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方式
2020-08-04张伟春
张伟春
【摘要】随着小学生德育提上日程,德育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其地位日益凸显,众多学校也逐渐认识到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近日,樟木头教育网发布了强化学生德育,树立道德榜样的教育倡议,提议各个学校应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性教育,并要求各学校设立专管德育的行政人员,成立家委会协助学校的德育工作并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通过微课掌上通向家长宣传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布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德育水平。
【关键词】德育;教育理念:德育水平
近年来,东莞市樟木头镇教育部门日益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每学期都会聘请专家来樟木头镇集中对教师进行德育培训,通过专家的培训,各学校还会组织教师的二次培训,组织教师举行学习心得宣讲会,有的学校把德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如,开设中国傳统优秀文化——读经诵典活动,樟木头镇中心小学把“读经诵典”作为小本课程来抓,成为“广东省德育示范校”,并有多所学校获得了德育模范学校。这使得镇区小学校园环境得到良好改善,校园内吵架、争吵、随地吐痰的事件极少发生,所以德育对于学生的内在素质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教育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网络时代信息化的普及,小学生所接触的信息逐渐超龄化,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期就接受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这将给尚未成熟的儿童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例如,很多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在网络交际中学习了很多脏话或者粗话,一些参与暴力游戏的学生甚至会产生一些暴力倾向,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导致学生德育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针对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做一些德育方案改善,还需要针对学生所处环境开展针对性地教育。
(二)家庭教育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最深远的,因为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家教的优劣直接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工,负担着养育、教育子女的是爷爷奶奶。老一辈人因为年代的原因,他们只重视对子女的物质上的满足,认为只要子女吃好穿好就行。忽视习惯、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使现代儿童形成了情感脆弱、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的性格。而且缺乏道德意识,听不到父母或老师的批评,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等。
(三)道德教育思想落后
樟木头镇民办学校的规模大过公办学校,而樟木头镇民办学校又都是低收费的,学生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家庭条件所限,家长忙于生计,除了客观的物质条件所限,也有与现代城市不相适应的思想,例如,让子女不做家务专心读书,不让子女学习一些手艺课或者德育。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道德教育的兴趣,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让道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效果也不理想。
二、新形势下德育的意义
一个社会的和谐要靠广大民众,环境优美,文明有礼,爱国爱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的道德观,也是我们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就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使命。美丽的校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德育的环境要求。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做到垃圾不落地的良好习惯有重要意义。学校的德育好了,以后的社会环境自然就好了。
三、新形势下德育的方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友”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生为友”的教育教学理念,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玩伴与朋友,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德育上,要树立道德模范,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如,开设三字经等经典文化课程,观看一些人际关系友爱互助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实际中去感受友爱的人际关系的美好。在道德教育中,笔者一直跟学生强调,“诚实守信,遵守约定”是一个好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笔者班里的小华,由于住在镇区的偏远处,经常会出现迟到的现象。在与小华的交流中,起初他还一直强调:“我迟到是因为家里远,晚点到是正常情况,这与道德无关。”而作为教师,笔者深知小华的思想出现了偏差,在德育中应该慢慢地进行教化与纠正,笔者先是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准时到校是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一种约定,而你屡次迟到就是违法了这样的约定,是不诚信的表现,其次你迟到了,会使得我们班级分数降低,同学们辛辛苦苦努力的班级分会被扣掉,这是一种不尊重同学的行为。”再纠正小华错误的思想后,笔者又与他做下朋友约定:如果能连续一周不迟到奖励一颗糖,连续一个月不迟到,由老师给他做一顿爱心便当。慢慢地,小华改掉了爱迟到的坏习惯。所以,通过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进行正确引导,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对于道德教育有着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德育的手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下,教师往往只能用口头表述或者言行举止的方式,教导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友善,然而这种口头传授地方式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
德育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改进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使僵化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再配合图片、色彩、视频、音频等独特优势,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浓厚的道德教育氛围。比如,在设计道德教育课的时候,老师们从网络上搜索了“最美孝星”的视频,看到视频中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们,出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早起养猪,帮着叫人煮饭洗衣,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活多么幸福,应该多加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英雄事迹”等一系列德育视频或图片,让学生通过影像感受到颁奖的氛围,在心中树立起道德榜样,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网页和班级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分享一些乐于助人的事例或者发布一些在家做家务的图片,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及时在平台上表达情感,更好地渗透德育。
(三)家校结合,提高德育实效
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有力保障。而家庭与学习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首先应该做到长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力度,必須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督促家长积极参与德育工作,与学校进行合力,共同对学生德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学生天性活泼,在校园中追逐打闹的时候常常会犯下一些小错误,例如,折断树枝、弄脏同学衣服或者扰乱课堂纪律等等,在老师进行批评指正教导后,需要学生家长进行二次指导,而在一些时候,家长往往认为用责骂或者打孩子的方式是最有效的,而往往这种方式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进而出现错误的道德思想。所以学校方面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合理沟通,让学生家长摒弃传统的责骂方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用自己积极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趋真、求善、向美。例如,调皮的学生弄脏同学的衣服后,家长可以尝试教导学生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并与学生一起去购买新的服装,配合学生一起去学校找受害同学道歉,这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值得学生家长学习。而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方式相协调,使德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具体工作,教师可利用上下学家长接送学生的有利时机开展有针对性的沟通,也可将有类似道德意识、行为特征的学生的家长召集到一起,与家长平等地进行分析和沟通,在集思广益中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使德育效果最大化。
班主任还可以布置一些德育家庭作业,如,给奶奶洗一次脚、梳一次头、帮老人装饭等敬老的事、到社区做志愿者、在家做家务等任务,拍成照片或视屏传给老师。家长可以洗出照片挂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让学生体会做好事的快乐。
(四)编写班级誓言,班会课时集体宣誓
编写班级誓言,班会上集体宣誓,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崇高使命感。如,“如果我认为我们班还不够好,那么从我做起去改变它。如果班干部做得不够好,那么我要参加班干部竞选,然后去改变它”“从我做起”等类的决心、誓言。
四、总结
德育是一项浩繁复杂的工作,需要负责德育的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等的努力,需要老师的耐心、细致,既要纠正、批评,更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要先进模范的带动和激励,要做到家校的无缝对接。既要重视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要重视这些经典文化的在生活小节中落实、贯彻实施,把学生培养成勇敢善良、乐善好施,爱国、爱家、爱社会、热爱大自然的高品位的人,如此,实为中华民族之幸。
参考文献:
[1]唐俊,余才权,杨蓉等.小学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的研究[A].《教育学》教科研成果展示[C].2018.
[2]李影.巧妙利用新媒体进行青少年德育教育[A].全国智慧型教师培养体系建构模式学术会议二等奖论文集[C].2016.
[3]李翠蓮.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A].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
[4]程福红.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