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OPSIS 法的上海市会展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2020-08-05

市场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区位会展业会展

张 盈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会展业是一个新兴朝阳产业,与其他行业关联性强,影响范围广,是高收入、高消费的产业,与旅游业、房地产并称三大新经济产业。 2017 年中国经济贸易展览总数达10358场,展览总面积为14285 万平方米,“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是对其作用和影响的另一种别称。 城市飞速成长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而会展业也对城市相关产业起到了带动作用。 研究发现会展业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综合水平的提高。 对会展业和城市协调发展研究有利于为二者共同进步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国外会展业出现于19 世纪中期,而会展业的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20 世纪50 年代。 J.Fourie 等研究发现会展的举办会对旅游业发展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Teigland 研究得出会展的举办会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览者,产生叠加效应的结果;Dwyeretal 采用均衡模型测量会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对于国外,我国会展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吴国清以上海世博会为案例,研究大型节事对城市旅游空间的影响机理;罗秋菊以广交会为例,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会展业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田金信等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城市会展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得出会展需求、成交金额与工业产出、服务业产出之间协整关系中短期有效等结果。 综上发现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对于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得很少。 因此,本文将上海市的发展作为研究整体对象,会展作为上海市发展的影响子系统,采用TOPSIS 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城市与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 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概况

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前缘,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018 年生产总值高达32679.87 亿元,且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根据2018 年的《中国展览数据统计公报》可知,上海举办的会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会展收入占全国收入的50%以上。 2018 年上海会展数量为994 场,全国占比9.13%;展览总面积1906.31 万平方米,全国占比13.19%,两者均蝉联全国第一,是我国国内展览总面积唯一超千万平方米的城市,也是在全球展览总面积排名第一的城市。

(二)指标体系构建

会展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参考相关文献,考虑指标数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获取的准确性,研究选取了城市规模、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旅游发展、会展发展五个准则层。 城市规模选取城市化率、GDP、年末总人口3 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开放水平以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总额作为衡量的指标;基础设施用客运总量、城市绿化面积和年末交通运营数来衡量;旅游发展层次选择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次作为衡量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会展发展层次以会展发展指数进行衡量。 如表1 所示。

表1 会展业与城市发展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模型

TOPSIS 法是C.L.Hwang 和K.Yoon 于1981 年首次提出,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其贴近度取值范围为[0,1],该值越接近1,表明越接近最优水平;反之,表明评价目标越接近最劣水平。 其计算步骤如下:

1.构建原始矩阵X=(Xij)m×n。 式中xij为第i年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其中,i=1,2,…,m,j=1,2,…,n。

2.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矩阵Rij:

3.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采取变异系数法确认评价指标的权重。

(3)计算变异系数:Vj=Sj/Mj;

4.根据权重得到加权规范矩阵。

5.得到最优方案Z+和最劣方案Z-。

6.计算正向最优解D+和负向最优解D-。

7.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度。

(四)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2011~2017 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次来源于上海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会展业发展指数来自2011~2017 年的《中国展览数据统计公报》,对于2011、2012 年没有统计的会展业发展指数,采取2013 年公布的各项指标计分标准,进行综合计算得出结果。

二、 结果分析

从图1 来看上海市会展业与城市的协调系数整体上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会展业与上海城市发展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显然上海市的发展带动会展业的成长,而会展业的出现促进城市的进步。 从协调系数来看,2011 年协调系数最低,Ci 值为0.0120,2017 年协调系数最高,Ci 值为0.9764,说明随着上海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与会展业的协调性逐渐逼近理想最佳值;从递增的增幅来看(表2),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3 年协调系数的增加幅度下降,这是因为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可以看出开放水平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2016 年受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完善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加的幅度减小。 但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与城市的协调越来越好。

图1 上海市会展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

表2 上海市会展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最优接近度

对评价目标与最优方案相对距离进行等级划分,在0~1范围内划分5 个协调等级状态,如表3 所示。 从表3 可以看出,上海市与会展业的协调状态在2011~2017 各个年份是不同的,2011 年和2012 年处于“一级”协调状态,即会展业与城市发展非常不协调;2013 年处于“二级”协调状态,即较为协调;2014 年处于“三级”协调状态,即一般协调;2015 年处于“四级”协调状态,即较协调;2016 和2017 年,处于“五级”协调状态,即非常协调。 协调等级的变化说明,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其与城市的协调状态不断地优化,协调度不断增强。上海世博会和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使上海市的会展业迅速蓬勃发展,研究证明城市的经济水平越高,会展业发展前景越好,两者具有高度的协调性。

表3 上海市会展业与城市发展协调等级状态划分

三、 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对会展业和城市的协调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上海市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和我国的沿海城市之一,对外交通便利,港口外贸经济发展,政策倾向强,城市发展水平高,政治区位和地理区位、交通区位占据先天的优势。 会展业对城市的区位条件要求是极其苛刻的,上海市区位条件优越,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选址地,因此,随着会展业的发展,两者的协调水平逐年增高。

(二)城市发展政策

城市的发展政策导向,是影响其与会展业的重要因素。政策的倾斜能给会展业的发展带来丰富的资源、技术的支持、科学的管理等全方位的帮助,推动城市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的会展业初期一般都是政府牵头,以官方的身份举办。 随着会展举办的规模和次数的增加,逐渐由商家自主举办,促进了会展业与城市更加协调地发展。

(三)会展发展阶段

不同时期的会展业与城市的协调水平不同,初级阶段,会展业的发展规模小,服务质量较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果差,与城市的发展不协调。 上海的会展业发展早,体系成熟,已具备先进服务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 会展的举办也为上海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吸引力大量外商的投资,与城市的发展达到高度协调。

四、 结论与讨论

文章采取TOPSIS 法构建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会展业与城市的协调系数进行排序评价分析。 研究显示:上海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协调水平逐年提高的,两者的协调状态趋向于优化的结果;其中地区条件、城市发展政策、会展发展阶段是影响上海城市与会展业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 可以预期未来随着上海城市的繁荣强盛与会展业日益成熟,两者的内在关系会更加协调。 当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会展业的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追求会展业的发展导致两者失调。 基于数据获取的可能性,本文的指标选取有限,有待日后研究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区位会展业会展
《经济区位论》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全面透析欧洲会展业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