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2020-08-04冯月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5期
关键词:观念模式心理

冯月香

【摘要】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是父母关注的重点。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身体疾病,更是一种良好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正在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未成年人的心理疾患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成长环境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家庭环境位居第一而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本文从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的期望、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模式四个方面来谈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关键词】心理;观念;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其能否健康成长,是父母的重要的关注点。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它指的是一种良好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因此,只有躯体、心理健康,同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健康。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许多中小学生正遭受着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现今中小学生的心理、情感是非常复杂的,若不及时处理的话,将会影响学习,严重者甚至酿成悲剧。中国卫生部门发出了警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是青少年中最普遍的健康问题。同时,在21世纪精神疾病已经注定要成为阻碍青少年提高生命质量的头号“拦路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现代父母要对社会负责,对孩子负责,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培养孩子心理素质好,道德良好,行为习惯好的孩子。”“中国的家庭教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曾经进行的“青少年成长环境监测评估”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成长环境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家庭环境位居第一。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家庭的幸福快乐、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教育不当则容易使子女产生心理偏差,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家庭教育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探究家庭中到底是什么因素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大影响有一定的意义。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关键地位,所以下面将由家长作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来浅谈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一、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许多人成年后会出现心理问题。一般都可以在童年生活中找到原因。父母是孩子不能选择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言行,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对还是错,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因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父母可以使子女终生受益,反之,如果父母的心理不健康,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子女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遇到过一个三年级的男学生 ,上课的时候不是在玩东西就是对着窗户发呆,从不听讲,有时甚至会突然打前面的同学。课后也几乎不和同学交流,基本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有时他不小心被同学碰到就大哭大闹。平时老师和他聊天,他一般不回答,多问几句,他就流泪。通过了解得知他母亲是一个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自身难以给予孩子家庭温暖,同时,忽视培养孩子的沟通技巧。这使得孩子们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心理学家Ressler认为,在一个人六七岁之前,学生最重要的成年人是母亲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母亲会让她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爱。如果一个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爱和温暖,就会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当孩子的母亲是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其孩子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时有关的机构有责任完善相关机制就从而减少家庭中的“恶”,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好的环境中成长。

二、家长的期望

如今,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可以说是脱离了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打击。2005年3月,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名家长中,有50多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博,有83.6名中学生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进入前15名。这种来自父母的压力很容易给大多数孩子带来挫折感,并使他们容易感到恐惧和痛苦。根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9月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大约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绝望,有自杀的念头。希望孩子能成为“人中人”,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父母期望背离了子女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长期对孩子抱有高期望,最终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最后还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劇。比如,2007年11月25日下午,泸州一所中学的一名十四岁的女孩,因为B卷考试成绩得2分,其父母对她严厉批评,女孩不能接受父母的严厉批评,情绪失控跳进河里,一个如花女孩的人生就这样结束。

因此,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父母们的这种心态容易导致孩子进入一种怕失败的高压心理状态,并且精神上容易徒增紧张和焦虑情绪。前几年报道某省重点中学的女生本来在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在上初二的时候因焦虑症而不得不退学。她的焦虑症来源于她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对女儿的期望很高要求很严;她也很努力——在小学的成绩一直名列前矛。但在她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后,同学间竞争压力过大,而其父母并未及时调整期望,她慢慢觉得应付不过来,睡眠与学习上的失调最后导致得了焦虑症。作为家长,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情绪有一个出口,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受压能力,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不仅要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能够做到”的鼓励性语言,而且还需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要使学生遇到压力和挫折时能积极对待。

三、家庭教育的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采取怎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影响很大。美国学者鲍姆林德的理论提到了四种教育方式——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狂妄和脆弱;在粗暴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愤怒和自卑;在忽略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残忍和冷漠;在规矩和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一个12岁的男孩在学校总是惹麻烦——上课骚扰同学、欺负女生,下课打架等恶劣的行为。通过了解得知该父母对该学生从小无原则的溺爱——全家围着他转,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摔了。学生有要求,无论是否合理,只要能够做到无不满足。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们的自私、以我为尊等陋习,稍有不称心就会哭闹耍赖,甚至打骂长者。当在学校生活时,就会成为一个不断制造麻烦的问题儿童。教育是老师的,素质是家长的。这种情况需要家长改变方式,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份奖惩大纲,凡是必须说到做到、身体力行,做规矩时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功亏一篑,情况反而更糟。

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三流父母——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可以说把自己毕生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了学生身上,确保孩子吃的够穿得暖,不操心不动脑,总之绝不累着。然而,这种“养育”往往停留在单纯的养,“育”的职能则在无尽的关爱中弱化掉了。二流父母——”狼爸虎妈“用各种手段逼迫学生学会各种技能,让他们变得更得优秀。事实证明,这种魔鬼式的教育方法,表面上看起来让学生比同龄人获得更多技能,但他们通常要承受重大的压力,容易扭曲本性出现心理问题。爱不光是给予——是讲究方式的给予。一流的父母——懂得放手和相信,会把学生当成一个成熟的个体来看待;懂得倾听,会跟随学生的视角去看世界。教给学生的,绝不止基本的生存技能,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在精神、文化层次上的交流。

四、家庭模式

台湾学者黄德祥曾研究过父母离异对未成年子女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异对未成年人的心境存在直接的影响。青少年易对未来有高度的焦虑:有孤独感的青少年在完整家庭中所占比是3.44%,离异家庭中高达19.56%;易烦躁的,在完整家庭占比4.29%,相对应的离异家庭数据是16.02%。一个曾经活泼聪明的女孩在父母离异后,她在短时间内性格大变——上课走神、成绩下滑、闷声不响,脾气也变得暴躁;在学校经常和同学吵架,甚至打架。

在我们国家,由祖父母帮带孩子十分常见,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首都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抚养;在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则占到总数的一半。大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差不多有五成左右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隔代抚养的教育时代。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说:“传宗接代的观念令老人们对孙辈特别的疼爱有加,使得隔代抚养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再加上现在的父母的普遍比较忙,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相处,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隔代抚养的家庭模式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在现实工作中,常常听到许多家长谈到老人抚育孙子女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个五年级的男生,在开学一周后就不肯上学,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该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自幼由爷爷和奶奶带大。在放暑假的时候该学生沉溺于电子游戏,除了睡觉之外就沒有离开过电脑。开学后他在奶奶的哀求下勉强来到学校,但上课无法集中精力经常发呆,到家后就马上玩游戏,不肯做作业,且不听劝说。当他父母知道这个情况后,就把网线拔掉禁止他上网。可是当爸爸把网线拔掉的那一刻,他把头拼命地往墙上撞。年轻的爸妈面对这一幕束手无策。最后在老师的建议下,带学生做心理咨询,情况才有所改善。很多人把学生沉迷游戏当成是行为问题,其实更多是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这在该案例中得以体现。

当学生犯错误需要纠正时,成熟又充满温暖和爱的父母通常会先处理学生的感受和情绪,然后接受他们的想法。当学生感受自己被理解时,自然而然就放弃极端的行为。总之,为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家庭教育,为了学生能健康地成长,就要用正确的家庭教育和适当的方式去爱和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姚磊.培养自动自发的孩子[N].人民日报,2005-6-1.

猜你喜欢

观念模式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