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的相互赋能朱昊敏

2020-08-04马依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9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摘要】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都将带来传播方式和传 播形态的深刻变化。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媒介融合”逐渐成为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关键词,不仅传统媒体开始转变自身定位融入互联网环境,互联网平台型媒体也抓住风口进入传统媒体领域,二者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本文将以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平台为例,对建设过程中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之间的相互赋能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互联网平台型媒体;相互赋能

【作者简介】朱昊敏:安徽安庆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马依琳:云南昆明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9-154-03

[Abstract] McLuhan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media is information". Every change of media technology will bring about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way and form of communica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media integr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key words of news publicity and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Not only traditional media began to change their own positioning and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but also Internet platform media have seized the tuyere to enter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media, enabling each other and developing together. This paper will take Yunnan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qicaiyun" platform as an exampl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mutual empowerment between traditional media and Internet platform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Internet platform media; mutual empowerment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赋能”思维

赋能最初是心理学概念,指“个体或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代无力感的过程”。

赋能是双向的,既能自我赋能,也能赋能予他人。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赋能”在企业的管理策略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中也逐渐重要起来。对于组织内部,通过他人赋能驱动组织扁平化发展,自上而下开放创新思想,发挥个体在组织中的才智和潜能,在企业运作中将能量转化为价值,成为企业本身和与他者合作下的产出品,最终转化为利润促进其发展,这样的策略带来的双赢局面远远高于传统的单向激励方式。

2. 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的相互赋能

互联网平台型媒体主要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报道水平,又拥有在互联网络中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的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这种具有互联网平台性的媒介不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内容,而是通过打造一个新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设置一定的规则以及与这些规则平衡的力量,向所有的内容提供者、服务者开放,大到媒體机构、小到用户个人,各自的独特价值都可以在该平台上发挥作用。随着媒介融合的时代到来,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二者相互赋予的价值也越来越多。

2.1 组织赋能:自我效能感与工作主动性创造效益

通过释放员工的潜能实现组织创新是组织赋能的核心要义,具体来说是从组织层面建立授权赋能的制度与氛围,让员工提升自我效能感与工作主动性。“七彩云”在建构过程中,将传统的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采写组织架构颠覆,以云南省委宣传部为指挥管理中心,线上采写渠道全面开放,任职工自由发挥,将媒体组织架构一体化,浓缩在一个云平台共同工作。不论是本电视台的人员,县级媒体中心、互联网平台型媒体等媒体员工只要拥有账号与密码便可登入系统进行采写工作,极大提高了效率。

利用云平台技术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以及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打破了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隔阂,开发传统媒体组织内部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互联网平台型媒体员工学习到传统媒体在新闻采写方面的经验,以此加强自身素质,创造更大的价值。

2.2 技术赋能:数据、计算及人工智能驱动价值

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技术赋能的概念逐渐兴起,普华永道在《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2018)》中具体分析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企业赋能的方式,这些方式也同样在“七彩云”平台的建设中被运用。

一方面,在新闻信息传播上,通过与腾讯新闻、华为等平台进行合作,通过海量数据见的关联来定位价值生产链条中的短板或发现新的需求,基于“七彩云”平台聚集零散、边缘的信息进行生产,赋予其数据的获取能力,以此补足、丰富价值生产;在广播音频制作上,适配AI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智慧音频技术,突出信息汇聚与定制分发的新型业态,重新赋予云南广播电视台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腾讯、华为等平台可以通过合作通道对云南广播电视台的受众信息进行抓取,帮助传统媒体通过数据分析方式分析受众需求,完成更高质量、更精准的传播。

2.3 个体赋能:影响力与主流价值观推动发展

组织是个体的集合,因此个体赋能对最终的组织呈现着巨大的能量。个体价值观的设立影响着组织所呈现的价值观,决定着组织在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影响着组织在受众生活中的影响力。

云南广播电视台在全国省级广电媒体中排名前列,对于腾讯新闻云南频道、新浪新闻云南频道等媒体来说,云南广播电视台在本地受众面前拥有极大的公信力及权威性,“七彩云”平台以开放姿态对外扩展空间,与多家互联网平台型媒体进行资源共享,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型媒体依托于其自身的权威性发布消息,抓取受众注意力信息;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多渠道分发新闻,扩宽自身影响力,互惠双赢。

3. “七彩云”在赋能下的绝对优势

3.1 意识形态的绝对引导力

“七彩云”平台虽与平台型互联网媒体之间相互赋能,但是主要依靠于传统媒体,拥有引导意识形态的义务与责任。所以在建立“七彩云”平台的政治背景便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服务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抓手,结合全省媒体优势,各融媒体之间中心内容共享联动,构建“一带一路”海外融媒体平台、香格里拉大藏区融媒体内容平台以及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文化扶贫等多个内容中心节点。通过“七彩云”平台发布主流价值观信息,对受众起到教育、引导作用,为党的新时代建设起到支持作用。

3.2 十大功能模块为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在与各大平台型媒体合作中,“七彩云”已有十大功能模块,七彩云数据中心机房中建成了包括监控中心、专业信息系统布线等基础保障系统,成为整个平台的最大数据保障中心;计算资源池拥有服务器群,共计3264核的CPU资源以及115物理CPU;存储资源池是后备中心的保障,物理容量可达4.6PB;网络资源池的建设包括4台数据中心级别交换机、28台万兆交换机、2台数据中心及路由器,保障各个市州之间的网络资源链接;安全资源池设置高级防火墙,为平台运行提供安全保障;融合媒体服务平台是“七彩云”的汇聚平台、分发平台、内容平台,同时具有远程传输的功能;完成融合生产平台负责各新闻的编辑工作及内容生产工具功能,保障后期编辑事务的完成;新闻内容继承平台建构了专门用于融媒体生产和全媒体生产的处理中心;云平台操作系统、PAAS平台软件、系统总集成建成了管理后台的项目集成,保证了后台运行的稳定;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对融媒体平台各类资产资源的管理空间进行开发,保障了资产的安全性。

4. 冲突与挑战

4.1 注意力市场的竞争

媒介融合下的移动互联时代,是一个传受关系不断刷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内容丰富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受众开始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观看固定的栏目、阅读固定的信息,而是在任意一个空隙去开启信息消费,受众的注意力逐渐碎片化、游离和漂移。在这样的场景下,即使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相互赋能创造价值,但是,受众注意力的基数不变,传播内容同质化,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如何让受众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平台长期驻足,仍是个挑战。

4.2 商业变现市场的竞争

互联网媒体的商业化依托于用户的UV(Unique Visitor独立IP访问量)以及平台自身版权内容进行。依托于用户访问量是因为目前网络广告的收费主要还是按照“有多少人看到了广告”这一标准进行的,依托于版权内容是因为独立原创版权的市场价值较高。

在商业市场上,媒体在变现的道路上一波三折,竞争压力极大。以今日头条为例,自内部重组后,内容产品虽进行了升级,全新营销产品“抖店”也出现在市场之中,但是成效微弱,主要的变现手段仍是靠线上流量维持,而流量争夺即是注意力争夺,依然竞争惨烈。

5. 结语

媒介融合时代,站在赋能角度,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合作的实质是组织赋能、技术赋能和个体赋能三者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既是对新环境的被动适应,也是谋求自身发展的主动选择。但是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型媒体结合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面对注意力市场和商业变现市场上的竞争,在面对注意力市场竞争时,媒体反省自身定位,了解受众目的,重新选取链接信息于分享信息的方式或许好过直接传播信息,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获取足够多的注意力,赢得竞争;在面对商业变现竞争时,抓住受众流量才能实现商业关注点,才能站在商业市场的风口处获得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新闻报道--以新华社AI合成主播为例[J].出版广角,2019(21):64-66.

[2]吴雨伦.从传统新闻业体系到新型主流传播生态:广东媒体融合十年发展研究(2007-2017)[D].广州:暨南大学,2018.

[3]卢维林、宫承波.赋能视角下媒体组织智能化思考[J].青年记者,2019(09):9-10.

[4]王先君.平臺型媒体情境下的科学传播--基于校馆结合的科普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5]白帆.媒体融合背景下《乌鲁木齐晚报》新闻生产方式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9.

[6]《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2018)》.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