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考查涵养人文素养
2020-08-04焦文林
焦文林
文言文,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基础。文言文的考查向来受到高考语文命题组的重视,试题难度较大,所占分值较高。因此,预测高考文言文考向,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对高三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高考,共有3套全国课标卷试题,此外,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浙江卷各一套。综观2019年7套试卷的文言文试题,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涵养人文素养
选文内容对象涉及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改革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如贾谊、吴起、汤显祖(江苏卷)等。这些人物或锐意改革,或征战沙场,或醉心艺术,为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以此为题,就是用这些历史人物的责任担当、进取精神影响考生,涵养人文素养,化育青年学子。
◆重视基本考查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试卷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除考查断句、文化知识、理解文意外,利用10分的翻译题进一步加大对文言文词语、句子、语气、修辞等方面的考查。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等则直接考查实词、虚词等基础型考点。
◆题型相对稳定
文言文阅读题型相对稳定,总体上看多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相搭配的方式考查,从数量上看,客观题多于主观题。全国3套新课标试卷相对稳定,坚持近年来三客观、一主观的题型格局。北京卷、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等,都采用客观、主观题型搭配考查,比例各有不同,与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命 题 预 测
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科命题秘书张开在《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一文中,就文言文考查的意义指出“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关于文言文的考查内容指出“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由此可见,2020年高考文言文的选文,仍然围绕“立德树人”“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目标,选取忠臣、良将、循吏等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命题着眼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题型继续采用“客观+主观”的模式。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命制的2020年山东省、海南省高考模拟试题,文言文部分出现了融入分析、概括能力的主观题,这种变化值得关注。
解 题 指 导
1.断句题——根据语意,着眼结构。
断句要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前提下进行,参考句中的专有名词、话语称谓、文言虚词,特别是句子结构断句,对选项断句情况逐一排查,排除误断之处,确认断句正确项。
下面是2019年高考3套全国课标卷设错情况,供同学们参考。
(1)主谓之间设错。
吴廷尉/为河南守 (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第10题A项)
(2)动宾之间设错。
①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0题A项)
②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Ⅲ卷第10题C项)
(3)动补之间设错。
①召置/门下甚幸爱(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0题C项)
②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0题D项)
(4)状谓之间设错。
愿王举国(国政)/而听之 (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Ⅲ卷第10题D项)
(5)定中之间设错。
则是弃卫鲁/君疑之 (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Ⅲ卷第10题C项)
2.文化知识题——重视积累,学会推断。
解答古代文化知識题,注意两点:一是要善于调动平时积累的古代职官、礼俗、科举、地理、典籍、服饰、器物、历法、刑法、音乐、作品、作者等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二是要利用上下文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排查。
例: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1题)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A项,可调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积累(课文注释“秦伯”“尝为晋君赐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三处提到秦穆公);B项,结合上文“汤武不循古而王”,可知汤武二人均指国君,即商汤王、周武王;“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是错误的。C项,结合文句“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居五年,秦人富强”等可知“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是正确的。D项,结合字形、相关积累可知表述正确。
3.概括分析题——题文对照,审视关键。
解答概括分析题,重点关注分析部分,注意发现事件的细节、过程误导,人物、地点、时间的错置等。
例: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Ⅲ卷第12题C项)
【解题技巧】题文对照,关注相关细节。根据原文“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C项“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的分析属于“无中生有”。
题文对照,要抓住高考试题的常见易错点,这样解题方便快捷准确率高。
(1)着眼时间设错。
例: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2019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第12题C项)
原文“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在前,“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在后,而选项颠倒了这个时序。
(2)着眼对象范围设错。
例: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2019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2题C项)
原文说“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选项的“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范围不准确。
(3)着眼空间位置设错。
例: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2018高考全国课标Ⅰ卷第12题B项)
原文说“郡临于蜀,数被侵扰”,是说天水郡被蜀兵侵扰,选项说“蜀地饱受侵扰”。
(4)着眼人物活动细节设错。
例: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2018高考全国课标Ⅲ卷第12题D项)
原文说“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曾布只是转述情况,并没有“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
4.文句翻译题——落实直譯,抓得分点。
文句翻译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除作文外单题分值最高的一题,同学们一定要审慎对待,平时多做整篇翻译训练,考场翻译把握住两个要点:一是直译,坚持字字落实,不要满足于翻译大意。二是抓得分点,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翻译。
例: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019年高考全国课标Ⅱ卷第13题)
翻译这个句子,要特别注意三个关键词的翻译:强:使……强盛;法:效法;利:使……获利。
译文:圣人如果可以凭借变法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凭借变法使百姓获得利益,就不必遵循旧制。
“宝剑锋从磨砺出”,要想取得优秀的语文成绩,离不开试题训练。以上方法,也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运用自如, 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