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数字化教学中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2020-08-04宋妍

数码世界 2020年7期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互联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教育部相继颁布了一些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等相关的发展战略及政策,这代表着我国教育事业正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变,这对于对我国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基于此,本文全面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数字化教学  高职教学模式  改革创新

一、高职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其与“互联网+”的内在关系

与其它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教育对象、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独特性。

(一)特点

1.教育对象。高职生的来源类型相对复杂,由于高职院校的建校档次以专业为主导,对此,高职招生是在专科批次中。所以,大多数高职生的高考分数较低,他们的文化水平及基础知识等相对薄弱,由于他们接受的教育层次一般处于低水平状态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会对他们有偏见,在就业市场中往往会遭受到企事业单位的不公平对待。另外,一些高职生的头脑相对灵活,更倾向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2.教学模式。教育则是人类一种按照自觉意识而开展的一系列对象性活动,这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高职教育一定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由此来选择与其相匹配的教学手段。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并加强顶岗实习,由此来增强今后他们在职场上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高职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的内在关系

从古至今,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接受知识是重点。不过,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越来越多的高职教师承受太多的压力,学生对智能电子产品的着迷也影响到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基于此,加强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必然的态势和选择。2015年,“互联网+”战略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说明“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互联网+”的概念是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一套信息技术(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具体来说,则是“互联网+”与相关传统行业的有效融合,这并非的简单地相加,却是需要借助于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加强传统行业的全面创新和改革,使其拥有全新的发展生态理念。

(三)高职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具体应用

1.微课

微课是由微博轉化而来的,由于其目标明确、传播速度快等优势,所以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参与性等特点。从课堂教育角度来看,微课是以网络技术、视频技术等为手段,为不同的学习对象进行服务,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等运用信息表现模式,并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而开展的一项教学活动。其能够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是传统课堂的一个重要的拓展形式,为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提供平台。

2.慕课

慕课是指大规模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与在线网络教育(诸如视频教程、广播电视大学课程)等相比,慕课具有比较突出的特色,即:互动性极强。在具体课堂的活动中,课堂视频能够划分成一些简短的小片段,其内容包括一些小测验等,诸如游戏通关设置等,待学生给出正确答案之后,方可继续上课学习,由此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3.混合式教学

针对这种教学模式而言,其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授课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等全面结合,促使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的相统一,然后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时进行科学、有效地配置。不过,这种教学模式并非是简单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叠加,其在教育思想、教学手段、教学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地创新,尽可能地改变传统孤立、单向的教学形态,由此能够创建一个更开放、更个性、更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现今高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低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说得多、学生也要听得多,而师生之间的交流却很少。即便是进行师生互动,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上。由此来看,传统教学理念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如何教,却很少思考学生如何学,这必然会对学生的潜能及才华等造成束缚和限制,甚至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造成阻碍。

(二)不注重“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应用

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是一个主要手段。大多数教师是通过PPP结合板书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的展示和讲解。由此来看,“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少的,这和教师仅停留在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互联网搜索资料等传统思维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另外,教师对互联网的利用技巧不熟练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并且,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下,运用互联网最多的并非教师,却是学生。对此,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则是一个核心教学内容。

(三)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高职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熟悉课堂内容,并且也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尽管这一问题多次被强调、被提及,不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依旧不注重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他们依旧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如何讲解课堂内容上面,对此,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探究其原因,则是由于教师不注重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解能力、学生能力能不断下滑,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排斥或逆反心理。

三、“互联网+”时代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让高职教师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压力。由于一些教师的思想相对保守,不认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带来显著地改变,他们会慢慢地被时代抛弃。在他们与互联网技术接触时往往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使其能够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高效地运用到课堂活动中去。

(二)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性

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例如,教师能够在语言、眼神、肢体等方面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此,这能够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在学生利用微课、慕课等教学模式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其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能够得到大大地提升。总体来看,师生情感的交流不但能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等,而且也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从本质上来看,学习是需要长期探索和思考的。由于在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上网搜索资料或答案,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导致其被动地接受答案,让学生无法体验到探索的快乐。另外,互联网的资源多样,很多知识的展现模式形象直观,往往在手指触碰之间即可找到答案,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呈现出虚拟化的特点,对此,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规避这些问题,为培养出最具有创新意识及能力的优秀学生不断努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当然,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思考一些问题,避免走弯路,使高职教学质量在互联网技术的引导下能够得到全面地提升,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带来帮助,相信在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必然能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参考文献

[1]宋妍.高职微课教学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32-35.

[2]韩芳.“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 2017(06):266-267.

[3]王丽平.“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纳税,2019(27).

作者简介

宋妍(1983年-),女,汉族,河南漯河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互联网+
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问题探析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数字化教学下科学课的上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