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哲学化倾向

2020-08-04石本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5期
关键词:主观题原理哲学

石本才

2018年之前的高考全国Ι卷,在考查文化生活模块时,主观题基本上都是以材料为中心,要求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炼出课本的理论。如2016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39(2)题: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答案中的“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等答案完全出自材料的相关点;再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40(1)题:《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答案中的“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引导民众广泛参与”等答案均出自于材料中的关键点。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备考中,教师也会倾向于选择这样的题型来训练学生;从学生的训练情况来看,这种题型的难度不是很大,大都能答出答案的基本框架。这种题型也符合高考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分析材料,提炼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题型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弊端:即没有真正地运用材料分析理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生活的考察方式发生变化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这种变化,在笔者看来,就是明显的向哲学的答题方式靠拢。毕竟哲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这种变化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高考全国Ι卷的哲学模式是怎么样的呢?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把高考全国Ι卷的答题模式概括为:作文式的论点+论据。

传统的哲学模式基本都是三段型: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这种模式名义上是要求学生做到三个匹配。但是在分值的分配上,原理占了绝大多数 ,材料的分值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背诵和记忆,材料则是一笔带过。

与此相反,高考全国Ι卷却是明显不同。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小原理,大材料。分值的分配也是大幅度地向材料倾斜。原理都很简单,如2017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40(2)题: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2018年高考全国Ι卷中第40(2)题: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2019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40(2)题: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这些原理非常简单,99%的学生都可以做到倒背如流;分值也较少,占比大概是40%。因此,这完全不是出题人考察的重点,运用材料分析原理才是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材料分析呢?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写作文式的模式,即论点+论据模式。即原理是论点,然后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给出足够证明论点的论据。

如,2017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40(2)题:材料分析从树立人民的主体意识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再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三个角度,来论证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中心论点。

如,2018年高考全国Ι卷中第40(2)题:材料分析从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再到发展集体股份经济等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论证了农村的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最终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如,2019年高考全国Ι卷中第40(2)题。材料分析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再到克服错误观念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论证了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性。

哲学的这种考察模式在全国Ι卷中己经成型,它更加侧重于运用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原理,它对学生有着更高的要求。

那么,文化生活也是如此吗?答案是肯定的。文化生活的这种考察模式很早就出现在了高考全国卷II中。如,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中的第39(2)题: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如,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中的第40(2)题: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时,我们就会发现这跟全国Ι卷的哲学答题模式完全是相同的。

如,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中的第39(2)题:答案首先采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即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接下来,答案从十八洞村观念保守导致贫穷这一现状出发,分析了通过“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如,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中的第40(2)题:答案依然采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即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材料从贯彻创新新理念,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这一思路在2018年的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40(1)题得到了体现: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在2019年的高考全國Ι卷中的第40(1)题得到了延续: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如,2018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40(1)题:原理部分依然是很小很简单的答案,即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社会发展(这个原理,地球人都知道)。接下来,材料围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这一中心,分别从“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适应农村生产力的要求”“顺应农民的愿望”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改革的正确性以及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接下来,我们重点以2019年高考全国Ι卷中的第40(1)题为例,具体分析文化生活主观题是如何体现出哲学化的倾向的。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是一道辨析题,所以答案的结构要完整地体出出辨析题的模式:一是答案要包括合理部分和不合理部分;二是答案要体现出”为什么”和”怎么样”。

接下来我们来看答案:首先是原理部分。答案采用的是: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小原理

然后,大材料分析:

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合理部分)。

2.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

3.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中答案中的2和3,是不合理部分,2对应的是“为什么”,3对应的是“怎么样”。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以知识为中心”的答题模式的,它不特别侧重于知识本身的识记(原理非常简单),更加注重的是运用材料去分析理论,真正体现出能力要求,这跟高考全国Ι卷中的哲学答题模式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笔者才提出上述结论:文化生活主观题的哲学化倾向。

考虑到高考出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022年的高考全国Ι卷还会继续延续这一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备考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哲学还是文化生活(当然,哲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答题模式的前提条件都是原理很小很简单,学生可以张口就来。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答案的重点才会放在材料的论证和分析方面。我们可以在抓好高考全国Ι卷哲学主观题的模式训练的同时,改变思路,做好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式的训练,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猜你喜欢

主观题原理哲学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