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唱“粤”精彩乐跳“粤”活力
2020-08-04邓艳虹齐彦
邓艳虹 齐彦
摘要:粤语童谣是一种具有浓厚广东特色的本土音乐,是广府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一些广为流传的民间粤语童谣更是脍炙人口,深受学生的喜爱。而我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周围的外来工子弟,他们来源于五湖四海,身上贴着不同地域文化的标签,为了加强学生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粤语方言的传承,通过学讲粤语,学唱童谣、寓教于乐、校园集体舞等多种方式将粤语童谣有效地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中,让更多的学生接触、了解、弘扬广府文化的魅力从而感受到一名“新广州人”的幸福感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关键词:粤语童谣;集体舞;教学
粤语童谣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岭南独有特色,把广府人民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社会礼仪等内容融入歌谣中,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而我校学生绝大部分是周围的外来工子弟,他们同样来源于五湖四海,身上贴着不同地域文化的标签,他们走进学校学习与生活成为一个文化交流汇聚地。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不用说“新广州人”,就连土生土长的广州本地学生基本上也不会讲粤语。为了弘扬广东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体现广州地方音乐教学的特色,加强民族性、地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为此笔者决定利用音乐课堂独特的魅力,以“粤语童谣”为切入口,开展越唱“粤”精彩,乐跳“粤”活力系列活动,提出粤语童谣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粤语童谣的歌唱教学:越唱“粤”精彩
粤语童谣与孩子的年龄比较接近,语言生动形象、结构简单短小、富有情趣,符合儿童生理、心理、认知的特点。粤语童谣主要是唱给儿童的歌谣,用粤语传唱,极富粤语语言特色,首要特点是通俗易懂。在学唱粤语童谣之前,笔者先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粤语加强读、讲与发音,引导小学生准确认识粤语的声母和韵母;结合普通话学习开展学习粤语日常用语。首先从粤语童谣欣赏着手,培养学生对粤语童谣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粤语童谣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笔者通过每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了风格、节奏、旋律比较经典的粤语童谣,分年级学唱:一年级的童谣《落雨大》、二年级的童谣《幸福拍手歌》、三年级的童谣《齐齐望过去》、四年级的童谣《何家公鸡何家猜》、五年级的童谣《小太阳》、六年级的童谣《月光光》等六首歌曲在全校展开歌唱教学,比如在《月光光》这是一首粤语传统民歌,是粤语民歌里的摇篮曲,母亲的经典歌曲,陪伴着一代广府人成长。歌词云: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咖落床。听朝亚妈要赶插秧咯,亚爷睇牛去上山岗,虾仔你快高长大咯……这是一首在粤语区家喻户晓的催眠曲,曲中运用了大量方言词语,如“地塘”、“虾仔”、“咖”、“听朝”、“帮手”,以及“阿妈”、“阿爷”等,特定的音韵及意义,使儿歌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学生在这摇篮曲的节奏的哼唱中,认识、学会了一些本地日常用语的词语。接着笔者在教学训练活动中,通过多样化的演唱形式,如独唱、合唱、重唱以及表演唱等开展表演活动,对广东本省学生和外省学56
www.sjgzzs.cn生进行混合分组,本地生带外地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不仅熟练掌握了粤语技巧,且增强了对粤语童谣的感情,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比如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这是一首经典粤语儿歌。歌词云:真怪诞,又有趣,你望望公园里,有四百只鸡鸡咯~咯~咯~是何家的不知道,何家公鸡何家猜;何家小鸡何家猜,何加公鸡何家猜,何家母鸡咯~咯~咯~猴子哥哥熊先生,松鼠妹妹牛叔叔,黄狗爸爸羊妈妈,来猜来猜哟~教学中主要就是运用了多种有趣的演唱形式加强歌曲的趣味性。实现了多种表演形式与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的完美融合,多样化的演唱表演活动,增强了学校音乐教学的特色,展现了粤语童谣的风采和艺术魅力。
二、粤语童谣的集体舞教学:乐跳“粤”活力
集体舞通常指在都市广场、校园、厂区等场地,由人民大众集体表演的舞蹈。其动作简单、形式自由、群众娱乐性强、常有乐器伴奏,是一种比较容易开展的“大家跳”舞蹈形式。
校园集体舞是学生自娱自乐的群体性舞蹈,是面向四面八方围观欣赏的学生和老师而表演的集体舞,除具备集体舞的特点外,还具备教育性、艺术性、健身性、科学性、创新性五方面的特征。
而校园集体舞一直以来就是我校的常规、更是特色。粤语童谣简洁明快,朴实风趣,朗朗上口,孩子们只要听着音乐就想开口演唱,更有跟着音乐跳起来的欲望。因此,笔者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目前的线上教学中,每学会一首粤语童谣,都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动作并表演。接着,在此基础上,将《大笨象会跳舞》、《幸福拍手歌》、《齐齐望过去》、《何家公鸡何家猜》、《小太阳》五首学生较为喜爱的粤语童谣串烧起来,选取学生在课堂上创编的优秀动作,由老师后期加工整理,再让学生代表录制教学视频。等正式回校上课后,将利用音乐课堂对学生进行集体舞的分解动作教学,再结合学校每周二下午大课问,以及每周五上午集体舞或雨天室内早操时间,让学生进行粤语童谣集体舞的展示。
在接下来的粤语童谣集体舞课堂教学中,将以教师和舞蹈基础好的学生示范动作为主,主抓对学生作反方向动作示范与教学。根据学生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并启发学生对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使动作模仿更为生动。通过形象的粤语童谣的歌唱词语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较复杂的舞蹈动作,教师由浅入深、分步教学。手、脚配合的动作,可以先教手、然后学习脚的动作再合练。最后等熟悉主要动作后,就随着音乐的节奏,把这些动作连起来跳,要做到动作标准,表情丰富,姿势优美!有个别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可先放慢速度练习,对胆怯或能力较弱的学生还应不断地鼓励。用孩子们熟悉的日常术语把动作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集体舞要坚持循序渐进,教与学同步互动进行分解示范、练习,掌握动作的基础上,配合音乐反复练习。这样学生易学易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展示,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提高表现力,彰显个性,超越过去那種被动的教学模式,达到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学中益智来提高学生对粤语童谣集体舞的兴趣。
从个人到集体、从教室到操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动起来、跳起来。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
三、粤语童谣的五步法教学:
“粤”教有成效
粤语童谣作为口口相传的文化,在粤语童谣教授中我们不仅要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更要实现美育,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升创造力,通过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够增进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通过音乐课堂教育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起初笔者在教学课堂中,有部分学生在粤语及粤语童谣演唱学习及训练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方面的困难,比如粤语咬字发音难度大、功课繁重等外界干扰、粤语童谣演唱练习曲目较为枯燥等,在此情况下,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和畏难心理。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现粤语童谣音乐课程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昵?通过几次的磨课,笔者提炼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教学方法,通过“激趣导入一学唱童谣一合作创编一评价展示一拓展延伸”五个教学步骤,对粤语童谣在课堂实践中的运用与实施情况进行研究,落实粤语童谣在课堂实践中运用与整合的成效。
比如在教唱粤语童谣《一支竹仔》时,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通过听、读、拍、唱、编,一二年级以唱一唱、玩一玩:复习歌曲,找一件“生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三四年级唱一唱、试一试复习歌曲,自制一件“生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五六年级唱一唱、编一编:复习歌曲,以“歌颂战疫英雄”为主题,用粤语童谣《一支竹仔》的旋律,重新填歌,致敬你心目中“最美逆行者们”。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用粤语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粤语童谣的趣味性。
四、粤语童谣的情感渗透:越唱“粤”有情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小学基础教育重组成部分。贝多芬曾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这句名言道出了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音乐对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影响,直接触及到人的心灵深处。而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内心情感来调动人的兴趣,让人愉快的受到情感教育。
鉴于这一特征,目前“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突出情感体验,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以及高尚情感已成为我们教师的职责,尤其是作为美育工作者
音乐教师的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童谣儿歌,因为这些简单易懂的歌曲往往承载着熏陶性情、抚慰心灵、传承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学习演唱粤语童谣,就是把这种文化的“根”从小栽培于下一代心中,让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如在教唱《世界真细小》这首歌曲时,笔者先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说一说去过的地方,感受如何?然后适时小结: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我们守望相助、一带一路,共享、共赢。就如歌曲所唱“…在那人世间,相助共济…万里难隔阻,心里情长照,应知人间小得俏。”又如《一枝竹仔》的教学,教师采取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更结合当前疫情,让学生懂得:团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对祖国的自豪感。虽然对于处在培养美德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对音乐感知和理解都处于低级阶段,但是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综上所述,加强粤语童谣的演唱方法和形式,强化集体舞教学和落实“五步法”的教学,有助于实现对音乐教学的效果,能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歌曲演唱水平还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对于宣传粤语和广东文化,弘扬岭南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互相配合,合理运用,才会有相辅相成之功效。
总之,选择音乐教学方法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因此笔者在研究中,我们侧重于选取的几首经典粤语童谣的学习,也丰富了已有的课程内容,并能结合特殊(抗疫)时期,增加“抗疫作品”欣赏环节,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更提升了学生作为一名新广州人的幸福感和中国人的自豪感。但学生的创作热情不够,创作形式比较单一,成果主要体现在集体舞这一方面,原定的歌词创编、童谣改编成果很少。针对这一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研究,积极向专家或有经验的老师咨询请教,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研修与学习,将“音乐核心素养背景下粤语童谣课堂教学”这一经验和教学模式继续实践、创新、推广,为学校“一校多品”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多元化的地域文化资源,为打造特色学校“融合文化”增光添彩。只有不断思索、不断反思、不断提炼,才能讓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才能使教育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