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2020-08-04吴俊伟卢瑞
吴俊伟 卢瑞
孙德生
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辽宁省基础教育领域百名研究型教师之一,辽阳市骨干教师,荣获辽阳市第十届五四青年奖章、辽阳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辽阳市教育系统科研先进个人,多次被辽宁省教育科研部门授予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20年,是孙德生老师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到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工作的第六年。他说,在大学里不仅学到了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学到了求实创新的精神。工作以来,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学生”作为自己的理想。
一、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近几年来,孙德生老师把更多思考、行动投入地理课堂的构建和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上。他说:“我们带给学生的课堂不应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更要有超越课堂的能力,保证学生科学高效学习,渗透学科理念,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一个行走在专业化成长之路上的青年教师要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因为这不仅是个人成就感的来源,也是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作为青年教师,孙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不仅强化专业知识,而且着重研究综合素质评价和生涯发展规划等,连续两次获得在“省综合素质评价培训会”上进行经验介绍的机会,他将这些新理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他说,好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课堂,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师的学识魅力不仅在于要拥有广博和专深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其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切反思,引领学生高效学习。为此,孙老师一直在不断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一课一清”教学法,为自己的课堂设计个性化课堂记录单,提前发给学生,列出主要知识点供学生预习,在课堂上侧重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结合学习目标和所学知识进行一分钟说话训练或点评,并让学生在记录单上整理简易思维导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记录单上写下课堂中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对本节课进行知识梳理,孙老师在课后辅导中统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确保学生的高效学习。
二、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回忆起入职初期,孙老师心中好教师的标准好像就是上课讲解清楚明白、课后耐心答疑解、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慢慢地,他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育人这一宗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好教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好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要去锤炼学生的品格,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此,孙老师结合实际,设计了一套贯穿整个高中共47课时的班团会方案,结合高中不同年级学生成长特点,从高一的“走进新学校,扬起新征帆”,到最后高三的“灿烂在六月”,涉及爱国、奉献、感恩、安全、诚信、友善、逐梦等多方面的内容,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善恶。
“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唯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在学校每年组织的大型“远足活动”中,孙老师每次都陪学生走完全程。行百里者半九十,“远足活动”最后一段路才是最艰难的,孙老师照顾并鼓励要掉队的学生,教会他们用脚丈量这坚韧的距离。在远足途中,带领同学们唱红歌,喊口号,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虽然学生们会精疲力竭,脚上甚至会磨出水泡,但仍然靠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坚持着。坚持用“脚”做教育,做学生的“引路人”,培养学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做终生难忘的教育。
通过一项活动、一个载体,引领学生自由成长,促进学生自觉成长,用意志谱写青春的辉煌,用行动去征服各种困难。孙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给学生带来无数次振奋和感动。
三、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创新思维是什么?是学生思維的精华,也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备的素质……创新思维如何培养?这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设宽松、富有创新精神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开放性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这一理念出发,孙老师不断尝试构建“四个带上”课堂创新氛围营造法、“知识体验”创新课程,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四个带上”课堂创新氛围营造法,是指在课堂上“带上激情、带上形象、带上幽默、带上赞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感情,让学生动情。
带上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使人兴奋,充满活力。带上激情上课不是为了取悦学生,而是用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去传播知识。教师的激情就像一粒火种,点燃学生高涨的情绪,课堂气氛会随之活跃起来。当预备铃响起,孙老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教室给学生很大的感染力,用激情带动全场,用激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创新思维,全心投入。
带上形象。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是有影响的,如穿着打扮、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能反映出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学生是敏感的,容易受教师情绪态度的影响。孙老师一直坚持穿戴要端庄得体。他认为,保持仪表美是基础,表情自然生动是常态,表情自然保持微笑,在微笑下,
学生首先感受到了轻松,这样就为课堂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一丝赞许的微笑,常常会达到奇妙的效果。
带上幽默。善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好像是东北人与生俱来的特性,孙老师亦是如此。据学生说,上课时,孙老师经常用目光去关照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有时适当走下讲台讲课,对个别昏昏沉沉或初入梦乡的学生进行提醒,或提问催答,或以幽默语言引人发笑,活跃课堂气氛。有时一句北调南腔令人合不拢嘴;有时一两句东北话引人发笑……这就是带上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师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即使在意外情况出现时,教师机智幽默的处理方式也可以让课堂回归正轨。
带上赞美。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正面鼓励比反面批评效果会好很多,学生在受到教师的夸奖后,会更加喜欢这门课,不断研究,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眼界会更开阔,思维会更加敏捷。孙老师坚持每节课至少观察到一名同学的闪光点,并利用合适的机会去鼓励他。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真诚地表达对学生的赞美,让他们在赞美中收获成长。
为了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体验,孙老师立足于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走出地理课堂局限,拓宽地理学习空间,开设了“知识体验”课程。他组织学生进行“月相观察”,探索月亮位置和形状的变化;进行“温度检测”,探索阴晴天温差不同的原理;进行“水槽内排水旋涡的观察”,探索地砖偏向力的奥秘;进行“昼夜长短的观测”,探索地球公转的奥妙;进行“校园土壤观察”,了解校园土壤质地,描述土壤特点;进行“校园内树木种类的调查”,调查每一种树木的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进行研究性小课题开发,结合气温、土壤信息,找出本地树种和“引进树种”,对因地制宜绿化校园提出合理建议。利用地理知识体验课程,不仅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更让学生对创新研究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渐渐喜欢上研究,感受科学研究的成就感。
教育是生命展开的过程。“学为人师,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教师,孙老师明白唯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才能塑造时代新人,才能永远面向未来。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