投资约24.5 亿元。 这些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进一步增加了河南省交通以及接待等设施的数量。

2.旅游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形成

如今,河南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多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其在投资、税收和补助等方面提供经济支持,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竞争优势。 目前,整个省份共有178 个4A 级及以上的景区,比2009 年多了106 家;清明上河园实景演出、少林寺演武厅功夫表演、洛阳牡丹花展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娱乐项目,成为向世界展示河南文化的窗口。 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大繁荣表明,区域政策以及经济发展促使旅游产业快速前进,形成了具有地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

四、 河南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对策

(一)培育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研发机制

如今,河南旅游业重点还是观光旅游,对于嵩山少林景区以及洛阳龙门石窟等国家5A 级景区来说,应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所以,河南应在目前旅游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或商品,开展休闲、商务和探险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 与此同时,积极运用“旅游+”战略,将旅游和文创产业相结合,加速旅游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二)构建以区域合作为导向的旅游产业运行机制

积极响应全域旅游口号,旅游业的跨区域合作将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河南目前采用“一核两带四区”战略,打破了河南行政区划限制,规划了以宋文化体验游、研学体验游、丝绸之路游、河洛寻根游、黄河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增加了区域旅游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合作。

猜你喜欢

集群河南旅游业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基于信息素决策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算法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