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农村电商与产业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20-08-04苏群高明晶

好日子(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产业融合互联网+

苏群 高明晶

摘要: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本文以“互联网+”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为背景,通过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对各种产业融合模式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各自的资源禀赋、发展瓶颈与提升路径,探讨农村电商发展趋势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总结当前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考察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有关方面引导各类要素向农村集聚,促进各地创新产业融合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商;产业融合;“互联网+”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形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顶层设计,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随着农村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农村网购市场增长迅速,农村电子商务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呈现集聚发展态势。另外,农村电子商务已经形成东中西部竞相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协调发展的局面。

(3)农村电子商务与各类服务融合发展。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主要载体,逐步加载和集聚涉农公益服务、便民服务和培训体验等各类服务,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的“一站式”服务,解决农业公益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资源分散、渠道不畅、针对性不强、便捷性不够等问题。同时,还为返乡下乡人员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服务农民提供广阔的创业创新平台。

(4)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显著,但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步显现。中东西部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较大,乡村信用、物流、支付等服务业发育滞后;农产品上行电商发展缓慢,还主要停留在低价销售初级农产品阶段,品牌意识不强、标准化滞后、低价竞争等问题依然严峻;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和冷链仓储物流体系亟待加强;农村人才匮乏,吸引电商人才的软硬件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策略

1.打造高素质的电商专业人才队伍

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专业人才缺失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要首先解决人才缺失问题,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以农村电商技术设施的完善作为人力资源培养支撑质量,招募合伙人吸引人才,为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提供创业条件与机会,从而为农村特色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农村人才吸引需要政府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创建良好工作环境,为回乡创业人才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与社会保障,增加吸引优秀人才回乡的砝码,促进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

2.完善物流与供应链体系

(1)双向物流体系的建立。建设城市物流体系的同时还要抓好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当城市与农村双向物流体系建设完成才能拓展农村与城区联系渠道。双向物流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农民可以通过网络购买生产材料、日用工业品等;另一方面在农村物流体系的支撑下,实现农产品向外输出。所以,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只有建设双向流通物流体系。

(2)第三方物流和共同配送模式共存。由于农村物流存在规模较小且覆盖面积小、组织松散等问题,导致农村现有资源无法充分利用,运输效率低。对此,应在现有交通运输企业之外发展小规模且具有灵活性的个体运输户或企业,为农村提供物流服务。同时培养农村物流运营主体,并与第三方物流共存。提高农村闲置资源利用率,才能真正实现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目的。

(3)物流服务信息平台的建立。信息共享程度直接影响农村物流效率,要实现农村物流信息化必须建设物流服务信息平台。当前,农民与物流运输企业、物流运营主体之间存在信息隔阂,而物流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则能完全打破这些隔阂,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物流配送整体流程进行监管,对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以及装卸、配送的流程实时监控,提高配送效率。

3.开发建设多元渠道

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与起步较晚,首先从城市开始,逐渐覆盖农村,从单向电商演变为当前的双向电商,传统电商转变为当代新型电商。农村电商发展日趋成熟,线上线下\离线在线等新型商业模式与农村电商结合,拓展了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农村电子商务的线上渠道建设主要依靠天猫、淘宝、京东以及拼多多等规模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采用“平台+自营”的模式,线下服务渠道包括服务区、社区便利店等。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可行性较大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农户自主筹建运营团队,利用农村基层组织实现对农户组织资源的整合,依靠集体合资建立电商运营团队;另一种是由专业电商公司管理,与农民合作,电商公司负责线上推广销售,农民合作社负责线下农产品生产与收购。

4.严格保障农产品质量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农产品质量是关键。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人口密度小,村落距离不等,分布零散以及道路状况不佳,农村消费能力与生产力有限,物流配送成本要更高。如果因为冷链物流的过失导致整个生鲜农产品变质或腐烂,会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农村特色产业集群能够有效解决物流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未形成产业集群,或是缺少特色产品。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形成特色农产品,只有明确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定位,做到标准化、品牌化,才能形成农村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三、结语

我国“互联网+”技术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内容发展更加品质化,积极朝着平台一体化、模式创新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想要跟上“互联网+”发展步伐,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提高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寻求差异化,才能提升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于爽. "农村电商"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探讨[J]. 商业时代,2017,000(005):61-63.

[2]  范利利. 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海门市为例[J]. 新西部,2019(26).

[3]  盛瑛莺,扶玉枝,祁慧博. 农村电商发展趋势下产业融合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的案例分析[J]. 商业时代,2018,000(005):94-96.

作者简介:苏群,1999年11月25日出生,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学生。

高明晶,1990年5月16日出生,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商物流研究。

(作者單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产业融合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