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艺术的再创造

2020-08-04江雪

青年生活 2020年23期
关键词:再创造艺术形象母题

江雪

摘要:纵观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文学作品、戏剧及传统绘画、雕塑、壁画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形象的来源,同时也是我们动漫再塑造的源泉。(西游记、白蛇传、哪吒)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也是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再创造;艺术形象;艺术“母题”

一、思想变化推动着艺术作品中表现手法的革新

夏巴尼·罗伯特曾经说过:“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的品性在童年开始形成,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童年时的所学与所为。”而在童年的所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动画”。年幼时的我们总是会被电视里的彩色“小人儿”吸引,动画里的小人比图画里的更加生动有趣,动画对情景的写意及艺术刻画使我们很容易被代入其中,所以我们会因为他们的勇敢而喝彩,也会因为他们受伤而难过,会因为好人胜利而开心,也会因为坏人得逞而愤怒。而这些,都是在童年的“教科书”里很难切身体会到的,所以动画便成为了我们幼年时期的跨次元良师益友。

在西方美术史中, 我们发现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新的创造, 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归根到底是人们的思想认识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变化, 当人们对外界有了新的认知之后, 便会通过双手进行再创造。但是, 这并不代表不同时期的艺术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完全脱节的, 相反, 我们往往能在后来的艺术品中发现与以前的艺术品相似的图案形式, 相同的处理手法, 甚至是一样的艺术主题。

文學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经典桥段进行动画的再创作是一种简捷的创造方法,文学作品中有经典的艺术形象、情节供我们借鉴。如女锅、婦娥、精卫等都是著名传统艺术形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年生产的《宝莲灯》是一部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动画长片,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艺术形象和素材,如三圣母(图、二郎神、孙悟空等,事实证明这些传统艺术形象都是极有价值的文化财富;我国第一部动画电影《铁公主》中的孙悟空、铁扇公主、红孩儿、牛魔王等形象均是来自《西游记》中的传统文学艺术形象。另外《大闹天宫》、《哪托闹海》这些动画片的人物原型也来源自《西游记》中的传统文学艺术形象。另外,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形象的动漫再塑造是世界性的,比如日本、欧美等都有中国传统艺术形象作品动画再塑造的经历和作品:《犬夜叉》、《最游记》、《龙珠》;美国的《悟能的力量》、《花木兰》;韩国的《新编西游记》。

民间文化和文学艺术是我国动画再创作的宝贵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传说、古代寓言故事、小说、神话、传奇、该语等,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学艺术形象资源均给我们的动画创作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当然,我们不能将这些题材和艺术形象原封不动地制作成动画。那样会使我国动画作品“陈旧、无趣,只有将其合理的改编、创新,才能使广大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接受”。

二、 艺术“母题”及艺术再创造

《新英汉词典》中有一个艺术概念:“母题”: (1) 艺术品中重复的基本图形、基本色调 (the colour motif) ; (2) 音乐作品中的主要调试结构、主旋律等等; (3) 艺术品的主题; (4) 动机、目的。”而叶明辉先生通过对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研究, 在其《艺术母题新解》一文中进一步提出“……母题应理解为是体现出某种形式处理手法或风格的画面基本图形或局部图形……”。由此, 我们可以把以上艺术品中出现的相同形式处理手法理解为每一时期艺术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对“母题”的认识及再创造。我认为, 对艺术史中“母题”的认识与了解, 于每一位学习艺术的同学, 或者是艺术家, 来说都是有意义, 有价值的。因为通过对“母题”的了解并且结合自己的思想观念, 个性特征, 时代背景, 才有可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可以说对“母题”的了解, 不仅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还能够推动艺术家表现手法的革新, 更重要的是, 使艺术家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构架体系中认识人类艺术创作行为中的某一规律。在艺术作品中, 我们能具体地看到艺术家对于“母题”的了解之后如何运用“母题”中某一部分进行再创造的我们能具体地看到艺术家对于“母题”的了解之后如何运用“母题”中某一部分进行再创造的。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都在“母题”的某一方面进行再创造, 对于提出“母题”概念之前的艺术家来说, 我们不能肯定他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但是, 20世纪的艺术史学家们让这种或许是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上升为一种有意识的认识形态20世纪的艺术史学家们让这种或许是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上升为一种有意识的认识形态, 找出了艺术作品中存在的静止与运动这样一种发展的规律, 并把这样一种规律科学的归纳为“母题”这一概念。很多国外学者像沃尔夫林, 威伯斯特, 赫伯特·里德, 帕诺夫斯基, 包括国内历史学家, 艺术史学者们都在理论方面对“母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与推敲, 使其概念更为准确。当我们对“母题”这一概念有了明确的认知之后再把它带到人类艺术史中看艺术作品时, 我们能更加理性地认识到艺术作品是如何进行再创造的, 也更明白了在艺术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有很多人, 对于艺术中的继承与创新解释为:继承前人创作艺术的精神, 结合当下, 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由上述可知, 这样的观点比较含糊而且也有其片面性。一位艺术创造者, 不可能脱离前人的创造, 而凭空的创造出新的东而凭空的创造出新的东西。我认为最好的创作状态应该是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后, 才能清楚还可以在哪些地方进行再创造。而且这样的再创造也具有其创造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再创造艺术形象母题
教学中的母题研究介绍
跨年,爱的母题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广告翻译探微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基于中学数学“开放式多循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萧红童年母题中的死亡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