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方案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探讨

2020-08-04刘雨埔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3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

刘雨埔

摘    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众所周知,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与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整个建筑领域里,建筑设计师如果想要确保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那么就必须规划好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工作,为了做好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相关的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结构时须遵循建筑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建筑设计方案的选择合理化。故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原则、施工计划设计方案以及平面组合设计的方法等多方面来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建筑原则;设计方案;平面组合设计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提升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工作人员不仅必须仔细研究每个空间的要求和设计方法,还必须研究相邻空间之间的联系,并从其更复杂的关系中发现建筑空间组合的整体性和规律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建筑空间。如果要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还需要有效地组合各个建筑空间,因此需要先正确分析每个建筑平面的功能,然后再根据建筑平面图进行组合设计,以期可以对建筑的内部空间有更好的安排和设计。

2  在进行建筑时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

2.1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遵循舒适原则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对建筑物内的多部位进行组合设计,以此来保证其中的燃气、电器安装、房屋装饰结构以及其他方面的安全舒适性,同时也使建筑空间的高度和建筑物的外墙能够得到客户最大程度的满意,使用户认为我们设计的建筑物是安全舒适的。当然这也是我们建筑工作者进行设计工作的初衷。只有我们的建筑设计能让客户放心,在此之后才能打造出优质的建筑物。因此我们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不应该忽略了用户体验这一关键性的指标,故在设计之初建筑师就应该尽一切努力确保所设计的建筑物具有很高的舒适度。

2.2  在进行设计时应该遵循安全原则,保证建筑质量

在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其所建筑的结构必须要符合安全要求,这是房屋建筑设计的最基本、最硬性的指标。因此建筑设计者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必须遵循安全原则。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全面考虑每个建筑工程组成部分的设计结构,并且每个部分的建造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若能按照以上的设计原则,那么在建筑时不仅可以确保工人和用户的安全,还能够使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得到保证甚至有所提升。

3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的可行性方案

3.1  对于建筑物的楼梯的设计要点

在建筑中,其楼梯的宽窄程度主要取决于该建筑物的防火条件和流通人员的多少。一般来讲,建筑物楼梯部分的宽度不得小于1200mm,即使是某些辅助性的楼梯其尺寸也不得小于860mm。一个建筑物中楼梯的数量也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层数和底层的人数以及建筑物的防火要求等。例如某个建筑物地板上的人数超过60人又摘    要:植物空间是以植物为主体通过艺术布局组成具有观赏性、功能性的空间环境,在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中,通过各类植物景观与构筑物共同配置形成样式各异的植物景观空间,以打造成为形态丰富、自由、灵活多变的广场景观环境。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园林绿化设计实践经验,就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中的空间组织形式与组织手法予以了细致探讨,以为广大园林设计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空间组织形式;空间组织手法

1  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中的空间组织形式

1.1  封闭植物空间

封闭植物空间是指在景观造景中,在一定区域内种植植物时整体比人视平线高度要高,由此营造的封闭遮挡,造成人们无法看清楚出植物后面的景色。在这种封闭的空间条件下,人们可以欣赏的范围变小,且会把欣赏的重点放在周围植物和小品营造的景观里,人的心理和感官都放在近景上时,会有一种舒适感和包围感。这种封闭植物空间的组织形式一般用在空间比较小的广场,还有一些接近居民区的小型城市广场,这种小广场由于是附近居民使用,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方便小部分人员休息或静坐,而对于面积相对过大的广场则不能过多封闭植物空间,避免出现人们长期在封闭空间内产生视觉疲劳。

1.2  开敞植物空间

开敞植物空间是指在植物景观的营造时整体低于人视平线,这些植株一般不高,不会遮挡植物空间以外稍远部分的景观,也不会挡住人们的视线,一般造景选择覆盖地面的植物类型,如可以利用地被植物、草坪和一些小灌木等营造较为开敞的空间。这种开敞的植物空间会给人一种自由豁达的感受,可以促进人们在这种空间内交流,进行一些集体性活动。例如,在一些大的广场中,常常会有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同时也有大面积的开敞植物景观空间,可以供人们在广场中休憩赏玩,闲谈交流,草坪植物作为广场中的软质基底,通过几株简单的乔木种植点缀,并不会形成遮挡,而会成为有代表性的景观。像这样的植物组织形式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在人们固有的思维中,广场通常是大面积简单的硬质铺装,但是从实用性来看,尺度適宜的开敞植物空间应用于广场的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广场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够根据广场的功能性划分成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并通过植物软化硬质铺装带来的强硬性。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设计开敞植物空间时,不要把草坪做成生硬的围栏,而要设计成开敞式或座椅围合式,种植的草坪选种要为易存活、易修剪、耐踩踏且具有较长观赏期的草坪,草坪要按时进行养护,养护期间不准有人进入。

1.3  半开敞植物空间

半开敞植物空间通常是指有一面开敞,另外几面由山石、地形、植物等形成围合,这种就是半开敞空间。例如,在一些广场中的坐凳,后面的背景多是通过植物形成围合,前面朝向广场的开场面,这种半开敞、半围合的植物空间既能让人感觉有依靠感,还能够欣赏广场上的景观环境。另外,半开敞植物空间也可以是在种植树丛时,疏密相互结合,以营造半开敞的植物空间。广场景观的设计时不仅包含一目了然的开敞景观,而且还可以用一些小乔木或大灌木设计成为独立的小空间,例如可以选择紫薇、丁香、海棠等,这些植物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有一定高度可以形成围合的空间感,同时,这些植物的相对低矮不会对人们造成视线遮挡。在广场半开敞的空间中通过这些植物的搭配,营造具有多样化的半开敞空间,从而避免简单铺设而导致的单调感,在设计中增强广场景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1.4  覆盖植物空间

覆盖植物空间是指由高大乔木树冠形成具有连续性的“顶盖”,乔木的下部因其分枝点高可以形成供人们休闲活动的空间。这种覆盖空间能与树下的座椅和铺装共同形成有“顶盖”无“墙壁”的空间,不仅能遮阴避暑,还不影响人们的活动和欣赏范围。植物选择可以选取落叶乔木,夏季绿叶遮阴,冬季落叶可以穿透阳光。这种树阵种植方式在城市广场中很普遍,大面积的树阵可以挡住烈日,清早的锻炼人群,中午逛街的休息人群,晚上散步以及广场舞人群,整个一天当中,广场的使用率非常高;还有些树阵广场,即使面积较小,但由于树下座椅很多,又靠近人们的活动区,也会成为使用率很高的场所。覆盖式植物空间大致划为规则式、自然式。总的来说,在广场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常选用规则式,这种设计能够营造出强烈的秩序性和韵律感,是广场软质的一种体现;在一些面积较小的广场空间中,常采取的是自然式,也可以利用攀援植物依附廊架来营造覆盖植物空间。

1.5  垂直植物空间

垂直空间是一种将乔木按照成排成行进行紧凑排列,以通过紧凑的树冠构成的垂直植物空间形式。一些乔木的树冠竖直生长,或是一些分枝点低的大灌木集中栽种,这都会让人有一种周围封闭但上部开阔的感受,这其实算是一种半开敞空间的特殊形式。因为植物造成的周围空间封闭,会引导人们的视觉感受向上、向前,形成“夹景”,在这种空间中的人会不自觉由环境所引导、安排,因此这种垂直空间的尽头设计成景观节点或对景,从而能让人们在这种特殊的半封闭空间中通过视觉的引导获得不一样的感受。这样的垂直植物空间已经较为普遍的出现在广场中,特别是需要突出强调某个重要景观节点时常会使用。还有在景观造景中常见的一些立体花坛、雕塑造型的植物景观等都是把人们的视线焦点导向垂直面的方法;有时还会把地被植物覆盖到一些造型、有特点的几何造型物体上,凭借这种方法来区分空间,构成景观小品,这也是一种垂直植物空间的造景方法。

2  城市广场植物造景中的空间组织手法

2.1  “点”空间

植物造景空间里点和点的景观构成具有营造场(中心限定)与焦点景观的意义,植物造景中的点空间连接着绿化场地中的主要景观和空间结构,能起到让人驻足观赏的作用,通常在绿地空间中可呈现为焦点、汇聚点。通常而言,这种“点”空间里的一般形式为道路或者视线汇集的点景或者其他的孤植树,这种“点”空间广场植物景观中有一种突出的效果。孤植树的呈现方式则是一种聚焦的、不统一的,按照欣赏习惯,一般孤植树的选择需要有特点,有观赏性,是一个集中的景观焦点。而孤植树通常会选择一些植株高大、树形优美、颜色明丽或是开花漂亮的乔木,这样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还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例如,可以选择广玉兰、丝绵木、银杏、桂花等乔木树种。在孤植树的树池周围,还可以安装座椅,供人们休息。在进行孤植树的植物配置时必须要根据场地特点、环境,以及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外形予以合理配置。而且在植物栽植中不应该一成不变,要打破固有格式,并通过寻求一些变化来强调点景,如植物的色彩、外形、大小、间距等方面进行适当变化。

2.2  “线”空间

植物造景空间中线对总体布局的轴线和对称十分重要。由植物或者其他一些植物和建筑小品共同搭配而共同形成的线性空间就是景观植物空间中的“线”空间。城市广场中常见的坐凳的线性布置、成排的行道树以及绿篱等,还有绿地中的花径、花带都是“线”空间。

(1)强调。“线”空间植物景观中通常会使用植物当作绿色屏障来进行强调,构造成一些景观小品的背景,以此来突出空间和景观主体。另外,使用强调时,还应该注意所选植物的高度、外形、颜色是否能够达到在半围合空间里的突出或是统一的目的,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夹景。夹景是通过轴线、透视线的手法来突出对景,可以使空间延伸。广场植物景观空间中经常在主景的两边种植一些外形优美或是花形美观的植物,以此来突出主景,吸引人们继续向前观赏。

(3)序列。按照一定的方向栽种植物,进而构成有一定关系的序列。在西式和一些现代化的广场建设中,会运用这种序列的手法,可以和其他类型的广场或区域搭配。一般序列组合方式分为两种:放射式、网格式。首先,放射式组合方式是从西方古典园林中发展而来,由一个主导性的空间和向外延伸的很多线空间组成。植物空间组织中,需要注意形成以广场入口或大型活动区为中心,附以大灌木或小乔木构成的放射线空间。其次,网格式空间是按照网格的形式来构造植物空间,它的特点是:重复性、秩序性和固定性。树阵广场中一般会使用网格式空间,植物之间排列组合形成网格,植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栽种密度会对网格的空间产生影响。在一些空旷且多样的空间中,常会使用网格式植物空间,这种空间样式既能满足人们休闲健身的需求又形成了绿色屏障。

2.3  “面”空间

植物景观空间的“面”是一种具有二维空间性质的组群,如湿地、森林、草地、水面等,空间尺度可根据实际有大有小,并结合不同植物的不同特征搭配形成格局特色的“面”空间,进而最大程度发挥“面”空间的效果。

(1)包容。植物景观空间中常常有这种组合形式,一个较大植物围合空间中又包含着一个或几个小的空间。在开敞、半开敞的植物空间中又包含着一些小空间,如果从植物空间的平面上来看,像一个大面包含着几个小面。这种包容关系中的大空间与小空间寻在的尺度差异,影响着大空间与小空间的构造关系,如果包容关系中大、小空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则两者的对比更能突出小空间的欣赏性和神秘感,更能引人入胜。这种包容性可以丰富景观间的结构性,增加广场景观观赏的趣味性,更能为植物景观空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层次感。

(2)连接。很多面积不等、功能不同的空间共同形成了城市广场植物景观,植物在城市广场景观中可以起到划分空间,连接面与面、空间与空间的作用,连接形式一般分为两种:直接连接和过渡性连接。

(3)分隔。植物在城市景观绿化中还能起到景观空间分割的作用。很多空间格局比较大区域常常需要联系建筑物和地形,以及植物的分割。由植物对城市景观广场的分割,能使环境更和谐、更舒适。在休闲静态区,植物分割可以做到分割开敞、半开敞空间,从而给人们带来静谧、舒适、自由的感受更有益于人们的休闲娱乐;在适合运动活动的区域,在种植有分割作用的植物时,分割植物会起到增强实用性、遮阴、降噪、遮挡视线。这种植物分割能划分空间尺度、增强欣赏性,形成景中景。

分割植物高度不同也会影响整个空间的组织形式:30cm~60cm的高度,人的视线不会受到影响,视觉空间是连续的,区域分割清晰;90cm~170cm的高度,会阻碍人的视线造成封闭性,通常会用这些比较高的植株挡住不雅景观。比如说,在很多公园入口处会先设置一个障景,吸引游客进入观赏,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受。竹子和其他灌木植物搭配景墙,都可以起到遮挡作用。植物的障景好处则很多,比硬质景观更为贴近自然,四季色相不同,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3  结语

植物景观的空间组织营造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能够为人们提供休憩、游乐的园林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时,务须结合广场绿地系统实际,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从点、线、面不同空间层次,打造参差变化、丰富多彩的城市广场植物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 白杰,钟晖.论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组织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2018(10):103~104.

[2] 杨析墨,吴樾.重庆碧津公园植物景观及空间营造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9(6):218~222.

[3] 赵亚男.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7(22):68.

[4]张栋梁,陈阳.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的营造[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5):186. 或者其耐火等级在三级左右,那么就必须安装两个或者更多个楼梯。同时楼梯的位置安排需要从防火人员疏通情况、人流走向等方面来进行考虑。其中主楼梯须设计在建筑物的主入口处,以此来方便大批量人员的走动,备用楼梯一般被安置在较为隐蔽同时不易影响建筑整体布局的地方。在进行设计时也要注意主、副楼梯间的自然采光问题,保证楼梯间光线的充足。

3.2  对于建筑物房间的设计思路

在建筑物中,最重要的就是房间的设计。对于人们常见的矩形房间而言,其尺寸大小多用房间轴线或者进深、开间尺寸来进行表示。开间主要指的是建筑的外立面上该房间的宽度。 而进深则是指房间垂直于空间部分的深度。因此在确定房间的深度和宽度时必须考虑房间中家具的摆放室内照明和通风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到整个建筑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施工的可行性和当前我国建筑模块化系统性的要求。

同时,近年来像卫生间、浴室、换衣间等服务性质房间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设计中这类房间被称为辅助房间。这些房间中的设备数量取决于使用者的数量,而对于设备的特点而言,可以以卫生间为例进行分析:一般常见的马桶类型有两种——坐便式和蹲便式。一般在旅馆、公司、住宅或者专供老人使用的卫生间内应该采用坐便器,而对于车站或者学校等公共场所而言,为了保证干净卫生应该选择蹲便器。同时卫生间应位于建筑物中方便且隐蔽的位置,而且还需要与走廊和大厅的距离较近、方便联系。在家庭或旅馆等建筑的设计中,在确定卫生间的位置时,还需将盥洗间以及浴室的位置考虑进去,在保证建筑内部结构协调的同时,还可以在施工中节约部分管道的用料,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

4  在建筑过程中平面组合设计的主要方式

4.1  平面组合方式之单元式设计

当从业人员已经了解了建筑物中每个使用空间的建筑原则和使用要求以及各个建筑部位的建筑设计要点之后,在接下来的设计中就可以逐步考虑应该要选取怎样的一种空间组合方法将不同的空间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用户体验好的建筑物。其中单元式就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平面组合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用楼梯来将不同的房间连接起来,以此形成多个基本单元,然后再把不同的基本单元连接起来,以此形成整个的建筑物。此时,建筑中不同的单元既可以被隔離开来,发挥其单独的作用;又可以互相联系,相互关联。 这种组合的最大特点就是空间紧凑集中,可以非常高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同时又能防止外界干扰、保持房间中的安静舒适,因此这种组合形式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  平面组合方式之走道式设计

为了保证建筑物中的每个房间都能够不受打扰且安静舒适,那么可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使用过道风格的组合模式。传统的过道样式组合主要是利用走廊来将建筑中的不同房间连接在一起,以确保使用空间和走廊连接空间可以明显分开。如果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很大,并且大部分需要设计的房间规格相同或者相似,例如医院、学校教室、员工宿舍等这类建筑物,可以考虑使用走道式平面设计组合来进行施工。同时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房间使用需求,该类走廊式建筑又可分为外部走廊和内部走廊两种形式。人们常说的内部走廊是指把使用的房间安排在过道的两侧。这种组合模式一般更适合北方建筑。同时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可以充分的利用走道,两边房间可以同时使用一个走道,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面积,既经济又实用。

4.3  平面组合方式之广厅式设计

广厅式组合设计主要是指将一个大厅作为核心,然后将不同的房间与之相连,最终成为一种辐射型的建筑的设计方法。广厅是一个可容纳大量人群的集散地。其不但能够将人们分散至每个主要使用区域中去,而且还能将人们重新聚集在该建筑的中心使用区域里。在这种设计理念下,大厅可以被当作一个建筑的重要交通枢纽。当然一栋建筑物中可以有两个甚至是多个中心,其数量主要取决于其建筑物的大小。

5  总结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品质要求也不断升高,因此建筑物的设计在整个建筑施工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现代建筑结构日趋丰富和复杂化,建筑物的设计方式也开始出现多样化,故从业者有必要确保建筑空间的使用质量,使平面组合设计模式符合建筑物的需求,从而使建筑物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陈先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分析[J].科技风,2020(16):139.

[2] 孙婷婷.建筑造型设计及方案设计研究[J].居舍,2020(15):89.

[3] 阳贵息.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及平面组合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7(8):226~227.

[4] 杜鹏.建筑方案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6):252.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
基于降低远距离输电过程中无功功率的设计方案论述
《小学英语时态-现在进行时》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云南省电视广告监看系统智能化升级设计方案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初中英语超市式作业设计
实现远程费控的用电计量装置设计方案
浅论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
在中学实施“生物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初探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
方便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