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综述
2020-08-04郝中恺秦秀媛
郝中恺 秦秀媛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关系着高职院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与健康高质量发展,既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又是实现创新的突破口与原动力。智慧校园建设应运而生于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师生的变化需求,突破了教学与办公的传统模式,当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建设战略,致力于打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推动实现信息化教学常态化。高职院校想要在新时代实现创新性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大智慧校园的力度。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总结阐述了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现代化举措。
关键词:智慧校园建设 高职院校 现代化
信息化教学是教育是一个改革过程中的重难点,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进入跨越发展时期,智慧校园是此背景下的产物,同时能够较好的解决教育信息化问题。对高职院校而言,智慧校园是在目前校园所运用的网络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5G技术、物联网、教育网等多元化技术手段,来为师生创造智能信息化教学氛围,将数字信息融入教研与日常管理之中,优化办公、完善功能、强化教学,打造智慧教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推动高职院校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增强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1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概述
实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以及社会服务水平是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总目标,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始终把握立德树人的原则,从教学、服务与管理三个方面打造全时段、全方位安全可靠的智慧平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决策的及时,运用精细的先进理念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软硬件设施是高职院校建设智慧校园的前提保障,并且需要对系统进行不断升级,对管理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从多个方面来推进高职院校的现代化建设,除此之外,需要配备专业的智慧校园建设队伍,建立管理教学与信息化之间的联系,打造系统全面的信息教育体系,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解疑答惑,促进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的达成。
2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原则分析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原则主要从统一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规范性原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2.1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需要确定统一的数据标准,使智慧校园系统的安全性、兼容性以及拓展性得到有效保证。具体而言,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情况,依据互联网技术要求以及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制定详细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力于打造共享开放、互动协作的教学环境。另外,在安置相关软硬件设施时要予以规范,同时要注意重复和浪费问题,要确保适量适度,并定期改造升级软件设施,保证信息化平台的稳定健康运行,确保校内教学、管理、技能培训等高效运转,实现高职院校有序发展。
2.2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各类资源的共享。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办公流程、提供优质服务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初衷与目标。交互性与共享性是互联网时代的鲜明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要向广大师生共享丰富便捷的软硬件资源,发挥通信、物联网等多元技术的优势,拓展服务平台的应用系统,对校园考勤、教师管理、教学考核、工资管理、图书馆服务以及档案学籍等相关系统进行数据共享,拓展系统的兼容性与功能性等,循序渐进地将校园的各种事务通入智慧校园管理建设之中,在开放中促进共享,在共享中实现共赢。
2.3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是指对于智慧校园平台的使用与管理要遵循相应的制度要求,如此才能提高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的效率及水平。一是要促进智慧平台的人性化,增强不同系统平台在登录、使用等方面的友好性,丰富系统的共享资源,最大化满足不同师生的多元需求,让广大师生感受到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便利,提高师生对智慧校园的使用率与认可率。二是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规范,从数据的导入、使用权限到导出都制定详细的使用标准与要求,规整使用系统的身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兼容性、使用的统一性与规范性。
3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现代化举措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现代化举措可以围绕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对服务能力进行强化和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3.1對组织架构进行优化
组织架构关系着整个智慧校园系统的运转,首先要保证校园信息工作组织架构的合理与科学,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信息的能力,从思想上重视对智慧校园建设,提高智慧校园在师生心目中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其次要成立专门管理智慧校园建设的领导小组,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管理,要明确分工、指导督促、检查落实,保证智慧校园的顺利建设,保证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疑惑能够得到及时解答、师生所提出的建议能够被合理采纳应用,以此来落实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发挥智慧校园对高职院校的积极推动作用。
3.2对服务能力进行强化
服务是建设智慧校园的主要目标,关系着师生学习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要重视高职院校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强化提升。一方面,要及时对建设智慧校园的队伍进行培训指导,提高相关人员的技能专业性、增强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增强深化教师对智慧校园的认知与了解,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常态化培训,以此来是教师运用智慧校园的能力实现提升,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办公效率,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共享交流,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3.3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科学领导与规范管理影响着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效果。在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建构成立后,需要在师生参与度、使用融合度等方面加大管理与提升,要保证智慧校园平台能够满足师生的多种需求。这需要高职院校实施智慧化教研管理、精细化综合管理与数字文化管理。智慧化教研管理是指对学生从入学到就业等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管理,促进教研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精细化综合管理是指对教职工的行政及后勤各种事物的处理解决;数字文化管理是指对高职院校的外宣,精准推送学校各方面信息,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 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新时代是万物互通、技术迭新的大数据时代,如何把握发展大势、建设高效智慧校园是对高职院校的考验,亦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新机遇。尽管当前智慧校园建设已取得些许成效,但是大背景在不断变更、师生的需求而与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建设智慧校园应与高职院校的发展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对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予以明确,在技术与软件程序开放等方面予以保障;另一方面要统筹智慧校园建设与高职院校的现代化发展,把握统一、开放与规范的原则,从组织架构、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探讨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 袁纳新.智慧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建议——以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07)
[2] 张云萍.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8)
[3] 彭丽花,董佳.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转换教师角色[J].高教学刊.2019(14)
[4] 丑鑫,魏孔鹏.大数据背景下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11)
本文系2019年度中国物流学会课题,课题名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开放式智慧实验室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9CSLKT3-258;本文系2019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学学会课题,课题名称: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高职诊改工作探索,课题编号:19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