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学生管理中渗透爱的教育

2020-08-04胡海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5期
关键词:耐心尊重学生管理

胡海瑛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活动过程,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怀。在学生的管理中,只有爱,才有教育。要求教師有高尚的教育情怀,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来善待学生,充分理解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环境,在学生管理中,渗透爱的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生管理;耐心;爱心;尊重;信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别忘了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经过雕琢、打磨、抛光、温润与呵护,才能成为一块美玉。学生是一个发展潜能很强的个体,在学生管理中,教师理应成为一名玉匠之师,把爱温润每个学生,引领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要洞悉学生的内心,用爱心温润学生心灵,以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关怀中接受教育,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循循善诱,耐心教育每位学生

每一个班级,学生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很强,有的同学接受能力稍微差一点,而有的同学因为纪律和学习成绩都不好,成为学困生,这些学困生,承受着比一般学生是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更多地关爱他们,用自己的耐心来辅导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用爱心去激励他们。

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笔者曾任教五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对英语课不感兴趣,上课时,不开口读书,回答问题时都是以不知道来应付了事。因此,笔者找这名学生谈心,了解到他的语感不是很好,朗读能力比较薄弱,但他单个单词的发音很标准,于是笔者因势利导,对他说:“老师今天发现了你一个优势,单词的发音很好,在我教过的学生里,你的语音是最好的。”他腼腆地笑了。接下来笔者循循善诱,告诉他英语暂时学不好不要紧,多开口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语感。时隔一段时间,笔者再次叫他回答问题,有点出乎预料,他不再说不知道了。笔者微笑着听完他的回答后,肯定了他的回答和及时给予表扬。从此,他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了,在上课时能自信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件事后,让笔者体会到学困生更需要理解和尊重,知道学困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因为学困生经常会受到别人的冷眼,所以他们也会以冷淡来回应别人,一旦我们用真情去面对他们,耐心与之交流,用真诚打动他们,这些学困生也愿意亲近你,接受你的教育,回归班集体,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教育并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对待学生,我们要循循循善诱,用更多的耐心去引导教育学生,发现学生有一点进步,及时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学习境遇,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希望和未来。

二、尊重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教育的误区是千人一面,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尊重和发展。在教育管理中,笔者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把学生的短处转化为长处。如,班上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的爱好文艺表演,有的爱好体育运动,有的爱好美术,等等,如果教师没有把学生的个性爱好了解清楚,很容易会挫伤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个性爱好,教师要分别对待,学生正当的爱好,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通过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对一些个性爱好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师要坚决纠正。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专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摸底,并进行归类,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社团或在班上成立各社团小组,利用实践活动时间或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在班上举行有利于学生特长发展各种比赛,动员学生多参与学校的文娱、体育、书画、征文等比赛,为学生搭建特长发展的平台。同时,笔者还利用自己的英语专业优势,成立了英语“一拼到底”特训营小社团,让喜欢英语和朗读的同学参与其中。一年来,笔者担任的班开展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类比赛中,是获奖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级。通过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效促进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学生们学习文化知识也更有冲劲了。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所能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多元发展。

三、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可见,充分信任学生,是学生获得进步的基石。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很多时候是需要老师引导教育的,往往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是要通过无数次的尊重、信任、鼓励和教育才能达成。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而是不止一次犯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善待学生失误的教育情怀,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充分相信学生,引导鼓励学生。笔者任教过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他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跟爸爸生活,缺乏家庭教育。他性格比较倔强,不善于与同学沟通,经常与班干部发生矛盾,不服从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到这名学生自尊心很强,很爱面子,不接受别人当面批评,而且对班上一些不良的现象又敢于指出来,有正义之气。为了教育好这名学生,当他又一次违反班规的时候,笔者就找他谈心,让他自己分析原因,以及他的不良行为对同学对班造成的不良影响,帮助他找出问题的症结;其次,笔者利用他正义之气,让他担任学习小组的纪律委员,帮助他树立威信,当有个别学生对他有看法时候,笔者就不断鼓励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经过一段时间,这名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有了改观,开始与同学的交往,很多不良行为得到了改变;最后,帮助他克服性格上的缺陷,鼓励他克服这些缺点,就是战胜了以前的自己。在老师的充分信任下,这名同学克服了困难,与同学们的关系更亲密了,在自律上获得了更大的进步,他在学期末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学生的管理中,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信任和赏识每位学生,才能成就学生。教师只有付出无私的爱,温润每位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老师的关怀,必将收获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郑翠雪.浅谈教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爱的教育[J].教育周刊,2011(07).

[2]齐永辉.教育的爱与责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

[3]车辉.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爱的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4(12).

猜你喜欢

耐心尊重学生管理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