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
2020-08-04黄胜海
黄胜海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鲜明的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只有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绿色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研究。广东省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争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社会主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鲜明的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針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只有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绿色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并在90年代成为引人注目的左翼社会思潮。这一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也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者根据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所引发的诸多新问题,重新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它提出了一整套以建立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并试图寻找一条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这股社会思潮被西方左翼理论家视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希望。
二、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研究
生态社会主义的崛起与发展。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不是偶然的,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理论背景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崛起的社会历史根源。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特别是要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直接原因。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二是当代西方生态学、系统论及未来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追溯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史,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就已经天然地包含了在反对资本主义的同时,要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寻求社会主义的解决途径的天才思想。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以前社会主义理论的空想性,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提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成为当代生态社会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许多生态社会主义者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作为当代研究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准则。尽管在生态社会主义是直接发继承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还是间接地受到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影响,以及马克思思想中是否存在生态思想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承认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尤其是早期著作中已包含了生态思想。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马克思的《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生态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借鉴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类尺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与一般生态主义者不同,生态社会主义者宣布坚持马克思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即人类在解决生态危机、重新认识人类对世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格仑德曼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提出了“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的思想,强调要关注人类世界,关注现存世界。在现存世界中,自然界具有“优先地位”,但这个自然界已不是原生态的自然界,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在现存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通过实践,人类不仅改造自然存在,而且自身也进入自然存在之中,赋予自然存在以新的尺度——社会性。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理解,是构建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
二是马克思主义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是将环境问题与当时的社会矛盾联系在一起,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自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人对自然的“支配”不是生态问题的“原因”,生态问题只是由对待自然的“特殊的”方式所引起的。因此,有必要把自然问题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联系起来考察。马克思在《哥达纲批判》中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就要打碎这一逻辑,代之以社会主义。
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进步有助于人的自然解放,并促进人的社会解放的思想。人对自然的支配并不是统治,即所谓的征服与破坏,支配意味着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集体的有意识的控制,是对自然的服务,而不是破坏,而人类对自然的支配范围越广能力越高就越自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实现对自然必然性的把握和支配,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实现真正的自由,而未来社会在社会关系方面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克服,使人们可以自主地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自由的真正实现和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两个基本方面。当然,在生态社会主义者看来,虽然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提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但是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仍不发达,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仍很有限,人与自然的矛盾还处在潜伏中,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并不系统。
生态社会主义在经历了70年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特别是90年代社会主义的挫折后,特别关注社会主义与生态问题的关系,进而要求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重新把握社会主义的内涵,是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的。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的发展三个方面,社会解放、人的解放到自然解放三个目标,为我們从整体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增加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更大的理论空间,对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是极具启迪意义的。总之,作为一种在21世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思潮之一,生态社会主义还有必要致力于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三、广东省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争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①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珠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强调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争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动全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在2016年1月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绿色发展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实施路径和任务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做好新阶段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要争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把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要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要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城市空气质量,着力破解城市垃圾处置难题,不断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生态水平。要下大力气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引导企业低碳化发展。要高度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加强源头防控,继续推进典型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划定生态红线,重视解决好非法盗采矿产资源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要全力以赴治差水保好水。按照中央要求,我省成立珠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目的是建立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推动水污染防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确保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确保实现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以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倒逼重污染企业加快退出。要确保饮用水安全,依法加强饮用水源区保护,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绝对安全。要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其他各部门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责任。要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考核体系,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强化社会监督,加快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试点。要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健全跨区域污染防治和环保合作机制。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找准突破口,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争当全国绿色发展排头兵。“十三五”是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攻坚阶段。要促进转型,在空间上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行业上守住排放总量、项目上守住环境准入标准,积极促进节能环保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要强化治理,突出抓好以臭氧为主要因子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要抓好统筹,有效防范过剩和落后产能跨地区转移和污染“上山下乡”。要防范风险,建立防范与化解环境社会风险机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环境关切。环保部将全力支持广东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环境保护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珠江三角洲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合作协议》,协议提出: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绿色空间合理、绿色经济发达、绿色环境优美、绿色人文繁荣、绿色制度创新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2020年,珠三角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建成各类湿地公园155个以上,森林小镇认定量达到50%。
注释
①来源:《广州日报》2016年09月27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R],新华社.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R],人民网.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年07月.
[9]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1]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郇庆治.绿色乌托邦——生态主义的社会哲学.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
[1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纽约: 每月评论出版社,2000
[14]彼得·迪肯斯.社会与自然.费城: 坦普尔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